为了解决变电站在检修过程中造成长时间停电,接口部位容易损害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电力检修转接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出线电缆连接装置,每个所述进线电缆接线端子的下部均设有一个T形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滑动安装有一个T形的滑块,滑块与第一安装孔的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每个滑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的顶压支撑座,顶压支撑座的底部与第二安装孔的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顶压支撑座的上端设有弧形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可移动的转接箱快速到达故障点,减少因为检修造成的长时间停电,减少进线电缆对接线口的拉扯造成的晃动以及损坏。及损坏。及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检修转接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转换
,尤其是电力检修转接箱。
技术介绍
[0002]当今小区供电系统采用的是美(欧)式降压箱式变电站或者室内配电房集中式供电,具有10kV和0.4kV两个电压等级,10kV一侧接与小区旁边经过的110kV变电站的10kV母线,0.4kV一侧主要用于小区用户及小区公共场所的用电。
[0003]随着社会的发展所需以及为了满足配电线路、设备运行规程,需要对原有的箱变进行更换或者增添容量,以往的工作方式将变压器停电之后再进行更换或检修,由于停电时间的限制,往往造成检修质量差、劳动强度大,安全不能保证。同时对用户停电,损失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004]为了减少停电时间,现在常采用旁路不停电方式作业:在原来带电的线路上旁路并联一段电缆线路来代替其运行后,断开原运行的一段线路使其不带电而成为无电区后,对箱变进行停电检修更换工作。由于故障电源点需要停电检修,而应急电源又无法立即到达故障就近点,同时如遇到距离较远的情况,电缆转接数量和长度不够,导致用户无法立即用电。
[0005]此外现有的一些转接箱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线缆自身的重量拉扯,容易造成转接箱上的接口损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接口部位的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变电站在检修过程中造成长时间停电,接口部位容易损害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力检修转接箱,能够通过可移动的转接箱快速到达故障点,并对需要检修或者更换的故障电路实现短接,减少因为检修造成的长时间停电,通过滑动连接的滑块、弧形支撑能够对进线电缆在靠近接线口的位置形成支撑,减少进线电缆对接线口的拉扯造成的晃动以及损坏。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力检修转接箱,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出线电缆连接装置,进线电缆插拔装置与所述出线电缆连接装置之间电连接,所述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包括四个进线电缆接线端子,所述出线电缆连接装置包括多个出线电缆接口,每个所述进线电缆接线端子的下部均设有一个T形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滑动安装有一个T形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孔的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每个所述滑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的顶压支撑座,所述顶压支撑座的底部与第二安装孔的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顶压支撑座的上端设有能够支撑进线电缆的弧形支撑。通过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出线电缆连接装置连接外部线缆实现对故障维修地点的短接,减少因为检修断路造成的大面积长时间停电现象,通过滑块以及滑块上设置的顶压支撑座以及弧形支撑能够对进线电缆形成支撑,减少其因为自身重力的拉力造成的进线电缆接口部位容易产生松动或
者损坏的现象,同时通过第一弹簧可以使进线电缆紧密地与接口部位进线连接,保证连接效果,此外顶压支撑座以及弧形支撑能够完全进入第一安装孔内,在不使用时便于收纳,而且在不使用时,滑块的端面与第一安装孔的端面平齐,可以提高整体的外观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一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顶压支撑座和弧形支撑能够完全收缩进入第二安装孔内。这样可以缩小整体的体积,便于收纳。
[0009]优选的,所述弧形支撑的上端面为斜面结构。这样弧形支撑能够通过斜面与第一安装孔的边缘的相互挤压作用收缩进入第二安装内以及使滑块整体进入第一安装孔内进行收纳。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电压指示装置和一次电流互感器组、数据采集显示装置,所述进线电缆插拔装置连接有主电源进线电缆和备用电源进线电缆,所述一次电流互感器组连接在进线电缆插拔装置与出线电缆连接装置之间,所述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和出线电缆连接装置分别连接有电压指示装置,所述数据采集显示装置与所述一次电流互感器组电连接。其中通过数据采集显示装置可以及时了解线路中的电流情况,避免出现危险,通过设置了电压指示装置可以及时了解进线线缆的电压,避免相位连接错误产生的危险,提高了安全性。
[0011]优选的,所述箱体整体为全封闭结构,所述箱体的正面设有箱门,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吊环。全封闭的结构可以保证转接箱的防水、防尘效果,通过设计吊环便于对转接箱进行起吊,便于转运。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面积大于箱体底部的面积。提高转接箱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倾倒。
[0013]优选的,每个所述进线电缆接线端子均配套设有一个能够扣盖在所述进线电缆接线端子的接线口的防护罩。在不使用时防护罩能够封闭进线电缆接线端子的接线口,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与箱体之间连接有扭簧,所述防护罩在扭簧的作用下扣盖在进线电缆接线端子的接线口上。防护罩在扭簧的作用下实现对进线电缆接线端子的接线口的封闭,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0015]优选的,四个所述进线电缆接线端子分别连接A相、B相、C相三相电缆线和N相零线。
[0016]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进线电缆接线端子的上部。在显示屏上可以看出电路的电压或者电流信息等,也可以显示报错信息。
[0017]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防护等级为IP68级。保证防护效果。
[0018]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优点:
[0019]1、整个转接箱为可移动结构,便于转运,可以快速到达故障地点,使用方便;
[0020]2、能够对故障部位进行短接,减少了在故障检修阶段造成的长时间停电现象;
[0021]3、对于进线线缆和出线线缆的连接设有电压指示装置,可以避免线缆相位的错误连接造成的危险,起到核相作用;
[0022]4、通过滑动连接的滑块、弧形支撑能够对进线电缆在靠近接线口的位置形成支撑,减少进线电缆对接线口的拉扯造成的晃动以及损坏,提高了接口部位的使用寿命;
[0023]5、通过设计弧形支撑上的斜面以及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在不使用时,整体能够收
纳进第一安装孔内进线隐藏,提高了整体的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防护罩连接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局部放大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滑块与弧形支撑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4中主视图;
[0031]图中:1、箱体;2、进线电缆接线端子;3、出线电缆接口;4、一次电流互感器组;5、显示屏;6、箱门;7、吊环;8、支撑架;9、防护罩;10、扭簧;11、滑块;12、第一安装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力检修转接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出线电缆连接装置,所述进线电缆插拔装置与所述出线电缆连接装置之间电连接,所述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包括四个进线电缆接线端子,所述出线电缆连接装置包括多个出线电缆接口,每个所述进线电缆接线端子的下部均设有一个T形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滑动安装有一个T形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孔的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每个所述滑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的顶压支撑座,所述顶压支撑座的底部与第二安装孔的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顶压支撑座的上端设有能够支撑进线电缆的弧形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力检修转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一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顶压支撑座和弧形支撑能够完全收缩进入第二安装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力检修转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的上端面为斜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力检修转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电压指示装置、一次电流互感器组和数据采集显示装置,所述进线电缆插拔装置连接有主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郑乔,何金波,倪烨,陈潞,李赟,裘炜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