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烟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初级换热室和次级换热室,所述初级换热室顶部和次级换热室一端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初级换热室的底部安装有喷淋机构和布气板,所述初级换热室的底部一侧固定嵌设有进风管,该多功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通过喷淋机构、布气板、进风管的设置,2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管余热回收
,具体涉及烟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十年来,由于能源紧张,随着节能工作进一步开展,各种新型,节能先进炉型日趋完善,且采用新型耐火纤维等优质保温材料后使得炉窑散热损失明显下降,采用先进的燃烧装置强化了燃烧,降低了不完全燃烧量,空燃比也趋于合理,然而,降低排烟热损失和回收烟气余热的技术仍进展不快,为了进一步提高窑炉的热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回收烟气余热也是一项重要的节能途径,烟气是一般耗能设备浪费能量的主要途径,比如锅炉排烟耗能大约在15%,而其他设备比如印染行业的定型机、烘干机以及窑炉等主要耗能都是通过烟气排放,烟气余热回收主要是通过某种换热方式将烟气携带的热量转换成可以利用的热量。
[0003]传统烟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热能利用率往往在40%
‑
60%之间,这导致烟气中的热量残留较多,仍然会造成较大的热能损耗,缺乏提升烟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热能利用率的有效方式,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的烟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是很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烟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热能利用率往往在40%
‑
60%之间,这导致烟气中的热量残留较多,仍然会造成较大的热能损耗,缺乏提升烟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热能利用率有效方式的问题。
[0005](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烟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初级换热室和次级换热室,所述初级换热室顶部和次级换热室一端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初级换热室的底部安装有喷淋机构和布气板,所述初级换热室的底部一侧固定嵌设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进风方向与初级换热室内壁相切设置,所述初级换热室的顶部安装有初级换热组件,所述次级换热室内部安装有次级换热组件,且所述次级换热室远离导流管的一端固定嵌设有节流排气阀。
[0006]优选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水泵一,所述水泵一的输入端与碳酸钠溶液箱相连通,所述水泵一的输出端延伸至初级换热室内固定连接有布液管,所述布液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弧形管,所述弧形管的下侧固定嵌设有多个喷淋头,且所述布液管远离水泵一输出端一端与初级换热室内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布气板位于喷淋机构的下方,所述布气板上阵列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边缘固定嵌设有竖筒,所述竖筒的上方均设置有帽檐,所述帽檐与竖筒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使得所述帽檐与竖筒之间形成曲折的间隙。
[0008]优选的,所述初级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箱,所述换热箱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冷媒
空间,所述冷媒空间的上下两侧且位于换热箱内均设置有热媒空间,所述热媒空间和冷媒空间的上下侧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围绕换热箱中心呈散射状设置,其中,相邻所述热媒空间中部以及末层热媒空间中部均设置有中心槽,所述冷媒空间的边缘均固定嵌设有多个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热媒空间相连通,所述中心槽内均设置有冷媒管,所述冷媒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嵌设在相邻冷媒空间中部,且所述中心槽、冷媒管之间设有间隙。
[0009]优选的,所述初级换热组件还包括冷媒环一和冷媒环二,所述冷媒环一和冷媒环二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冷媒环一和冷媒环二内壁均固定嵌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自由端均延伸至相邻冷媒空间内,所述冷媒环一的一侧均连通设置有给水管,所述给水管与水泵二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水泵二的输入端与冷水箱相连通,所述冷媒环二的一侧均连通设置有排水管。
[0010]优选的,所述初级换热室的底部和顶部均呈漏斗状结构设计,且所述初级换热室的最低端固定连接有废料管,所述废料管的最底端外侧过盈套设有封堵帽,所述初级换热室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初级换热室一侧固定连接有增加泵,所述增加泵安装在导流管上。
[0011]优选的,所述次级换热组件包括三脚架,所述三脚架固定嵌设在次级换热室的两端内壁,两个所述三脚架之间固定嵌设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多个散热板,所述蛇形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给气管和排气管,所述给气管和排气管均穿出次级换热室。
[0012]优选的,所述次级换热室侧壁内设置有空心环,所述空心环内固定嵌设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两端均穿出次级换热室,所述次级换热室内壁等距设置有多个换热板,所述次级换热室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分叉管,所述分叉管的两端分别与螺旋管的一端和给气管相连通。
[0013]有益效果:A.该多功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通过喷淋机构、布气板、进风管的设置,200℃
‑
300℃烟气沿与初级换热室内壁相切的方向进入,可在初级换热室内形成旋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较重的烟气颗粒将会螺旋沉降至初级换热室底部,可初步过滤烟气,烟气从帽檐、竖筒之间的间隙向上流通,分布均匀,水泵一抽取碳酸钠溶液进入布液管内,布液管导流进入弧形管内,喷淋头能够喷出大量碳酸钠溶液,使得碳酸钠能够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实现脱硫净化并瞬间生成蒸汽,可减少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0014]B.通过初级换热组件的设置,烟气从换热箱底部进入,由中部向边缘扩散,经连通管进入上层热媒空间内,并从中心槽向上流通,以此类推,直至穿出换热箱,水泵二抽取冷水进入冷媒环一,冷媒环一将冷水沿连接管导入冷媒空间内,使得冷媒空间内的冷水可与热媒空间内的烟气有效换热,该层换热结束后,冷水从冷媒管进入下层冷媒空间内,由内向外扩散进入冷媒环二内并汇聚至排水管排出,散射状设置的分隔板起到了导流作用,使得烟气、冷水能够快速有序流通,提高了换热效率,烟气经换热箱降温后,温度下降至30℃
‑
80℃,热效率可达50%
‑
70%之间,一次换热结束。
[0015]C.通过次级换热组件的设置,30℃
‑
80℃的烟气被增加泵加压泵入次级换热室内,随着气体压强的升高,烟气的温度重新升高至100℃
‑
150℃,启动气泵抽取冷空气进入分叉
管,一部分冷空气沿螺旋管螺旋流通,换热板能够吸收次级换热室内的热量,并被该部分的冷空气带走,另一部分冷空气由蛇形管的一端进入,散热板能够吸收次级换热室内的热量传导至蛇形管,使得蛇形管内的冷空气能够被加热升温排出,在较高的温度下,使得烟气能够二次降温,保障了二次换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烟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外观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烟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烟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中初级换热室的俯视剖面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烟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中次级换热室的侧面剖视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烟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中布气板的结构剖切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烟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中喷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如下:1、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烟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初级换热室(1)和次级换热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换热室(1)顶部和次级换热室(2)一端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流管(3),所述初级换热室(1)的底部安装有喷淋机构(4)和布气板(5),所述初级换热室(1)的底部一侧固定嵌设有进风管(6),所述进风管(6)的进风方向与初级换热室(1)内壁相切设置,所述初级换热室(1)的顶部安装有初级换热组件(7),所述次级换热室(2)内部安装有次级换热组件(8),且所述次级换热室(2)远离导流管(3)的一端固定嵌设有节流排气阀(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机构(4)包括水泵一(41),所述水泵一(41)的输入端与碳酸钠溶液箱相连通,所述水泵一(41)的输出端延伸至初级换热室(1)内固定连接有布液管(42),所述布液管(4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弧形管(43),所述弧形管(43)的下侧固定嵌设有多个喷淋头(44),且所述布液管(42)远离水泵一(41)输出端一端与初级换热室(1)内壁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板(5)位于喷淋机构(4)的下方,所述布气板(5)上阵列设置有多个气孔(51),所述气孔(51)边缘固定嵌设有竖筒(52),所述竖筒(52)的上方均设置有帽檐(53),所述帽檐(53)与竖筒(52)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54),使得所述帽檐(53)与竖筒(52)之间形成曲折的间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换热组件(7)包括换热箱(71),所述换热箱(71)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冷媒空间(72),所述冷媒空间(72)的上下两侧且位于换热箱(71)内均设置有热媒空间(73),所述热媒空间(73)和冷媒空间(72)的上下侧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74),所述分隔板(74)围绕换热箱(71)中心呈散射状设置,其中,相邻所述热媒空间(73)中部以及末层热媒空间(73)中部均设置有中心槽(75),所述冷媒空间(72)的边缘均固定嵌设有多个连通管(76),所述连通管(7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热媒空间(73)相连通,所述中心槽(75)内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玉山,
申请(专利权)人:徐玉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