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越障的架空线表面涂层刷涂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两侧分别设有夹持行走装置,夹持行走装置能够单独夹持行走,所述支撑座上侧固定连接涂覆箱,所述涂覆箱上侧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相对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框架,框架与避让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折叠橡胶罩,两个框架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半锥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其中一个夹持行走装置松开,另一个夹持行走装置单独将整个装置悬挂移动越障后,先前松开的夹持行走装置重新就位,架空线重新进入避让槽内,两个框架通过电推杆驱使靠近,两个框架相互靠近拉伸折叠橡胶罩,将避让槽罩起来,避免液体飞溅。避免液体飞溅。避免液体飞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越障的架空线表面涂层刷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架空线
,尤其涉及一种可越障的架空线表面涂层刷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202110820385.6公开了一种具有复合孔的自修复防冰铝绞线及其制备方法,其先在铝导线表面刻蚀出小孔,然后再在铝导线表面涂覆一层低表面能物质,以起到疏液防冰的效果。但是,低表面能物质多为液态的有机物,如硅氧烷、含氟硅烷、聚烯烃等等,架空线裸露在空中,在雨液、灰尘、阳光能多种因素影响下,这些低表面能液体会慢慢降解,其很难长时间的存留于导线表面,随着低表面能液体的减少,架空线的疏液防冰效果慢慢消失。架空线假设在高空中,当低表面能液体损耗后,很难对其进行再涂覆,依靠人工重新刷涂,工作量巨大,高空作业辛苦又危险且效率低下。
[0003]专利CN2020222885501公开了一种一体化轻体结构抗干扰涂覆机器人,专利CN2019217871154公开了一种用于架空裸导线绝缘处理的电力涂覆机,这种涂覆设备仅能在线塔间进行涂覆,不能越障,需要工作人员频繁的在线塔间卸下和挂载涂覆机,效率不高。
[0004]专利CN2015104170580公开了一种巡线除冰机器人及其越障方法,专利CN2019208638841公开了一种高压架空线路行走装置,类似的可跨越塔间障碍的巡线机器人或可越障的高压线行走装置也有很多,但是,高效的可跨越架空线线塔固定点进行不间断涂覆的装置或方法却未见报道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越障的架空线表面涂层刷涂装置,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可越障的架空线表面涂层刷涂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两侧分别设有夹持行走装置,夹持行走装置能够单独夹持行走,所述支撑座上侧固定连接涂覆箱,所述涂覆箱上侧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相对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框架,两个框架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半锥套。
[0008]优选地,所述避让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端头固定连接圆弧板,所述圆弧板的内弧面设置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弧形板,弧形板与滑槽一端固定连接橡胶板,所述弧形板的内弧面设有刷毛。
[0009]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半锥套的小端内侧固定连接海绵块。
[0010]优选地,所述避让槽的底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排液孔,排液孔内设有过滤网,涂覆箱一侧固定连接循环液泵,避让槽的内壁设有喷头,循环液泵的进液管与排液孔连通,循环液泵的出液管与喷头相连接。
[0011]优选地,每个所述夹持行走装置均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铰接连接在支撑座侧
边,支撑座两侧分别铰接连接电动推杆一端,电动推杆另一端与转动杆铰接连接,所述转动杆端头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行走箱。
[0012]优选地,所述行走箱包括上端及两侧呈敞口结构的盒体,盒体内转动连接两个支撑轮,所述盒体外侧固定连接行走电机,行走电机的主轴与其中一个支撑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盒体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斜导轨,斜导轨滑动连接滑动套,滑动套一侧固定连接压板,压板底部转动连接两个压紧轮,压紧轮与支撑轮对应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盒体一侧固定连接电推杆,电推杆的伸缩杆与滑动套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一侧固定连接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摄像头。
[0015]优选地,所述涂覆箱外侧固定连接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涂覆箱设有锂电池。
[0016]优选的,框架与避让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折叠橡胶罩。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越障的架空线表面涂层刷涂装置通过其中一个夹持行走装置松开,另一个夹持行走装置单独将整个装置悬挂移动越障后,先前松开的夹持行走装置重新就位,架空线重新进入避让槽内,两个框架通过电推杆驱使靠近,两个框架相互靠近拉伸折叠橡胶罩,将避让槽罩起来,避免液体飞溅,而两个框架的半锥套合并形成一个锥形套,套在架空线上,锥形套的大端并与架空线通过,锥形套的小端便于对架空线进行清理和擦拭,实现对架空线的清理和表面防冰涂层修复,并通过外接摄像头实现巡检功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修复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行走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涂覆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框架与半锥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弧形板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
‑
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越障的架空线表面涂层刷涂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两侧分别设有夹持行走装置2,夹持行走装置2能够单独夹持架空线10行走,支撑座1上侧固定连接涂覆箱3,支撑座1一侧固定连接斜撑杆11,斜撑杆11上端固定连接摄像头12,涂覆箱3外侧固定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3,用于利用太阳能,涂覆箱3设有锂电池,锂电池对整个装置进行供电,便于独立运行,涂覆箱3上侧设有避让槽4,避让槽4相对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框架5,框架5与避让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折叠橡胶罩6,两个框架5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半锥套7,其中一个半锥套7的小端内侧固定连接海绵块71。
[0027]涂覆箱3对单根架空线10进行清理和涂覆,在遇到铁塔的位置时,架空线10与铁塔
的连接处不便翻越,通过其中一个夹持行走装置2松开,另一个夹持行走装置2单独将整个装置悬挂移动越障后,先前松开的夹持行走装置2重新就位,架空线10重新进入避让槽4内,两个框架5通过电推杆驱使靠近,两个框架5相互靠近拉伸折叠橡胶罩6,将避让槽4罩起来,避免液体飞溅。两个框架5的半锥套7合并形成一个锥形套,套在架空线10上,锥形套的大端并与架空线10通过,锥形套的小端便于对架空线10进行清理和擦拭。
[0028]避让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杆41,支撑杆41端头固定连接圆弧板42,圆弧板42的内弧面设置滑槽43,滑槽43内滑动连接弧形板44,弧形板44与滑槽43一端固定连接橡胶板45,橡胶板45起到弹性支撑的作用,弧形板44的内弧面设有刷毛。
[0029]避让槽4的底部设有凹槽411,凹槽411的底部设有排液孔412,排液孔412内设有过滤网413,涂覆箱3一侧固定连接循环液泵414,避让槽4的内壁设有喷头415,循环液泵414的进液管与排液孔412连通,循环液泵414的出液管与喷头415相连接;通过喷头415将低表面能液体喷淋到架空线10上,喷淋出的低表面能液体被展开的折叠橡胶罩6罩起来,低表面能液体流到排液孔41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越障的架空线表面涂层刷涂装置,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两侧分别设有夹持行走装置(2),夹持行走装置(2)夹持架空线行走,所述支撑座(1)上侧固定连接涂覆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箱(3)上侧设有避让槽(4),所述避让槽(4)相对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框架(5),两个框架(5)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半锥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越障的架空线表面涂层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杆(41)端头固定连接圆弧板(42),所述圆弧板(42)的内弧面设置滑槽(43),所述滑槽(43)内滑动连接弧形板(44),弧形板(44)与滑槽(43)一端固定连接橡胶板(45),所述弧形板(44)的内弧面设有刷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越障的架空线表面涂层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半锥套(7)的小端内侧固定连接海绵块(7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越障的架空线表面涂层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4)的底部设有凹槽(411),凹槽(411)的底部设有排液孔(412),排液孔(412)内设有过滤网(413),涂覆箱(3)一侧固定连接循环液泵(414),避让槽(4)的内壁设有喷头(415),循环液泵(414)的进液管与排液孔(412)连通,循环液泵(414)的出液管与喷头(415)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越障的架空线表面涂层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行走装置(2)均包括转动杆(21),所述转动杆(21)铰接连接在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厉,王连可,李昊旻,张鸣鹤,马冬影,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中俄联合材料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