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极片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002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正极片及电池,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沿所述正极集流体的长度方向顺序涂设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第一活性涂层和第二活性涂层;所述正极集流体上涂设有所述第一活性涂层的部分卷绕形成内卷,所述正极集流体上涂设有所述第二活性涂层的部分围绕所述内卷卷绕;所述第一活性涂层包含有第一活性物质,所述第一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活性涂层包含有第二活性物质,所述第二活性物质为三元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三元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极片及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极片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壳体、电解液等部分组成,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层叠设置后卷绕若干圈形成卷绕电芯。
[0003]现有技术中,正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设在集流体上的活性涂层,涂层沿集流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目前的锂离子电池中,内圈层的正极片上的活性涂层和外圈层的正极片上的活性涂层是相同;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热量,使内圈层的温度明显比外圈层的温度更高,因此锂离子电池内圈层和锂离子电池外圈层的循环性能是不同的,从而使部分活性涂层因温度原因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0004]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正极片及电池,以使正极片上的活性涂层能得到更为充分有效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极片及电池,以使正极片上的活性涂层能得到更为充分有效的利用。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正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沿所述正极集流体的长度方向顺序涂设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第一活性涂层和第二活性涂层;
[0008]所述正极集流体上涂设有所述第一活性涂层的部分卷绕形成内卷,所述正极集流体上涂设有所述第二活性涂层的部分围绕所述内卷卷绕;
[0009]所述第一活性涂层包含有第一活性物质,所述第一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活性涂层包含有第二活性物质,所述第二活性物质为三元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三元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
x
Co
y
Mn
z
O2,其中,x+y+z=1。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活性涂层和所述第二活性涂层之间设置有间隔。
[0011]可选地,所述正极集流体由两片集流片体连接而成;
[0012]其中一片所述集流片体上涂设有所述第一活性涂层,另一片所述集流片体上涂设有所述第二活性涂层。
[0013]可选地,所述正极集流体上还涂设有第三活性涂层;
[0014]所述第一活性涂层、所述第二活性涂层和所述第三活性涂层沿所述正极集流体的长度方向顺序涂设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三活性涂层包括有第三活性物质;
[0016]所述第二活性物质中的三元材料的化学式中x的取值范围为0<x≤0.6;
[0017]所述第三活性物质为三元材料的至少一种,所述三元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
x
Co
y
Mn
z
O2,其中,x+y+z=1,1>x≥0.6。
[0018]可选地,所述正极集流体由第一集流片体、第二集流片体和第三集流片体顺序连接而成;
[0019]所述第一集流片体上涂设有所述第一活性涂层,所述第二集流片体上涂设有所述第二活性涂层,所述第三集流片体上涂设有第三活性涂层;
[0020]所述第一活性涂层的热稳定性大于所述第二活性涂层的热稳定性,所述第二活性涂层的热稳定性大于所述第三活性涂层的热稳定性。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一集流片体、所述第二集流片体和所述第三集流片体的侧边均设置有全极耳,所述第一集流片体上的所述全极耳、所述第二集流片体上的所述全极耳和所述第三集流片体的所述全极耳位于同一侧。
[0022]可选地,所述第一集流片体靠近所述第二集流片体的端部设置有裸露区,所述第二集流片体靠近所述第一集流片体的端部设置有裸露区;
[0023]所述第一集流片体上的裸露区和所述第二集流片体上的裸露区粘接连接;或者,
[0024]所述第一集流片体上的裸露区和所述第二集流片体上的裸露区超声焊接连接。
[0025]可选地,所述第一集流片体、所述第二集流片体和所述第三集流片体顺序连接形成四个裸露区,每一所述裸露区上均设置有极耳,且所有极耳沿同一方向向外延伸。
[0026]一种电池,包括负极片、隔膜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正极片;
[0027]所述隔膜、所述正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片顺序层叠后卷绕形成卷绕电芯。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本申请中,第一活性涂层位于卷绕电芯中的内N圈上,第二活性涂层位于卷绕电芯中的外M圈上;第一活性物质包括磷酸铁锂及其衍生物,磷酸铁锂及其衍生物处于内圈,内圈相对散热速度慢,使第一活性涂层维持在较高的温度状态下,从而能使第一活性涂层的循环性能更好;第二活性物质包括三元材料,位于外圈的三元材料的散热速度较快,从而使三元材料的温度能维持在较低的温度状态下,使三元材料的循环性能更好。本申请能使第一活性涂层和第二活性涂层的循环性能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1]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极片的卷绕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极片的另一卷绕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两个集流片体未连接形成正极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两个集流片体形成的正极片在未卷绕时的展开示意图;
[003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集流片体、第二集流片体和第三集流片体未连接时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集流片体、第二集流片体和第三集流片体连接形成正极片,且正极片在未卷绕时的展开示意图;
[0038]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全极耳的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示说明:100、正极片;200、负极片;300、隔膜;1、正极集流体;101、第一活性涂层;102、第二活性涂层;103、第三活性涂层;104、全极耳;105、裸露区;106、极耳;11、集流片体;12、第一集流片体;13、第二集流片体;14、第三集流片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正极片(100)包括正极集流体(1),以及沿所述正极集流体(1)的长度方向顺序涂设在所述正极集流体(1)上的第一活性涂层(101)和第二活性涂层(102);所述正极集流体(1)上涂设有所述第一活性涂层(101)的部分卷绕形成内卷,所述正极集流体(1)上涂设有所述第二活性涂层(102)的部分围绕所述内卷卷绕;所述第一活性涂层(101)包含有第一活性物质,所述第一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活性涂层(102)包含有第二活性物质,所述第二活性物质为三元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三元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
x
Co
y
Mn
z
O2,其中,x+y+z=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涂层(101)和所述第二活性涂层(102)之间设置有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1)由两片集流片体(11)连接而成;其中一片所述集流片体(11)上涂设有所述第一活性涂层(101),另一片所述集流片体(11)上涂设有所述第二活性涂层(1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1)上还涂设有第三活性涂层(103);所述第一活性涂层(101)、所述第二活性涂层(102)和所述第三活性涂层(103)沿所述正极集流体(1)的长度方向顺序涂设在所述正极集流体(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活性涂层(103)包括有第三活性物质;所述第二活性物质中的三元材料的化学式中x的取值范围为0<x≤0.6;所述第三活性物质为三元材料的至少一种,所述三元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
x
Co
y
Mn
z
O2,其中,x+y+z=1,1>x≥0.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武冬冬金敏於洪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