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监控区域的绘制方法、雷达监控方法及其系统、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995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雷达监控区域的绘制方法、雷达监控方法、雷达监控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雷达监控区域的绘制方法包括:对雷达跟踪区域进行栅格化处理,得到栅格图;获取目标物在雷达跟踪区域内的运动轨迹;基于运动轨迹在栅格图中确定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雷达监控区域绘制的精准度以及绘制效率。控区域绘制的精准度以及绘制效率。控区域绘制的精准度以及绘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雷达监控区域的绘制方法、雷达监控方法及其系统、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雷达监控
,特别是涉及一种雷达监控区域的绘 制方法、雷达监控方法、雷达监控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 质。

技术介绍

[0002]视频监控设备主要是可见光摄像机,但是可见光摄像机在晚上无法 工作;尽管有红外摄像机可补充可见光摄像机的缺陷,但此举无疑增加 了成本和操作难度。此外光学传感器也受天气影响,大雾天或雨雪天, 监控效果无法令人满意。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区域监视技术是近年研究的 一大热点。毫米波雷达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受同频率信号,对移动物体 或雷达反射面积(Radar Cross-Section,RCS)较大的物体,有非常高 的检测概率,对于静止物体有较低的检测概率(检测概率不为零)。毫 米波雷达可全天24小时工作,受天气影响较小。因此,目前市场上对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控产品需求旺盛。
[0003]为实现,如危险隐患区域如滨海浴场等的视频自动监控,可在危险 隐患区域布置全方位无死角的雷达监控系统,每当闭场后,雷达监控启 动监控,若有行人出现在危险隐患区域内,则及时发生报警(光源开启, 喇叭警告,拍照取证)。但雷达监控区域往往需要人工手动绘制,耗时 费力,且由于人工操作精度不可控,如果精度偏差大,则容易误报和漏 报,进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雷达监控区域的绘制方法、雷达 监控方法、雷达监控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 上述中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雷达监控区域的绘制方法,该 方法包括:对雷达跟踪区域进行栅格化处理,得到栅格图;获取目标五 在雷达跟踪区域内的运动轨迹;基于运动轨迹在上个图中确定雷达监控 区域的边界。
[0006]其中,基于运动轨迹在栅格图中确定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包括: 对运动轨迹进行离散化,获取栅格图的多个聚类区域;对多个聚类区域 分别进行膨胀处理,获得雷达监控区域在栅格图中的栅格区域;从栅格 区域中确定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
[0007]其中,对多个聚类区域分别进行膨胀处理之前,还包括:利用聚类 算法去除多个聚类区域中的干扰区域。
[0008]其中,对多个聚类区域分别进行膨胀处理包括针对每个聚类区域执 行的下述步骤:获取当前聚类区域的第一重心及其它聚类区域的合并区 域的第二重心;设置当前聚类区域的膨胀方向为第一重心指向第二重心; 按照膨胀方向对当前聚类区域膨胀处理。
[0009]其中,从栅格区域中确定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包括:将栅格区域 中位于边缘的栅格依次连接,得到雷达监控区域的初始边界;对初始边 界进行平滑处理,得到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
[0010]其中,绘制方法还包括:判断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是否存在异常; 若存在异常,则
对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进行修正或重绘。
[0011]其中,判断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是否存在异常,包括:计算所述栅 格区域的每一栅格的置信度,获得置信度图;提取信度图中目标物出现 的概率大于第一概率阈值的第一区域及目标物出现的概率小于第二概 率阈值的第二区域;计算目标物在第一区域出现的第一理论数量,及计 算目标物在第二区域出现的第二理论数量;其中,第一概率阈值大于或 者等于第二概率阈值;获取目标物出现在第一区域的第一实际数量以及 目标物出现在第二区域的第二实际数量;基于第一理论数量、第二理论 数量、第一实际数量及第二实际数量建立检测函数,并利用检测函数计 算栅格区域的异常值;若异常值超过第一阈值或小于第二阈值,则判定 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存在异常。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雷达监控方法,包括:基于 非防范时间段内的运动轨迹,上述的绘制方法获取雷达监控区域;响应 于防范时间段内,在雷达监控区域出现目标物,则产生报警信息。
[001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雷达监控系统,包括:雷达, 用于产生毫米波;绘制装置,与雷达连接,用于对雷达跟踪区域进行栅 格化处理,得到栅格图,还用于获取目标物在雷达跟踪区域内的运动轨 迹,还用于基于运动轨迹在栅格图中确定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报警装 置,与雷达连接,用于在防范时间段内,雷达监控区域出现目标物时产 生报警信息。
[001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 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 的雷达监控区域的绘制方法和/或上述的雷达监控方法。
[001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储存 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能够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雷达监控区域的 绘制方法和/或上述的雷达监控方法。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雷达监控区域的绘制方法, 该绘制方法包括:对雷达区域进行栅格化处理,得到栅格图;获取目标 物在雷达跟踪区域内的运动轨迹;基于运动轨迹在上个图中确定雷达监 控区域的边界。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实现雷达监控区域的自动绘制,不 需要人工进行过多的操作,在保证绘制效率的同时,还能大大就少了人 工,进而有效的节省绘制成本;同时,采用目标物的运动轨迹来确定雷 达监控区域,能保证绘制出来的雷达监控区域的精度更高,且更符合实 际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申请雷达监控区域的绘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 图;
[0018]图2是本申请的雷达监控区域的栅格图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实施例中步骤S300的一具体流程示意图;
[0020]图4是图2中的运动轨迹经离散化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中聚类区域经过去干扰处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图5中的聚类区域经膨胀处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图3实施例中步骤S320的一具体流程示意图;
[0024]图8是图2中雷达监控区域的初始边界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图8中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平滑处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申请雷达监控区域的绘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 图;
[0027]图11是图10中步骤S105的一具体流程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申请的雷达监控方法的一具体流程示意图;
[0029]图13是本申请雷达监控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5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雷达监控区域的绘制方法,通过目标物的运动轨 迹来进行确定并绘制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本申请雷达监控区域的绘制 方法中涉及到两个端口,其一为用于绘制雷达监控区域的绘制端,其具 体为具有绘制功能的系统或者处理器等,另一端口为具有监控功能的雷 达设备,例如毫米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监控区域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雷达跟踪区域进行栅格化处理,得到栅格图;获取目标物在所述雷达跟踪区域内的运动轨迹;基于所述运动轨迹在所述栅格图中确定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运动轨迹在所述栅格图中确定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包括:对所述运动轨迹进行离散化,获取所述栅格图的多个聚类区域;对所述多个聚类区域分别进行膨胀处理,获得所述雷达监控区域在所述栅格图中的栅格区域;从所述栅格区域中确定所述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多个聚类区域分别进行膨胀处理之前,还包括:利用聚类算法去除所述多个聚类区域中的干扰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个聚类区域分别进行膨胀处理包括针对每个所述聚类区域执行的下述步骤:获取当前所述聚类区域的第一重心及其它所述聚类区域的合并区域的第二重心;设置当前所述聚类区域的膨胀方向为所述第一重心指向所述第二重心;按照所述膨胀方向对当前所述聚类区域膨胀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栅格区域中确定所述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包括:将所述栅格区域中位于边缘的栅格依次连接,得到所述雷达监控区域的初始边界;对所述初始边界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所述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所述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是否存在异常;若存在异常,则对所述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进行修正或重绘。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雷达监控区域的边界是否存在异常,包括:计算所述栅格区域的每一栅格的置信度,获得置信度图;提取所述信度图中所述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冬李乾坤陈向阳吴函徐林殷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