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天然类风湿因子RF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94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天然类风湿因子RF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该单克隆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CDRH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CDRH2和氨基酸序列为SEQ IDNO:3所示的CDRH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的CDRL1、SEQ ID NO:5所示的CDRL2和SEQ ID NO:6所示的CDRL3。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编码该单克隆抗体的核酸分子、该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消除类风湿因子RF的干扰的免疫阻断试剂中的应用以及包括该单克隆抗体的消除内源性干扰的免疫阻断试剂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能够应用于免疫学检测。用于免疫学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天然类风湿因子RF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抗天然类风湿因子RF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免疫检测中,比如ELISA、CLIA或者侧向流免疫检测中,嗜异抗体(HA)、人抗鼠抗体(HAMA)和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会通过与抗体的非特异性结合而降低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导致错误结果和诊断。内源性干扰是免疫检测中无法绕开的现象,消除干扰是免疫检测试剂盒研发中的重要任务。免疫阻断剂是一类添加到体外诊断试剂系统中的物质,能消除或者降低免疫分析中的内源性干扰,提高试剂盒检测系统的灵敏度与精密度。添加免疫阻断剂是消除内源性干扰简单直接的方法。
[0003]免疫阻断剂分为被动阻断剂和主动阻断剂,类风湿因子作为干扰因素之一,在添加被动阻断剂的时候,作用较小。因此,有必要开发针对类风湿因子的抗体的免疫阻断剂,以降低这些干扰引起的假阳性结果,达到主动阻断这类干扰的目的,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天然类风湿因子RF的单克隆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CDRH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CDRH2和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的CDRH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的CDRL1、SEQ ID NO:5所示的CDRL2和SEQ ID NO:6所示的CDRL3。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7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8所示。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包括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天然类风湿因子RF的单克隆抗体的核苷酸序列。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编码所述重链可变区的CDRH1、CDRH2和CDRH3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9、SEQ ID NO:10和SEQ ID NO:11所示,编码所述轻链可变区的CDRL1、CDRL2和CDRL3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2、SEQ ID NO:13和SEQ ID NO:14所示。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编码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5所示,编码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6所示。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上述抗天然类风湿因子RF的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消除类风湿因子RF的干扰的免疫阻断试剂中的应用。所述抗天然类风湿因子RF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消除内源性干扰的免疫学检测。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消除内源性干扰的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上述抗天然类风湿因子RF的单克隆抗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专利技术如本专利技术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0012]内源性干扰往往是由于试剂中使用的抗体与病人样本中的内源性物质发生交叉反应所致,这类干扰统称为内源性干扰。包括三大类主要有:第一大类是:异嗜性抗体(Heterophil antibody,HA),是人外周循环血中存在的抗不明确抗原的抗体,通常是多特异性、亲和力较弱的抗体。异嗜性抗体干扰的程度、频率与其浓度、亲和力以及检测系统有关。第二大类是:人抗动物抗体(Human anti Animal Antibody,HAAA),具有抗动物蛋白活性的抗体,由医源性与非医源性引起。常见的是人抗小鼠抗体(HAMA),不同物种的HAAA相互之间有交叉,针对抗原明确,较强亲和力。人抗动物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针对的抗原较明确;异嗜性抗体针对的抗原不明确,亲和力较弱。第三大类是: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其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有IgM、IgA、IgG、IgD、IgE五型,68%

80%为IgM型,与天然IgG结合能力较差,易与人和动物的变性IgG或免疫复合物中的IgG结合,干扰作用具有随机性,与RF浓度无关。RF与体内变性的Ig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可活化补体,或被吞噬细胞吞噬。由吞噬细胞释放的溶酶体酶、活化肽、胶原酶、前列腺素E2等物质,在细胞因子和炎性粘附分子的参与下,致组织炎性损伤,可使患者发生骨关节炎及血管炎。类风湿因子并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专属因子。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使患者体内均可发现类风湿因子RF(还可发现嗜异性抗体,自身抗体等),这些特殊成分在反应过程中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多为体内某些抗原物质干扰所致产生假的显色反应而出现假阳性。
[0013]针对这些干扰性因素,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样本中加入阻断剂,从而纠正检测体系中这些内源性干扰,避免虚高检测值,假阴和/或假阳结果的出现。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以天然类风湿因子RF为抗原,制备了相应的单克隆抗体来作为阻断剂(例如,主动阻断剂),能消除或者降低免疫分析中的内源性干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具体地,运用购买的天然类风湿因子RF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特异性的高通量筛选得到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杂交瘤细胞,通过培养和再免疫获得大量小鼠腹水,再经多步分离及纯化获得高效价、高纯度、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抗天然类风湿因子RF的单克隆抗体。本说明书的抗天然类风湿因子RF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消除ELISA、CLLA、侧向流等免疫学检测中的内源性干扰,为免疫阻断试剂(例如,主动阻断剂)提供了所需的原料。以该抗体为原料开发的免疫阻断试剂盒具备很好的应用价值。该抗天然类风湿因子RF单克隆抗体具有显著的消除干扰的作用,相对于未加抗体的样本,能够将干扰的影响降低10倍;并且比外购的抗体的消除干扰作用更强。
[0015]该单克隆抗体可以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CDRH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CDRH2和氨基酸序列为SEQ IDNO:3所示的CDRH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的CDRL1、SEQ ID NO:5所示的CDRL2和SEQ ID NO:6所示的CDRL3。
[0016]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7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
SEQ ID NO:8所示。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核酸分子。该核酸分子可以包括编码上述抗天然类风湿因子RF的单克隆抗体的核苷酸序列。在一些实施例中,编码重链可变区的CDRH1、CD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天然类风湿因子RF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CDRH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CDRH2和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的CDRH3;以及所述轻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的CDRL1、SEQ ID NO:5所示的CDRL2和SEQ ID NO:6所示的CDRL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7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8所示。3.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包括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天然类风湿因子RF的单克隆抗体的核苷酸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编码所述重链可变区的CDRH1、CDRH2和CDRH3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9、SEQ ID NO:10和SEQ ID NO:11所示,编码所述轻链可变区的CDRL1、CDRL2和CDRL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涛上官科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旭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