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换卷装置的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942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换卷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组装放卷杠组件;(2)人造革制品的吊装;(3)将载有可移出放卷架的人造革制品就位;(4)对在线放卷架上的制品进行放卷作业;(5)换卷;(6)押出空的放卷杠组件;(7)将放卷杠组件的芯轴与杠体分离;(8)将可移出放卷架上的制品卷向前推移到在线放卷架上;(9)重复步骤(1)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原理科学、设计新颖、生产工序更加连贯顺畅,尤其是将现有放卷杠组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放卷时,尤其是高速过程中可防止芯轴径向跳动、轴向窜动,减小芯轴的磨损,可确保张力的稳定性,减轻劳动强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换卷装置的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PVC压延人造革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换卷装置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VC压延人造革制品在不同工序生产过程中,制品缠绕再放卷杠的杠体1上,至下一工序放卷时,如图1所示,放卷杠的杠体1中穿入芯轴2,支撑架3上端转动设有前后间隔布置的两个支撑滚轮4,芯轴2两端的环形槽6转动设在两个支撑滚轮4之间,在后段动力牵引作用下,被动旋转,展开人造革制品。放卷杠的杠体1内孔两端焊接有精铸铸钢杠头5,杠头5为外圆内方结构,杠头5内孔外端口为喇叭口,方便芯轴2穿入杠头5内部,芯轴2穿入杠体1中,与杠头5对应配合的部分也为方形结构,芯轴2的外方段与杠头5的内方孔间隙配合,在放卷过程中芯轴2也跟着转动。现有这种放卷杠装置的缺点有以下几点:1).芯轴2外方与杠头5内方孔为间隙配合,特别是使用一段时间后,杠头5内方孔及芯轴2外方接触段因磨损间隙更大,在高速放卷时会跳动(放卷杠相对于芯轴的跳动)导致放卷张力不稳定,为保证后半段卷取张力,一般在芯轴2在支撑架3外部安装手动刹车轮,用上刹车轮增大张力后,可完成卷取,但张力不稳定的情形依然无法解决,张力过小卷整齐度差,张力过大会导致薄软制品被拉窄。
[0003]2).在换卷时为方便芯轴2从放卷杠的杠体1中抽出,未设置轴向限位机构,芯轴2与放卷杠的杠体1之间存在轴向窜动,更加剧了芯轴2的外方段与杠头5的内方孔接触段的磨损。
[0004]3).芯轴2支撑于两个支撑滚轮4上,也会导致轴向窜动。
[0005]4). 在放卷完毕后,芯轴2和杠体1因行车无法起吊,需要靠人力将其抬离生产线,劳动强度大,也很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避免在放卷过程中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劳动强度小、安全性高、提高工作效率的新型换卷装置的工作方法。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换卷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空心的杠体外部缠绕有人造革制品,将芯轴插入到杠体内,通过两套径向定位机构将芯轴与杠体组装为一体形成放卷杠组件;(2)行车钩挂芯轴两端,将放卷杠组件外部含缠绕的人造革制品吊装到可移出放卷架上,再将放卷杠组件外部含缠绕的人造革制品移送至前侧的在线放卷架上;(3)行车将下一卷人造革制品吊装到可移出放卷架上备用;(4)对在线放卷架上的制品进行放卷作业;(5)放卷完毕后,可移出放卷架上的制品卷首段衔接到线放卷架上的制品尾段,进
行换卷作业;(6)翻转式推动机构将空的放卷杠组件自动押出到在线放卷架前侧的左右水平送杠机构,左右水平送杠机构将放卷杠组件向左或向右输送到接杠小车上;(7)将放卷杠组件的芯轴与杠体分离。
[0008](8)将可移出放卷架上的备用制品卷向前推移到在线放卷架的两个滑动翻转式滚轮装置上;(9)重复步骤(1),然后将组装好的放卷杠组件的制品卷吊装到可移出放卷架上备用。
[0009]可移出放卷架包括底部设有行走轮的支撑框架, 两个滑动翻转式滚轮装置结构相同且分别设在支撑框架左端和右端的上部, 放卷杠组件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放卷杠组件左端部外圆通过左轴向定位结构转动连接在左侧的滑动翻转式滚轮装置顶部,放卷杠组件右端部外圆通过右轴向定位结构转动连接在右侧的滑动翻转式滚轮装置顶部,左右水平送杠机构设置在支撑框架前侧上部;滑动翻转式滚轮装置包括气缸、推拉杆、水平轨道、滑动架、前支撑轮、后支撑轮、限位支座和限位顶杆,水平轨道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滑动架底部滑动连接在水平轨道上,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转动连接在滑动架上,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高度相同且前后间隔设置,气缸、推拉杆和限位顶杆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气缸的缸体后端通过铰支座设置在支撑框架左侧上部,推拉杆前端与滑动架后侧上部固定连接,推拉杆后端与气缸的活塞杆前端铰接,限位顶杆后端与滑动架前侧下部固定连接,推拉杆的位置在高度方向上高于限位顶杆,两个滑动翻转式滚轮装置的限位顶杆前端之间通过一根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联动轴连接,限位支座固定设在支撑框架前侧,限位支座后侧设有后侧敞口的半圆槽,半圆槽与联动轴两端部前后对应;联动轴上设有与左侧限位支座的右侧以及与右侧限位支座的左侧接触的轴向定位块;支撑框架顶面后高前低倾斜设置,支撑框架顶面自后向前延伸至临近后支撑轮顶部。
[0010]杠体内孔左右两端均焊接有空心的杠头,芯轴同轴线安装在杠体内,芯轴左右两端的外圆分别设有一个环形槽,两套径向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芯轴左端与左侧的杠头之间以及芯轴右端与右侧的杠头之间;两个环形槽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侧环形槽的槽底包括左侧的凸弧面外圆和右侧的圆柱面外圆,圆柱面外圆的外径小于凸弧面外圆的最小外径;左轴向定位结构和右轴向定位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轴向定位结构包括左侧的前支撑轮及后支撑轮的凹弧面外圆和所述的凸弧面外圆,芯轴上的凸弧面外圆与前支撑轮及后支撑轮的凹弧面外圆滚动连接。
[0011]两套径向定位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右两端的杠头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布置;左侧的径向定位机构包括轴承、紧定套、圆螺母和卡箍式挡环,左端的杠头内孔自左向右依次为圆孔段、左大右小的圆锥段和方孔段,芯轴上的外方段与方孔段间隙配合,卡箍式挡环同轴线安装在左侧环形槽的圆柱面外圆,轴承外圆过盈装配在杠头的圆孔段,轴承内圆为左大右小的圆锥孔,紧定套同轴向安装在卡箍式挡环右侧的芯轴外圆,紧定套沿轴向开设有伸缩缝,紧定套外圆右侧为左大右小的圆锥面,紧定套的圆锥面同轴线装配在轴承内圆的圆锥孔内,紧定套外圆左侧为外螺纹,圆螺母螺纹连接在紧定套左侧的外螺
纹上,圆螺母左端与卡箍式挡环右端面压接配合,紧定套的圆锥面与轴承内圆的圆锥孔压接配合。
[0012]左右水平送杠机构为辊筒输送机,辊筒输送机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橡胶辊,橡胶辊顶部低于支撑框架前侧顶部,辊筒输送机的机架上部铺设有橡胶垫,橡胶垫沿前后方向的垂直截面为沟槽状,橡胶垫后侧边缘连接在支撑框架前端边沿,橡胶垫底部开设有与每个橡胶辊对应的透孔,各个橡胶辊的中间顶部均向上凸出于透孔位于橡胶垫内部;左侧滑动架的左侧和右侧滑动架的右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一根挡杆,销轴到挡杆上端的距离小于销轴到挡杆下端的距离,挡杆下端设有配重块,挡杆位于芯轴的前侧,支撑框架上固定设有限位块,当滑动架滑动接触在挡杆下端后侧与限位块前侧接触。
[0013]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1)将两只轴承装入左右两端杠体1两端口的圆孔段内;2)将芯轴穿入杠体中,芯轴的外方段与杠头的内方孔间隙配合;3)将左端的紧定套套到芯轴左端头从左向右推至轴承内圆的圆锥孔,然后将圆螺母套到芯轴左端头从左向右推至紧定套左侧的外螺纹处,顺时针拧动圆螺母,圆螺母向轴承靠近,接着将卡箍式挡环(两半式结构通过螺栓组件连接)两半锁定在圆环槽的圆柱面外圆上,逆时针旋转圆螺母,圆螺母接触到卡箍式挡环右端面后,继续逆时针旋转圆螺母,圆螺母与卡箍式挡环顶压,紧定套的伸缩缝缩小,紧定套向右移动被压紧至轴承内;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换卷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空心的杠体外部缠绕有人造革制品,将芯轴插入到杠体内,通过两套径向定位机构将芯轴与杠体组装为一体形成放卷杠组件;(2)行车钩挂芯轴两端,将放卷杠组件外部含缠绕的人造革制品吊装到可移出放卷架上,再将放卷杠组件外部含缠绕的人造革制品移送至前侧的在线放卷架上;(3)行车将下一卷人造革制品吊装到可移出放卷架上备用;(4)对在线放卷架上的制品进行放卷作业;(5)放卷完毕后,可移出放卷架上的制品卷首段衔接到线放卷架上的制品尾段,进行换卷作业;(6)翻转式推动机构将空的放卷杠组件自动押出到在线放卷架前侧的左右水平送杠机构,左右水平送杠机构将放卷杠组件向左或向右输送到接杠小车上;(7)将放卷杠组件的芯轴与杠体分离;(8)将可移出放卷架上的备用制品卷向前推移到在线放卷架的两个滑动翻转式滚轮装置上;(9)重复步骤(1),然后将组装好的放卷杠组件的制品卷吊装到可移出放卷架上备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卷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可移出放卷架包括底部设有行走轮的支撑框架, 两个滑动翻转式滚轮装置结构相同且分别设在支撑框架左端和右端的上部, 放卷杠组件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放卷杠组件左端部外圆通过左轴向定位结构转动连接在左侧的滑动翻转式滚轮装置顶部,放卷杠组件右端部外圆通过右轴向定位结构转动连接在右侧的滑动翻转式滚轮装置顶部,左右水平送杠机构设置在支撑框架前侧上部;滑动翻转式滚轮装置包括气缸、推拉杆、水平轨道、滑动架、前支撑轮、后支撑轮、限位支座和限位顶杆,水平轨道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滑动架底部滑动连接在水平轨道上,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转动连接在滑动架上,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高度相同且前后间隔设置,气缸、推拉杆和限位顶杆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气缸的缸体后端通过铰支座设置在支撑框架左侧上部,推拉杆前端与滑动架后侧上部固定连接,推拉杆后端与气缸的活塞杆前端铰接,限位顶杆后端与滑动架前侧下部固定连接,推拉杆的位置在高度方向上高于限位顶杆,两个滑动翻转式滚轮装置的限位顶杆前端之间通过一根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联动轴连接,限位支座固定设在支撑框架前侧,限位支座后侧设有后侧敞口的半圆槽,半圆槽与联动轴两端部前后对应;联动轴上设有与左侧限位支座的右侧以及与右侧限位支座的左侧接触的轴向定位块;支撑框架顶面后高前低倾斜设置,支撑框架顶面自后向前延伸至临近后支撑轮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换卷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杠体内孔左右两端均焊接有空心的杠头,芯轴同轴线安装在杠体内,芯轴左右两端的外圆分别设有一个环形槽,两套径向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芯轴左端与左侧的杠头之间以及芯轴右端与右侧的杠头之间;两个环形槽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侧环形槽的槽底包括左侧的凸弧面外圆和右侧的圆柱面外圆,圆柱面外圆的外径小于凸弧面外圆的最小外径;左轴向定位结构和右轴向定位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轴向定位结构包括左侧的前支撑轮及后支撑轮的凹弧面外圆和所述的凸弧面外圆,芯轴上的凸弧面外圆与前支撑
轮及后支撑轮的凹弧面外圆滚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换卷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两套径向定位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右两端的杠头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布置;左侧的径向定位机构包括轴承、紧定套、圆螺母和卡箍式挡环,左端的杠头内孔自左向右依次为圆孔段、左大右小的圆锥段和方孔段,芯轴上的外方段与方孔段间隙配合,卡箍式挡环同轴线安装在左侧环形槽的圆柱面外圆,轴承外圆过盈装配在杠头的圆孔段,轴承内圆为左大右小的圆锥孔,紧定套同轴向安装在卡箍式挡环右侧的芯轴外圆,紧定套沿轴向开设有伸缩缝,紧定套外圆右侧为左大右小的圆锥面,紧定套的圆锥面同轴线装配在轴承内圆的圆锥孔内,紧定套外圆左侧为外螺纹,圆螺母螺纹连接在紧定套左侧的外螺纹上,圆螺母左端与卡箍式挡环右端面压接配合,紧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张哲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艺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