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7939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为水包油型乳膏剂,含有: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油相基质、乳化剂、保湿剂和透皮吸收剂,所述保湿剂为多元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包含油相基质和透皮吸收剂的油相;制备包含乳化剂和水的水相;将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溶解于多元醇中作为主药相;以及乳膏剂的制备:在加热状态下,将制得的油相加入制得的水相中,搅拌均匀后停止加热,然后加入主药相,继续搅拌,得到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的乳膏剂。得到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的乳膏剂。得到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的乳膏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为医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的透皮吸收制剂,即一种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小檗碱(berberine,BBR)又称黄连素,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成分,被多次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印度、伊朗和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药用史,目前已广泛地将其作为抑菌、抗感染药物来使用。但是因为小檗碱的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并且大剂量服用时胃肠道反应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运用。因此提高小碱的溶解度、生物利用度等理化性质将会有效地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小檗碱化学结构进行修饰,但原有结构的改变将使其变为新的化合物,有效性和毒副作用也将随之发生不可预知的改变,导致上市周期漫长、成本高且成功率低。因此,如何在保证原有小檗碱分子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安全可靠地提高其生物活性利用度和稳定性就成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多药晶体,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已成为晶体工程学研究以及制药工业关注的热点。它可以在不改变活性药物成分自身结构的前提下,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如溶解度、溶出速率、稳定性等,最终实现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提高,使其发挥出更好的疗效。将小檗碱与适应症类似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药物制备成盐或/共晶形式的多药晶体,不仅能改善其水溶性、生物利用度、不稳定等物理化学性质,这种两种以上原料药在分子层面的组合药物,还能在现有很多单一疗法不能提供预期治疗效果的复杂疾病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申请者课题组通过晶体技术制备了小檗碱

布洛芬溶剂晶体药,与小檗碱相比,其脂溶性、生物膜透过性、生物利用度均得到明显改善(参见Wang,M.,Xu,R.,Liu,X.et al.Aco

crystal berberine

ibuprofen improves obesity by inhibiting the protein kinases TBK1and IKKε.Commun Biol 5,807(2022))。
[0003]CN110041325A公开了一种盐酸小檗碱与布洛芬共晶物的片剂,将盐酸小檗碱与布洛芬晶体药物与乳糖、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滑石粉、硬脂酸镁混合,直接压片制得片剂。CN110041325A同时还公开了盐酸小檗碱与布洛芬共晶物的胶囊,将盐酸小檗碱与布洛芬晶体药物与乳糖、淀粉、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加入1%羟甲基纤维素钠制成湿粒烘干过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插入胶囊制得;或不使用制粒步骤,而直接将盐酸小檗碱与布洛芬原料药与几种赋形剂辅料混合均匀,过筛后,直接装入胶囊制得。CN111388437A公开了一种布洛芬小檗碱晶体盐滴丸,由药物布洛芬小檗碱晶体盐与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制备而得。
[0004]小檗碱对于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口服制剂的顺应性较差。与口服制剂相比,局部外用制剂不需要进入胃肠道,且具有功效持久、副作用少的作用特点,因此比口服制剂更受欢迎,开发局部外用制剂具有广阔前景。
[0005]目前尚未见到关于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局部外用制剂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口服药的不良反应,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的局部外用制剂,对皮肤无刺激性,能够直接用于病灶部位,局部吸收迅速,充分发挥小檗碱的药效。
[0008]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为水包油型乳膏剂,含有: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油相基质、乳化剂、保湿剂和透皮吸收剂。
[0010]所述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所述油相基质选自硬脂酸、白凡士林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80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保湿剂为丙二醇、甘油、山梨醇和或聚乙二醇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透皮吸收剂选自氮酮、尿素、薄荷油、冰片和或桉叶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所述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所述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与油相基质、乳化剂、保湿剂和透皮吸收剂的重量比为1:5

20:2

10:4

13:0.1

0.6。
[0012]所述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防腐剂、稳定剂和/或增稠剂。
[0013]所述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所述防腐剂选自山梨酸或其盐、苯甲酸或其盐、尼泊金乙酯类、苯甲醇和或苯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稳定剂选自单硬脂酸甘油脂、十八醇和或十六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卡波姆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所述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制备方法包括:
[0015](1)制备包含油相基质、稳定剂和透皮吸收剂的油相;
[0016](2)制备包含乳化剂、防腐剂和/或增稠剂和水的水相;
[0017](3)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作为主药相溶于保湿剂中;
[0018](4)乳膏剂的制备:在加热状态下,将步骤(1)制得的油相加入步骤(2)制得的水相中,混匀后保温搅拌20

30min,然后加入(3)制得的主药相,停止加热继续搅拌至室温,得到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的乳膏剂。
[0019]所述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在制备局部外用减脂药物中的应用。
[0020]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步骤(4)的加热温度优选为55

80℃。
[0021]本专利技术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的制备方法中,搅拌速度为750r

1300r/min。
[0022]本专利技术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的每日用药剂量在1~3000mg范围内。
[0023]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稳定性、透皮吸收率优良,长期放置也不会析晶。
[0025]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溶解在多元醇中,有利于药物在基质中均匀分布,保证了药物剂量与药效,而且避免了由于药物析晶现象导致乳膏药物局部浓度过高,引起对皮肤的刺激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预先溶于丙二醇提升含量,增加了局部组织药物浓度,直接作用于皮肤,克服了小檗碱生物利用度差的缺点。
[0026]3、本专利技术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提高了小檗碱布洛芬的皮肤穿透性,药物的24h体外透皮效率达到了21.32%,具备到达深层皮肤及组织发挥药效的潜力。
[0027]4、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附图说明
[0028]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的透皮吸收率曲线图;
[0029]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的外用制剂皮内滞留量;
[0030]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对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其特征在于,为水包油型乳膏剂,含有: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油相基质、乳化剂、保湿剂和透皮吸收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基质选自硬脂酸、白凡士林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80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保湿剂为丙二醇、甘油、山梨醇和或聚乙二醇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透皮吸收剂选自氮酮、尿素、薄荷油、冰片和或桉叶油中的一种或多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与油相基质、乳化剂、保湿剂和透皮吸收剂的重量比为1:5

20:2

10:4

13:0.1

0.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檗碱布洛芬晶体药乳膏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防腐剂、稳定剂和/或增稠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静张鹏张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爱立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