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899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所述变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群和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群组成;所述第二透镜群和所述第四透镜群沿所述变焦镜头的主光轴方向移动;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TTL<220mm;1.5≤fno≤2.4;15<ft/fw<25;其中,TTL为所述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fno为所述变焦镜头的光圈数,ft为所述变焦镜头望远状态的焦距,fw为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焦距。实现了变焦镜头较大的通光量,也减小了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继而减小了变焦镜头的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了不必要的浪费。了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0003]以往的镜头,在满足大倍率变焦的情况下,通常需要设置较大的光学总长以及外径较大的一群来实现上述大倍率变焦镜头,但上述大倍率变焦镜头体积较大,同时成本也较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实现了变焦镜头较大的通光量,也减小了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继而减小了变焦镜头的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变焦镜头,所述变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群和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群组成;
[0007]所述第二透镜群和所述第四透镜群沿所述变焦镜头的主光轴方向移动;
[0008]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09]TTL<220mm;
[0010]1.5≤fno≤2.4;
[0011]15<ft/fw<25;
[0012]其中,TTL为所述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fno为所述变焦镜头的光圈数,ft为所述变焦镜头望远状态的焦距,fw为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焦距。
[0013]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上述参数与结构的设置,在实现变焦镜头大倍率的同时,还实现了变焦镜头较大的通光量,也减小了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继而减小了变焦镜头的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群至少包含一枚正光焦度的透镜。
[0015]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正透镜的设置,有利于第一透镜群内的透镜的光焦度合理地设置,减小了第一透镜群内的透镜的光焦度过大或过小的可能,也有利于校正变焦镜头的像差与慧差,增加了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组成。
[0017]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透镜群内多枚透镜的设置,减小了第一透镜群内透镜的外径与厚度,便于透镜的加工,也降低了变焦镜头的成本,实现了变焦镜头的小型化。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组成。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两侧曲面均向所述物面侧弯曲;
[0020]所述第一透镜靠近物面侧曲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一透镜靠近像面侧曲面的曲率半径。
[0021]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透镜两侧曲面曲率半径的限定,第一透镜为弯月形,且像物面侧弯曲,则第一透镜能够形成较大的视场角,有利于变焦镜头大视场角的形成。
[0022]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正光焦度第十二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镜组成。
[0023]优选地,所述第三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十五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十六透镜和正光焦度的第十七透镜组成。
[0024]所述第三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十五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十六透镜和正光焦度的第十七透镜组成。
[0025]优选地,所述第五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十九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十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二十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十二透镜组成。
[0026]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至多包含一枚非球面透镜。
[0027]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非球面透镜的设置,减小了变焦镜头的像差和形变,增加了变焦镜头的解像力,增加了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且至多包含一枚非球面透镜,进一步降低了变焦镜头的成本。
[0028]优选地,所述非球面透镜设置于第三透镜群内,且所述非球面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三透镜群靠近物面侧的一端。
[0029]本技术方案中,当非球面透镜位于第三透镜群内的物面侧时,非球面透镜能够迅速校正光阑后部的光线的像差,增加了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
[0030]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群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1]f+<ft/2;
[0032]其中,f+为所述第一透镜群内最靠近物面侧的正透镜的焦距。
[0033]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透镜群内正透镜焦距的限定,有利于光路的调整。
[0034]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5]0.15<S4/S2<0.2;
[0036]其中,S2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移动距离,S4为所述第四透镜群的移动距离。
[0037]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透镜群与第四透镜群移动距离的限定,保证了变焦镜头有较大的变焦范围,同时不会造成较大的光学总长,同时也能够实现一定的程度的调焦,校正了变焦镜头的像差,增加了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
[0038]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9]Φg1/TTL<0.5;
[0040]其中,Φg1为所述第一透镜群的外径。
[0041]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透镜群外径的限定,减小了第一透镜群的外径最大的透镜的外径,继而减小了透镜的有效口径,减少了变焦镜头的需要的材料,减低了变焦镜头的
成本。
[0042]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43]DG1/TTL<0.45;
[0044]其中,DG1为所述变焦镜头的长度。
[0045]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变焦镜头的长度的限定,直接限定了变焦镜头所需要的材料,继而减低了变焦镜头的成本。
[004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变焦镜头;及成像元件,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变焦镜头形成的图像。
[004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8]1、通过正透镜的设置,有利于第一透镜群内的透镜的光焦度合理地设置,减小了第一透镜群内的透镜的光焦度过大或过小的可能,也有利于校正变焦镜头的像差与慧差,增加了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
[0049]2、通过第一透镜群内多枚透镜的设置,减小了第一透镜群内透镜的外径与厚度,便于透镜的加工,也降低了变焦镜头的成本,实现了变焦镜头的小型化。
[0050]3、通过第一透镜两侧曲面曲率半径的限定,第一透镜为弯月形,且像物面侧弯曲,则第一透镜能够形成较大的视场角,有利于变焦镜头大视场角的形成。
附图说明
[0051]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52]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群和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群组成;所述第二透镜群和所述第四透镜群沿所述变焦镜头的主光轴方向移动;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TTL<220mm;1.5≤fno≤2.4;15<ft/fw<25;其中,TTL为所述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fno为所述变焦镜头的光圈数,ft为所述变焦镜头望远状态的焦距,fw为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至少包含一枚正光焦度的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两侧曲面均向所述物面侧弯曲;所述第一透镜靠近物面侧曲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一透镜靠近像面侧曲面的曲率半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正光焦度第十二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镜组成。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慎陈文嘉赵雅月梁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中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