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弱地基浅覆盖层上的风电地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98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弱地基浅覆盖层上的风电地基,属于风电地基技术领域,包括地基面体,所述地基面体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地基面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地基基座机构,多个地基基座机构用于地基的稳定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配套设计有多个地基基座机构,多个地基基座机构能够扩展整体结构与地面地基的接触范围,可使整体风电地基施工后其上的受力能够均匀分散至地面地基上,保证整体风电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有效解决了遇到一些地基层较为软弱的区域时,由于安装后的风电地基与地表地基的接触面积不够,又无任何限位锚杆导致整体风电地基在安装后易发生偏移的情况,造成施工问题频发的问题,同时提高了该地基结构应用的场景全面性。景全面性。景全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软弱地基浅覆盖层上的风电地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电地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软弱地基浅覆盖层上的风电地基。

技术介绍

[0002]风电设备一般特指利用风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的设备。风电技术装备是风电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风电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随着现如今风电技术的快速发展,风电设备的种类也较为繁多,风电设备能够进行高效的能源转换,是新能源时代潮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针对于一些体积较小的风电设备在进行稳固安装时,需要进行风电地基的设计。
[0003]现如今的一些风电地基结构一般底面积固定,同时在底部未设计限位锚杆,当在普通的坚硬的地表地基结构进行风电地基的安装时可正常施工,但遇到一些地基层较为软弱的区域时,则无法正常施工,安装后的风电地基由于与地表地基的接触面积不够,又无任何限位锚杆导致整体风电地基在安装后易发生偏移的情况,造成施工问题频发,在发生偏移后,又无法进行补救,应用效果并不好,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亟待需要一种用于软弱地基浅覆盖层上的风电地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软弱地基浅覆盖层上的风电地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软弱地基浅覆盖层上的风电地基,包括地基面体,所述地基面体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地基面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地基基座机构,多个地基基座机构用于地基的稳定安装。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地基基座机构包括基座主体,所述基座主体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注浆管,所述基座主体的内部为空腔,所述基座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地基底盘,所述地基底盘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多个限位锚杆,所述注浆管卡嵌至通孔的内侧。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地基底盘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收纳内槽,多个收纳内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内置扩张组件与第二内置扩张组件,第一内置扩张组件与第二内置扩张组件用于基座主体底部接触面积的快速扩展。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第一内置扩张组件包括第一内置扩张座,所述第一内置扩张座的内部设置有面板底槽,所述面板底槽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底面板,所述底面板与面板底槽之间滑动连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第二内置扩张组件包括安装内板,所述安装内板固定安装在地基底盘的顶面内壁上,所述安装内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外推弹簧,两个外推弹簧的一端固定
安装有第二内置扩张座。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第二内置扩张座与收纳内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内置扩张座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卡位销轴,所述第一内置扩张座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卡孔,所述卡位销轴的一端卡嵌至卡孔内,所述第二内置扩张座的体积大于第一内置扩张座的体积。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地基底盘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第一内置扩张组件、第二内置扩张组件的驱动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向螺柱与纵置滑杆,所述纵置滑杆纵向固定安装在地基底盘的底面内壁上,所述纵置滑杆的外部滑动安装有纵置齿杆,所述纵置滑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套装弹簧。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套装弹簧位于纵置齿杆的上方,所述纵置齿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承压底盘,所述承压底盘位于地基底盘的外侧。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第一内置扩张座的一侧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双向螺柱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双向螺柱的中部位置处套装有啮合齿套,所述纵置齿杆与啮合齿套之间相互啮合连接。
[0022]进一步的,通过配套设计有多个地基基座机构,且在地基基座机构内设置有两组第一内置扩张组件与第二内置扩张组件,首先设计多个地基基座机构能够扩展整体结构与地面地基的接触范围,从而避免风电地基在地面地基的安装区域过于集中,可使整体风电地基施工后其上的受力能够均匀分散至地面地基上,保证整体风电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施工时,多个地基基座机构的多个限位锚杆可直接插置入土层内,对于多个地基基座机构进行限位处理,其次,当驱动组件的地基底盘与土层接触后,会被向内挤压,地基底盘可带动纵置齿杆向内侧位移,纵置齿杆通过啮合作用可带动具有啮合齿套的双向螺柱旋转,在双向螺柱旋转时,由于双向螺柱的外部具有双螺纹,可驱使双向螺柱上安装的两个第一内置扩张组件导出,使地基基座机构与土层的接触面积进行一次扩张,同时第一内置扩张组件导出后,此时第二内置扩张组件的卡位销轴会脱离第一内置扩张组件内的卡孔,此时两个外推弹簧会将第二内置扩张座推出,从而实现地基基座机构与土层的接触面积的二次扩张,从而整体高地基基座机构与土层的接触面积,与限位锚杆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了该风电地基施工后的稳定性,从而有效解决了遇到一些地基层较为软弱的区域时,无法正常施工,安装后的风电地基由于与地表地基的接触面积不够,又无任何限位锚杆导致整体风电地基在安装后易发生偏移的情况,造成施工问题频发的问题,同时提高了该地基结构应用的场景全面性。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4]所述地基面体的顶面上设置有顶槽,所述顶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阻挡组件,旋转阻挡组件用于通孔的阻挡,所述旋转阻挡组件包括顶盘,所述顶盘的顶面上设置有十字顶槽,所述顶盘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侧安装架,所述侧安装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阻挡盖,所述阻挡盖与通孔之间相互适配。
[002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配套设计有多个地基基座机构,且在地基基座机构内设置有两组第一内置扩张组件与第二内置扩张组件,首先设计多个地基基座机构能够扩展整体结构与地面地基的接触范围,从而避免风电地基在地面地基的安装区域过于集中,可使整体风电地基施工后其上的受力能够均匀分散至地面地基上,保证整体风电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施工时,多个地基基座机构的多个限位锚杆可直接插置入土层内,对于多个地基基座机构进行限位处理,其次,当驱动组件的地基底盘与土层接触后,会被向内挤压,地基底盘可带动纵置齿杆向内侧位移,纵置齿杆通过啮合作用可带动具有啮合齿套的双向螺柱旋转,在双向螺柱旋转时,由于双向螺柱的外部具有双螺纹,可驱使双向螺柱上安装的两个第一内置扩张组件导出,使地基基座机构与土层的接触面积进行一次扩张,同时第一内置扩张组件导出后,此时第二内置扩张组件的卡位销轴会脱离第一内置扩张组件内的卡孔,此时两个外推弹簧会将第二内置扩张座推出,从而实现地基基座机构与土层的接触面积的二次扩张,从而整体高地基基座机构与土层的接触面积,与限位锚杆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了该风电地基施工后的稳定性,从而有效解决了遇到一些地基层较为软弱的区域时,无法正常施工,安装后的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弱地基浅覆盖层上的风电地基,包括地基面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面体(1)的内部设置有通孔(4),所述地基面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地基基座机构(3),多个地基基座机构(3)用于地基的稳定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弱地基浅覆盖层上的风电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基座机构(3)包括基座主体(32),所述基座主体(32)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注浆管(31),所述基座主体(32)的内部为空腔,所述基座主体(3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地基底盘(33),所述地基底盘(33)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多个限位锚杆(37),所述注浆管(31)卡嵌至通孔(4)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弱地基浅覆盖层上的风电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底盘(33)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收纳内槽(34),多个收纳内槽(3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内置扩张组件(35)与第二内置扩张组件(38),第一内置扩张组件(35)与第二内置扩张组件(38)用于基座主体(32)底部接触面积的快速扩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弱地基浅覆盖层上的风电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置扩张组件(35)包括第一内置扩张座(352),所述第一内置扩张座(352)的内部设置有面板底槽(353),所述面板底槽(353)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354),所述连接弹簧(35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底面板(351),所述底面板(351)与面板底槽(353)之间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弱地基浅覆盖层上的风电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置扩张组件(38)包括安装内板(382),所述安装内板(382)固定安装在地基底盘(33)的顶面内壁上,所述安装内板(38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外推弹簧(383),两个外推弹簧(38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内置扩张座(38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弱地基浅覆盖层上的风电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置扩张座(381)与收纳内槽(34)之间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秀霞刘俊伟张超栾树洋冯凌云崔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