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补风的通风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86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5
一种带补风的通风柜,包括实验柜体和设在实验柜体下方的储物柜体,所述实验柜体的底部设有下补风机构,所述实验柜体的顶部设有上补风机构;所述上补风机构包括长条形的补风静压箱、设在补风静压箱底部出风口的均流过滤网和设在均流过滤网出风口处的风向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原理:采用补风静压箱可以把部分动压变为静压使风吹得更远,可以降低噪音,可使风量均匀分配;在补风静压箱的出风口处设置均流过滤网可使风量均匀分配;在均流过滤网的出风口处设置风向调节组件,可根据环境和自身需求调节补风的方向。节补风的方向。节补风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补风的通风柜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带补风的通风柜。

技术介绍

[0002]通风柜一般可以被描述为一个用于捕捉、容纳、和排除废气、有害气体及颗粒物的通风工作空间。大部分传统的通风柜采用从通风柜的前开口处向通风柜的工作腔送入大量的环境空气,同时用大功率的风机在工作腔内排风来进行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纳和处理。在传统通风柜的设计理念下,从前开口送入的风量越高,通风柜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控制和排出功能越有效,因此需要通过建筑物的暖通空调系统向使用该通风柜的空间例如实验室补入大量空气来代替从前开口送入通风柜的环境空气。由于补入实验室的空气属于供给为实验室环境空气的一部分,它必须被处理到相同的环境空气程度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传统通风柜的使用一般都导致实验室等所在的建筑物产生很大的能耗。此外,不可预知的和不一致的空气流动模式,如排气口和前开口附近的旋涡型空气组织会经常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从前开口送入的空气速度是多少,工作腔内的空气体系若有乱流和旋涡就会造成工作腔内的空气溢流的风险,对实验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极需新的通风柜设计结构和运行技术来减少能耗和降低工作腔内有害物质的溢流风险。
[0003]补风系统可减少能耗和降低工作腔内有害物质的溢流风险,现有的补风系统一般在通风柜的顶部和底部增加补风结构,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140769A的一种能够降低空调能耗、抑制工作腔内有害物质的溢流、且安装成本低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高的通风柜,包括:柜体,该柜体的内腔构成工作腔,且前壁形成有向室内环境敞开的前开口;补风系统,该补风系统与建筑物的补风通道连接,向工作腔补风;以及排风系统,该排风系统与建筑物的排风通道连接,将经过前开口进入工作腔的空气和经过补风系统进入工作腔的空气从工作腔排出,补风系统在柜体的上部和下部各具有至少一个补风口,该补风口朝向工作腔内送风,柜体上方设有顶部模块,顶部模块内安装有补风系统用的补风风机和补风阀门、以及排风系统用的排风风机和排风阀门,连接补风风机和补风阀门与各补风口的各补风通道彼此连通。该种补风系统的出风口为固定式出风口,一旦风道设计完成后,其补风的出风方向就确定下来,无法再根据应用场景或自身需要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补风的通风柜,上补风的出风均匀,噪音小,且能随意调节上补风出风口的朝向。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补风的通风柜,包括实验柜体和设在实验柜体下方的储物柜体,所述实验柜体的底部设有下补风机构,所述实验柜体的顶部设有上补风机构;所述上补风机构包括长条形的补风静压箱、设在补风静压箱底部出风口的均流过滤网和设在均流过滤网出风口处的风向调节组件。本技术原理:采
用补风静压箱可以把部分动压变为静压使风吹得更远,可以降低噪音,可使风量均匀分配;在补风静压箱的出风口处设置均流过滤网可使风量均匀分配;在均流过滤网的出风口处设置风向调节组件,可根据环境和自身需求调节补风的方向。
[0006]作为改进,所述补风静压箱的两端设有进风口。
[0007]作为改进,所述风向调节组件为万向风向调节组件。
[0008]作为改进,所述下补风机构包括补风罩和下补风通道,补风罩的输出端与下补风通道连接。
[0009]作为改进,所述补风静压箱与补风罩共用补风动力设施。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1]采用补风静压箱可以把部分动压变为静压使风吹得更远,可以降低噪音,可使风量均匀分配;在补风静压箱的出风口处设置均流过滤网可使风量均匀分配;在均流过滤网的出风口处设置风向调节组件,可根据环境和自身需求调节补风的方向。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通风柜侧面示意图。
[0013]图2为上补风机构正面示意图。
[0014]图3为上补风机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带补风的通风柜,包括实验柜体1、设在实验柜体1下方的储物柜体2和补风系统。所述实验柜体1包括试验台、位于正面的玻璃门、位于背面的背板及导流板和位于两侧的侧板。所述补风系统包括设在实验柜体1底部的下补风机构3和设在实验柜体1顶部的上补风机构4,上补风机构4和下补风机构3相对设置且设在实验柜体1的开口处。如图2、3所示,所述上补风机构4包括长条形的补风静压箱41、设在补风静压箱41底部出风口的均流过滤网43和设在均流过滤网43出风口处的风向调节组件44;上补风气流依次经过补风静压箱41、均流过滤网43、风向调节组件44后从上补风口40排出,采用补风静压箱41可以把部分动压变为静压使风吹得更远,可以降低噪音,可使风量均匀分配;在补风静压箱41的出风口处设置均流过滤网43可使风量均匀分配;在均流过滤网43的出风口处设置风向调节组件44,可根据环境和自身需求调节补风的方向;所述补风静压箱41呈长条形,其长度大致与玻璃板的宽度显示,补风的面积更大,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从实验柜体1正面逃跑,补风静压箱41可安装在实验柜体1的顶部,所述补风静压箱41的两端设有进风口42,上补风气流从补风静压箱的两端汇入;所述风向调节组件44为万向风向调节组件,如包括左右摆动的百叶片和前后摆动的百叶片,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调节,通过万向风向调节组件可调节上补风前、后、左、右的出风方向。所述下补风机构3为普通补风机构,其包括补风罩和下补风通道,补风罩的输出端与下补风通道连接,下补风气流依次经过补风罩和下补风通道后从下补风口30排出;所述补风静压箱41与补风罩共用补风动力设施,或采用独立补风动力设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补风的通风柜,包括实验柜体和设在实验柜体下方的储物柜体,所述实验柜体的底部设有下补风机构,所述实验柜体的顶部设有上补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补风机构包括长条形的补风静压箱、设在补风静压箱底部出风口的均流过滤网和设在均流过滤玩出风口处的风向调节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补风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静压箱的两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汇魏志刚冯灶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泛美实验室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