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制粒干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77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制粒干化机,包括制粒装置和烘干装置,制粒装置安装于烘干装置顶部,为烘干装置提供含有水份的污泥颗粒,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罐以及置于烘干罐内部的多层烘干平台,每层烘干平台两侧分别与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连通,每层烘干平台上放置有推板,所有推板与置于烘干平台一侧的连接板相连接,连接板顶部设置有接料盘,接料盘承接制粒装置提供的物料,连接板由机械驱动装置驱动,带动接料盘和推板左右往复运动,把污泥颗粒均匀撒在最顶层烘干平台,并由每层推板推动落入下层烘干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针对污泥需要进一步脱水,且利用新能源使物料均匀受热,达到污泥的制粒烘干,为污泥利用提供了前置处理。为污泥利用提供了前置处理。为污泥利用提供了前置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制粒干化机


[0001]本专利技术所涉及污泥脱水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污泥制粒干化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固废污泥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建材、土地利用等。填埋是最为简单有效的处理方式,但占地面积方面较大导致选址困难,无法实现污泥处理的资源化,如果含水量较高掩埋可能对土壤产生二次污染,因此这种方法逐渐被取缔。焚烧是目前污泥处理最为常用的方法,由于污泥的热值很低,污泥中含水在焚烧时会降低炉内温度,需要消耗大量的辅助燃料,运行成本高。污泥还可用于制取水泥、陶粒、生态砖等建筑材料或者用于土地施肥,对于污泥的含水率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无论是焚烧还是制粒都要将污泥的含水率进一步的降低。
[0003]目前主流的污泥脱水方式为机械离心脱水和板式脱水,机械离心脱水能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75%,板式脱水能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65%。若想对污泥做二次利用,比如制粒出售用于制砖、肥料等,需在此基础上对污泥含水率进一步减量化。常见设备是污泥制粒干化设备,该设备是采用热风直接接触的方式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彻底解决污泥的胶黏相问题,经处理后污泥可作燃料使用,在污泥制粒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烘干装置,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
[0004]经检索,如公开号为CN11139299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泥制粒干化机用烘干装置,该设置有锥形齿轮组和第二转动轴,提高下料的效率,避免过多物料同时下落堆积出料口内部,设置有转动扇叶和加热棒,便于实现对污泥制粒过程中的高效加热。公开号为CN 21661439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干燥排泥装置,该装置设置多层转运皮带,配合烘干灯和热风烘干,能够快速将污泥进行多次烘干。
[0005]上述装置中,在污泥脱水环节,为了使污泥脱水率满足要求,降低污泥内部的水分含量,利用外部热空气配合辅助电加热进行物料烘干,需要耗费较多的能源维持设备内部温度,不能保证颗粒受热均匀,且没有将制粒和烘干装置集成。因此需要一个节能且结构简单的污泥制粒干化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污泥制粒干化机,该设备是针对现有设备中对污泥脱水效果不达标或者耗能大的问题,通过集空气集热装置、制粒装置和烘干装置为一体,实现节约能源的条件下对污泥的制粒烘干,为污泥利用提供先前条件。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制粒干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粒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制粒装置安装于烘干装置顶部,为烘干装置提供含有水份的污泥颗粒,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罐以及置于烘干罐内部的多层烘干平台,每层烘干平台两侧分别与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连通,每层烘干平台上放置有推板,所有推板与置
于烘干平台一侧的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顶部设置有接料盘,接料盘承接制粒装置提供的物料,连接板由机械驱动装置驱动,带动接料盘和推板左右往复运动,把污泥颗粒均匀撒在最顶层烘干平台,并由每层推板推动落入下层烘干平台。
[0009]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烘干平台是由大物料台和小物料台交错安装,形成的多层烘干平台,其中大物料台是由一块物料承载板组成,小物料台是由两块物料承载板组成,两块物料承载板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处通过内丝接头连接,使两块物料承载板为一体。
[0010]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大物料台和小物料台上设置的推板采用交叉间隔布置、布置方向相反,且与烘干平台倾斜,推板的一端与连接板固接,推板的另一端采用滚轮支撑,小物料台上的物料在推板的推动下向中间移动,大物料台上的物料在推板的推动下向两端移动。
[0011]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机械驱动装置包括卧式齿轮减速马达和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输入端与置于烘干罐底部的卧式齿轮减速马达连接,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中间部位铰接,连接板安装有滑块,所述烘干平台侧面安装有导轨,滑块与导轨配合,在卧式齿轮减速马达的驱动下,连接板形成左右往复运动。
[0012]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连接板设置有两块,两块连接板的顶部由所述的接料盘连接,其中一块连接板与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另一块连接板作为从动部件。
[0013]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制粒装置包括两个平行且相切设置的圆形压辊,压辊的内部设置螺旋轴,螺旋轴和压辊焊接为一体,螺旋轴两端穿出压辊,其中两个螺旋轴同侧端设置相互啮合的齿轮,其中一个螺旋轴的一端经减速器与Y型异步电机连接。
[0014]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压辊表面开有等间距孔洞,且两个压辊的孔洞交错布置。
[0015]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优选,还包括集热装置,所述集热装置包括集热器和风机,其中集热器的冷空气进口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集热器的热空气出口与所述的进气管道相连接,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的出气管道相连接。
[0016]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集热器采用两套并联连接,每套集热器两端均安装电动球阀,所述的进气管道处安装温度传感器,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集热器固定安装于角度可调的支架上,支架采用套管连接,套管上开有等间距孔洞,支架底部装有万向轮。
[0017]本专利技术中的污泥制粒干化机,与现有常用的同类设备对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制粒装置、烘干装置,把粒装污泥置于多层烘干平台上,利用曲柄连杆机构与推板配合,使物料自动均匀铺设于平台,利用新能源使物料均匀受热,达到污泥的制粒烘干,最后从出料口排出,整个过程可以有效的对污泥颗粒进行全方位脱水处理,且能耗低;(2)本专利技术中,多层烘干平台采用小物料台和大物料台交错设置,配合交叉间隔布置、倾斜方向相反的推板,保证物料由上向下始终处于多层烘干平台上,在热空气的加热作用下平台表面升温,物料在上面烘干脱水,利用热空气反复对物料进行加热烘干,实现充分脱水;烘干加热装置,其核心部分为推板部分,驱动电机带动曲柄转动,连杆带动推板运动,结构简单轻量化,减小了驱动功率,拆卸更方便,便于维护;
(3)本专利技术中,烘干装置利用驱动电机带动曲柄转动,连杆带动推板运动,结构简单轻量化,减小了驱动功率,拆卸更方便,便于维护;(4)现有设备中,污泥经过离心和挤压后污泥呈泥饼状,不便于烘干加热。本专利技术利用压辊将泥饼状的污泥挤压成颗粒状且烘干平台面积较大,使污泥更快的实现干燥;(5)本专利技术中的空气集热装置采用太阳能集热,利用支架的伸缩调节真空管的角度,实现最大效率集热。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可以切换集热系统,实现不间断加热;设备热能来源为太阳能,利用新能源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压辊制粒装置工作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压辊制粒装置安装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烘干机械装置工作原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压辊制粒装置部分爆炸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烘干机械装置部分装配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空气集热装置工作原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装配图;图中:1、 Y型异步电机,2、联轴器,3、减速器,5、齿轮,6、螺旋轴,7、压辊,8、进气管道,9、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制粒干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粒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制粒装置安装于烘干装置顶部,为烘干装置提供含有水份的污泥颗粒,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罐(28)以及置于烘干罐(28)内部的多层烘干平台,每层烘干平台两侧分别与进气管道(8)和出气管道(15)连通,每层烘干平台上放置有推板(9),所有推板(9)与置于烘干平台一侧的连接板(10)相连接,所述连接板(10)顶部设置有接料盘(14),接料盘(14)承接制粒装置提供的物料,连接板(10)由机械驱动装置驱动,带动接料盘(14)和推板(9)左右往复运动,把污泥颗粒均匀撒在最顶层烘干平台,并由每层推板推动落入下层烘干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制粒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平台是由大物料台(12)和小物料台(13)交错安装,形成的多层烘干平台,其中大物料台(12)是由一块物料承载板组成,小物料台(13)是由两块物料承载板组成,两块物料承载板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处通过内丝接头连接,使两块物料承载板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制粒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物料台(12)和小物料台(13)上设置的推板(9)采用交叉间隔布置、布置方向相反,且与烘干平台倾斜,推板(9)的一端与连接板(10)固接,推板(9)的另一端采用滚轮(19)支撑,小物料台(13)上的物料在推板(9)的推动下向中间移动,大物料台(12)上的物料在推板(9)的推动下向两端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制粒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驱动装置包括卧式齿轮减速马达(16)和曲柄连杆机构(11),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11)输入端与置于烘干罐(28)底部的卧式齿轮减速马达(16)连接,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11)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10)中间部位铰接,连接板(10)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广飞孟艳超韩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