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减速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65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摩托车动力系统技术领域的一体式减速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减速箱,电机本体包括定子壳、输出端外壳和电机输出轴,减速箱包括内端壳、外端壳、第一减速齿、第二减速齿和第三减速齿,还包括有连接轴,连接轴和第一减速齿一体制作成齿轮轴,连接轴的端头开设有外花键,电机输出轴的端头开设有与外花键相匹配的内花键,第一减速齿和第二减速齿啮合,第二减速齿和第三减速齿啮合,内端壳和输出端外壳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第一减速齿固定在连接轴上,再将连接轴和电机输出轴进行配合连接,能够降低减速箱对电机输出轴的约束,提高电机使用寿命,拆卸更加方便。拆卸更加方便。拆卸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减速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摩托车动力系统
,具体指一种一体式减速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动摩托车的现有的减速箱一级传动齿直接安装到电机输出轴上,电机的安装精度会影响减速箱内齿轮的配合精度;减速箱和电机之间有密封关系,维护时需要拆卸东西总成,不便于单独拆卸更换动力源;现有的电机输出轴与减速箱的一级传动齿固定装配,对电机输出轴造成过约束,同时电机输出轴还会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降低了电机的寿命和可靠性。
[0003]综上,申请人提出了一种一体式减速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减速箱一级传动齿直接安装到电机输出轴上导致安装精度要求高,减速箱和电机之间有密封关系导致拆卸困难,电机输出轴与一级传动齿固定装配导致电机寿命降低的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体式减速电机。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一体式减速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减速箱,电机本体包括定子壳、输出端外壳和电机输出轴,减速箱包括内端壳、外端壳、第一减速齿、第二减速齿和第三减速齿,内端壳和外端壳密封连接,第一减速齿、第二减速齿和第三减速齿均设于外端壳和内端壳内部,还包括有连接轴,连接轴和第一减速齿一体制作成齿轮轴,连接轴的端头开设有外花键,电机输出轴的端头开设有与外花键相匹配的内花键,第一减速齿和第二减速齿啮合,第二减速齿和第三减速齿啮合,第一减速齿、第二减速齿和第三减速齿均转动连接在外端壳和内端壳内部,内端壳和输出端外壳固定连接;这样将减速箱作为一级传动齿的第一减速齿通过连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机的安装精度对减速箱内的齿轮配合精度影响更小,并且电机和减速箱之间没有密封关系,减速箱和电机均拆卸更加方便,不用将减速箱和电机一同拆卸,电机输出轴的端头开设内花键做成轴套状与连接轴配合连接,能够大大的降低减速箱对电机输出轴的约束,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0007]进一步限定,第三减速齿穿接在输出轴上,输出轴的端头上穿接有主动链轮。
[0008]进一步限定,还包括有减速箱加强支架,内端壳对应第三减速齿的位置为圆锥筒状,输出轴通过轴承转动穿接在内端壳上,减速箱加强支架的一端为圆环状,减速箱加强支架的圆环状端头套接在内端壳的圆锥筒上,减速箱加强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定子壳上;将第三减速齿处所对应的内端壳制作成圆锥筒状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固定有一定长度的输出轴,通过减速箱加强支架将减速箱和电机的定子壳体连接能够使得减速箱固定更加的稳固,增加一处固定点使得受力更加的均匀。
[0009]进一步限定,输出轴的端头开设有花键,主动链轮通过花键穿接在输出轴上,主动
链轮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O型挡圈对其进行限位,两个O型挡圈之间的距离大于主动链轮的厚度使其能够在输出轴上前后移动;这样通过两个O型挡圈对主动链轮进行限位并且两个O型挡圈之间的距离使得主动链轮能够在输出轴上进行移动,这样能够使得主动链轮能够自行调整位置以配合后轮的最佳传动位置。
[0010]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第一减速齿固定在连接轴上,再将连接轴和电机输出轴进行配合连接,能够降低减速箱对电机输出轴的约束,提高电机使用寿命,拆卸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减速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第一减速齿和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对应标示分别为:1

定子壳,2

输出端外壳,3

内端壳,4

外端壳,5

第一减速齿,6

第二减速齿,7

第三减速齿,8

输出轴,9

O型挡圈,10

连接轴,11

减速箱加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
[0017]如图1

图3所示,一种一体式减速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减速箱,电机本体包括定子壳1、输出端外壳2和电机输出轴,减速箱包括内端壳3、外端壳4、第一减速齿5、第二减速齿6和第三减速齿7,内端壳3和外端壳4密封连接,第一减速齿5、第二减速齿6和第三减速齿7均设于外端壳4和内端壳3内部,还包括有连接轴10,连接轴10和第一减速齿5一体制作成齿轮轴,连接轴10的端头开设有外花键,电机输出轴的端头开设有与外花键相匹配的内花键,第一减速齿5和第二减速齿6啮合,第二减速齿6和第三减速齿7啮合,第一减速齿5、第二减速齿6和第三减速齿7均转动连接在外端壳4和内端壳3内部,内端壳3和输出端外壳2固定连接;第三减速齿7穿接在输出轴8上,输出轴8的端头开设有花键,主动链轮通过花键穿接在输出轴8上,主动链轮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O型挡圈9对其进行限位,两个O型挡圈9之间的距离大于主动链轮的厚度使其能够在输出轴8上前后移动;还包括有减速箱加强支架11,内端壳3对应第三减速齿7的位置为圆锥筒状,输出轴8通过轴承转动穿接在内端壳3上,减速箱加强支架11的一端为圆环状,减速箱加强支架11的圆环状端头套接在内端壳3的圆锥筒上,减速箱加强支架1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定子壳1上。
[0018]这样将减速箱作为一级传动齿的第一减速齿5通过连接轴10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机的安装精度对减速箱内的齿轮配合精度影响更小,并且电机和减速箱之间没有密封关系,减速箱和电机均拆卸更加方便,不用将减速箱和电机一同拆卸,电机输出轴的端头开设内花键做成轴套状与连接轴10配合连接,能够大大的降低减速箱对电机输出轴的约束,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将第三减速齿7处所对应的内端壳3制作成圆锥筒状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固定有一定长度的输出轴8,通过减速箱加强支架11将减速箱和电机的定子壳1体连接能够使得减速箱固定更加的稳固,增加一处固定点使得受力更加的均匀;这
样通过两个O型挡圈9对主动链轮进行限位并且两个O型挡圈9之间的距离使得主动链轮能够在输出轴8上进行移动,这样能够使得主动链轮能够自行调整位置以配合后轮的最佳传动位置。
[0019]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第一减速齿固定在连接轴上,再将连接轴和电机输出轴进行配合连接,能够降低减速箱对电机输出轴的约束,提高电机使用寿命,拆卸更加方便。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内外方向以电机的方向为内,前后方向为输出轴的轴向方向。
[0021]以上对本技术提供的一体式减速电机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减速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定子壳、输出端外壳和电机输出轴,所述减速箱包括内端壳、外端壳、第一减速齿、第二减速齿和第三减速齿,所述内端壳和所述外端壳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减速齿、第二减速齿和第三减速齿均设于所述外端壳和内端壳内部,还包括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和所述第一减速齿一体制作成齿轮轴,所述连接轴的端头开设有外花键,所述电机输出轴的端头开设有与外花键相匹配的内花键,所述第一减速齿和所述第二减速齿啮合,所述第二减速齿和所述第三减速齿啮合,所述第一减速齿、第二减速齿和第三减速齿均转动连接在所述外端壳和所述内端壳内部,所述内端壳和所述输出端外壳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海军倪春蕾骆路宝唐国静
申请(专利权)人:探骊动力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