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精准饲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851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精准饲喂系统,属于饲喂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饲喂器,所述饲喂器上设置有感应反馈组件,所述感应反馈组件包括下料管和下水管,所述下料管和所述下水管的中部安装有感应器,所述下料管上远离所述饲喂器的一端设置有下水器,所述下水器上设置有探测组件,所述下水管的一端与所述下水器连接,所述饲喂器与所述下水管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化饲喂减少人员与猪只接触频率,精准饲喂,科学养猪。科学养猪。科学养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精准饲喂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饲喂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精准饲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猪只养殖中,往往采用人工养殖和人工辅助自动化养殖,这样的养殖方式,养殖人员过多,养殖人员与猪只接触较为频繁,容易提高养殖人员感染猪只瘟害的风险,防疫风险较高,并且自动化养殖喂食程度低,结构复杂,安装较为繁琐,做不到科学养猪,因此需要一种智能精准饲喂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精准饲喂系统,自动化饲喂减少人员与猪只接触频率,精准饲喂,科学养猪。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精准饲喂系统,包括饲喂器,所述饲喂器上设置有感应反馈组件,所述感应反馈组件包括下料管和下水管,所述下料管和所述下水管的中部安装有感应器,所述下料管上远离所述饲喂器的一端设置有下水器,所述下水器内设置有探测组件,所述下水管的一端与所述下水器连接,所述饲喂器与所述下水管连接。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饲喂器包括有下料模块和下水模块,且所述下水模块与所述下水管连接。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上设置有信号线,所述饲喂器与所述信号线通过信号终端相连。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组件为水位感应探针,且所述探测组件与所述饲喂器通过信号终端相连。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饲喂器与所述感应反馈组件之间设置有软接头。
[000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通过感应反馈组件识别猪只进食情况,对猪只进行精准饲喂,避免饲料和水的浪费,利用智能感应使得整个喂食全面自动化,无需人工在一旁进行辅助,自动根据猪只饮食规律饲喂,减少养殖人员与猪只的接触频率,降低猪舍瘟害风险。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感应反馈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0014]图中:1、饲喂器;2、软接头;3、感应反馈组件;31、下料管;32、感应器;33、下水器;34、探测组件;35、下水管;36、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参见图1

3,一种智能精准饲喂系统,一种包括饲喂器1,饲喂器1上设置有感应反馈组件3,感应反馈组件3包括下料管31和下水管35,下料管31和下水管35的中部安装有感应器32,下料管31上远离饲喂器1的一端设置有下水器33,下水器33内设置有探测组件34,下水管35的一端与下水器33连接,饲喂器1与下水管35连接,饲喂器1包括有下料模块和下水模块,且下水模块与下水管35连接。使用时,将装置安装在猪只进食料槽上,操作人员预先将饲料装入到饲喂器1的下料模块当中,并将输水管接入饲喂器1的下水模块中,当猪只来到料槽进食时,猪只触碰到感应器32,感应器32发送一个信号给饲喂器1当中,饲喂器1的下料模块依据事先按照猪只饮食规律而预设好的饲喂量进行下料,饲料通过下料管31进入到料槽当中供猪只进食,将预设好的饲喂量的饲料输送完即停止送料,实现下料的精准控制,当猪只喝水使得料槽内的水位下降时,探测组件34与料槽内的水脱离接触,探测组件34为水位感应探针,且探测组件34与饲喂器1通过信号终端相连,提高感应的灵敏度,增强装置的精准性,探测组件34通过信号终端发射信号到饲喂器1,饲喂器1的下水模式开始供水,水经过下水管35进入到下水器33当中,接着通过下水器33从下料管31流出,开始给料槽加水,当料槽的水位补充上升至与探测组件34接触时,探测组件34立即发送信号至饲喂器1,饲喂器1则控制下水模块停止供水,即完成自动下水补水操作,全程自动完成,无需人工辅助;本技术根据猪只饮食规律预设饲喂下料量,让猪只主动需要进食时触碰感应器32控制下料,并利用探测组件34控制进行猪只的供水,无需人工频繁与猪只接触即可完成饲喂,降低非瘟对猪舍的风险。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器32上设置有信号线36,饲喂器1与信号线36通过信号终端相连。信号线36能够在猪只触碰到感应器32的瞬间精准反馈信号到饲喂器1的下料模块,提高工作效率。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饲喂器1与感应反馈组件3之间设置有软接头2,软接头2能够降低下料时下料管31的振动,减小饲喂噪音,给猪只一个良好放松的吃食环境,避免影响猪只进食,同时软接头还具有防尘和便于组装的作用,在组装时,软接头能够允许饲喂器1与感应反馈组件3之间出现一定的错位连接,方便组装,提高工作效率。
[001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精准饲喂系统,包括饲喂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器(1)上设置有感应反馈组件(3);所述感应反馈组件(3)包括下料管(31)和下水管(35),所述下料管(31)和所述下水管(35)的中部安装有感应器(32),所述下料管(31)上远离所述饲喂器(1)的一端设置有下水器(33),所述下水器(33)内设置有探测组件(34),所述下水管(35)的一端与所述下水器(33)连接,所述饲喂器(1)与所述下水管(3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精准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器(1)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刘勇张凯王国军胡根平吴小慧李景肖楠欧阳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增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