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包括轿厢和轿架,轿架设置在轿厢的外部,与轿厢连接;轿厢包括轿顶板、轿底板和侧壁;轿架包括轿顶组件、轿底组件和立柱,轿顶组件与轿顶板的上表面贴合,轿底组件与轿底板的下表面贴合,轿底组件的侧面与轿顶组件的侧面通过立柱连接。轿底组件包括加强筋、轮座组件和轿底侧围,轿底侧围与轿底板的边缘连接,加强筋与轿底板的下表面贴合,轮座组件与轿底板的下表面贴合,轮座组件的端部与立柱连接。轿底轮座采用焊接的方式与轿底板连接,不仅能够加固轿厢,也减少了轿架对井道的占用空间;顶梁与轿顶板贴合连接,也减小了轿架对井道的占用空间。道的占用空间。道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电梯技术的发展,电梯曳引传动的钢丝绳也演变成了钢带传动,其寿命相对于传统钢丝绳显著延长;重量更轻,相对于传统钢丝绳轻很多;更加坚固耐用,安全性更强,其给予乘客的安全保障更高;能够有效的减少震动和噪音。
[0003]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底结构多种多样,轿底设计复杂,轿底设置有减震块,减震块的下方设置有轿托,以此来减少驱动装置对轿厢振动的影响,但是轿托体积较大,占用较大的井道空间,所以一般都需要较深的底坑和井道来安装;为了与轿底减震块配合使用,轿顶也设置有缓冲部件,顶梁也只能设置在缓冲部件的上方,顶梁与轿顶存在较大的间隙,所以整个轿架占用了较大的井道空间,从而使电梯对井道空间的要求变高,也提高了成本。
[0004]中国技术专CN 206126599 U中公开了一种钢带电梯轿底结构,包括轿托、轿底,位于轿托两侧且与轿托垂直布置的立梁,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轿托和轿底之间设有减震垫,在立梁下端内侧部位设有安全钳,安全钳下方设有导靴,轿托内设有轿底轮。继承了常规电梯轿底的均衡受力,减小轿底减震垫占用高度,精简强化轿底加强筋,利用立梁和轿托互配空间巧配安全钳体,且不影响项目后期安全钳的更换;正装导靴,内嵌于立梁之中,并与导轨配合,减小了电梯对底坑深度的要求。此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电梯对井道深度的要求,但是由于减震块依然存在,大体积的轿托依然存在,所以该设计对于井道深度的要求还是很高。<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小轿厢系统对井道的占用空间。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包括轿厢和轿架,轿架设置在轿厢的外部,与轿厢连接;
[0007]轿厢包括轿顶板、轿底板和侧壁,轿顶板与轿底板之间通过侧壁连接,轿顶板、轿底板和侧壁围成腔体结构;
[0008]轿架包括轿顶组件、轿底组件和立柱,轿顶组件与轿顶板的上表面贴合,轿底组件与轿底板的下表面贴合,轿底组件的侧面与轿顶组件的侧面通过立柱连接,立柱与轿顶板垂直;
[0009]轿顶组件包括顶梁、上靴组件和轿顶侧围,顶梁与轿顶板的上表面贴合,顶梁的轴线与立柱的轴线垂直,顶梁的端部与轿顶侧围连接,轿顶侧围与轿顶板的边缘连接,上靴组件连接在顶梁的上表面,立柱与轿顶侧围的侧面连接。
[0010]进一步的,上靴组件包括上导靴板、上导靴和方油杯。顶梁的上端连接有上导靴板,上导靴板的上表面连接有上导靴,上导靴的上方连接有方油杯。方油杯是润滑设备,其
不仅能够提高电梯导轨导向的可靠性,而且可以延长导轨的使用寿命。电梯油杯是通过对导靴的润滑作用来减少导靴靴衬与导轨间的摩擦,以提高电梯的运行稳定性。
[0011]进一步的,所述顶梁的上表面连接有轿顶检修盒。以便于检修人员安全、可靠、方便地检修电梯。轿顶检修盒内装设的电气元件一般包括控制电梯慢上慢下的按钮、点动开关门按钮、急停按钮、轿顶正常运行和检修运行的转换开关。
[0012]进一步的,所述顶梁由槽钢制成。
[0013]进一步的,轿底组件包括加强筋、轮座组件和轿底侧围,轿底侧围与轿底板的边缘连接,加强筋与轿底板的下表面贴合,轮座组件与轿底板的下表面贴合,轮座组件的端部与立柱连接。
[0014]进一步的,轮座组件包括轿底轮和轿底轮座,轿底轮通过转轴与轿底轮座的两端连接,轿底轮座的上表面与轿底板贴合。
[0015]进一步的,轿底组件还包括侧板,轿底轮座的端部通过侧板与立柱连接。
[0016]进一步的,轿底轮座由槽钢制成。
[0017]进一步的,轿底轮座的上表面与轿底板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不仅能够加固轿厢,由于轿底轮座直接与轿底板接触连接,轿底轮与轿底轮座连接,从而减少了轿架对井道空间的占用。
[0018]进一步的,加强筋与轿底板的下表面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用于加固轿厢。
[0019]进一步的,轮座组件的下表面还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上设置有橡胶垫,当电梯突然下落时,橡胶垫能够与井道底部的缓冲器作用,保证轿厢的安全。
[0020]钢带穿过侧板开口,与轿底轮接触,钢带将整个轿厢系统托住,钢带运动带动轿底轮转动,从而实现整个轿厢系统的上升或者下降。
[0021]传统电梯的轿厢底部设置有减震块,减震块的下方设置有轿托,轿托内部设置有轿底轮,电梯的钢丝绳穿过轿托,当电梯驱动装置驱动钢丝绳时,减震块能够减少对轿厢的振动影响;而本专利技术中使用钢带代替传统电梯的钢丝绳,钢带本身有减震的效果,所以本专利技术将传统设计中的减震块去除,轿底轮座采用焊接的方式与轿底板连接,不仅能够加固轿厢,还减少了轿架对井道的占用空间;顶梁与轿顶板采用焊接等方式连接,也减小了轿架对井道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的轿顶组件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的轿底组件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的轿底组件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的侧视图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0029]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和轿架,轿架设置在轿厢的外部,与轿厢连接;轿厢包括轿顶板、轿底板和侧壁,轿顶板与轿底板之间通过侧壁连接,轿顶板、轿底板和侧壁围成腔体结构;轿架包括轿顶组件、轿底组件和立柱,轿顶组件与轿顶板的上表面贴合,轿底组件与轿底板的下表面贴合,轿底组件的侧面与轿顶组件的侧面通过立柱连接,立柱与轿顶板垂直;轿顶组件包括顶梁、上靴组件和轿顶侧围,顶梁与轿顶板的上表面贴合,顶梁的轴线与立柱的轴线垂直,顶梁的端部与轿顶侧围连接,轿顶侧围与轿顶板的边缘连接,上靴组件连接在顶梁的上表面,立柱与轿顶侧围的侧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的上表面连接有轿顶检修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由槽钢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电梯的轿厢系统,其特征在于,轿底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月江,邹龙斌,顾少华,于青松,张利荣,张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