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漂浮物电动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748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58
配电线路漂浮物电动清除装置,其具体是钩物装置(1);钩物装置(1)的构成如下:钩头(1.1)、动力装置(1.2)、手柄(1.3)、绝缘连接部(1.4);其中:钩头(1.1)设置在钩物装置(1)的前端,动力装置(1.2)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着钩头(1.1);手柄(1.3)布置在远离钩头(1.1)的另一端端部或者近端处;其满足以下要求之一:其一,绝缘连接部(1.4)本身就是手柄(1.3),绝缘连接部(1.4)直接连接着钩头(1.1);其二,手柄(1.3)通过绝缘连接部(1.4)连接着钩头(1.1)。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简便、节能环保,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和社会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线路漂浮物电动清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行业中的减震器方案设计和应用
,特别提供了一种配电线路漂浮物电动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用电安全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例如:有些地区因为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配电线路纵横交错构成复杂;加上人类各类室外活动的增多也导致对配电线路构成的隐患随之明显增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0003]我们不妨通过举例说明涉及配电线路的安全隐患:大风天气下,氢气球、风筝、广告条幅、包装膜、塑料薄膜等漂浮物经常被吹落到配电线路杆塔、绝缘子、开关及导地线上;尤其是在雨雪天气下,极易造成配电线路相间短路或单相接地故障,进而导致电网停电事件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配电线路漂浮物电动清除装置。涉及配网漂浮物缺陷消除处理领域,智能化处理配电线路漂浮物隐患。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配电线路漂浮物电动清除装置,其用于清除配电线路上悬挂的各类漂浮物;包含有:钩物装置1、手柄1.3;其中:钩物装置1和手柄1.3连接为一体;其技术关键是:
[0006]钩物装置1的构成如下:钩头1.1、动力装置1.2、手柄1.3、绝缘连接部1.4;其中:
[0007]钩头1.1设置在钩物装置1的最上部的最前端,动力装置1.2直接连接着钩头1.1或者通过传动结构间接连接着钩头1.1;
[0008]手柄1.3还满足以下要求之一:其一,绝缘连接部1.4本身就是手柄1.3,二者结构合二为一;绝缘连接部1.4即手柄1.3直接连接着钩头1.1;其二,手柄1.3通过作为中间件的绝缘连接部1.4连接着钩头1.1。
[0009]本专利技术引入了主动地动力部分:动力装置1.2;其能带动钩头1.1做主动运动,已变更省力和更高效地清除配电线路漂浮物。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配电线路漂浮物电动清除装置,优选还要求保护下述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钩头1.1为戈型结构,其包含有下述构成部分:弧形刀片1.1a、连接部1.1b、钩头传动件1.1c;其中:
[0012]连接部1.1b将钩头1.1和绝缘连接部1.4连接在一起;
[0013]弧形刀片1.1a满足下述要求之一或其组合:其一,弧形外侧或/和内侧边缘处设置有弧形刀刃;其二,弧形刀片1.1a的弧形内侧上设置有锯齿结构;其三,弧形刀片1.1a有1

3片;相关的典型结构举例具体参见图1、图2;
[0014]弧形刀片1.1a通过钩头传动件1.1c连接着动力装置1.2。
[0015]钩头1.1上还设置有顶部尖刺1.1d,顶部尖刺1.1d为枪尖状结构或锯片状结构;顶部尖刺1.1d为固定不动的结构或者能够连接动力装置1.2做往复运动或者回转运动的结
构;
[0016]钩头1.1上远离弧形刀片1.1a处还设置有异形曲刃1.1f,其设置有朝向前端的弧形刃1.1f1、朝向远离手柄1.3轴线方向的外侧的沿径向布置的径向曲线刀刃1.1f2、朝向手柄1.3一侧小弧形刃1.1f3;其中:
[0017]径向曲线刀刃1.1f2的刀刃位于平行于手柄1.3轴向方向的平面内,径向曲线刀刃1.1f2的刃口为平面曲线;径向曲线刀刃1.1f2刃口连续布置直至逐渐靠近手柄1.3轴线处。
[0018]绝缘连接部1.4分为两部分:其一,用于支撑连接钩头1.1;其二,用于布置在手柄1.3的前部且其与手柄1.3同轴布置;绝缘连接部1.4和手柄1.3互相平行布置且连接为一体;
[0019]手柄1.3、绝缘连接部1.4的主体均为杆状结构。
[0020]手柄1.3前部的同轴布置的绝缘连接部1.4前端还设置有第二工作部1.5;第二工作部1.5具体是以下几种之一:旋转切割用锯片、剪刀、夹钳;第二工作部1.5与绝缘连接部1.4之间设置有能够便于拆卸替换不同种类和规格的第二工作部1.5的可拆卸快速连接结构;
[0021]第二工作部1.5连接着动力装置1.2。
[0022]动力装置1.2布置在绝缘连接部1.4上,其控制开关1.2a连接并布置在手柄1.3的手持部末端或者近端处;
[0023]第二工作部1.5是旋转切割用锯片时,锯片直径为32

38mm。
[0024]第二工作部1.5下部还设置有能够控制第二工作部1.5沿其自身轴向伸长和缩回的运动结构,能够控制第二工作部1.5或钩头1.1其中之一比另一个更加远离手柄1.3;
[0025]能够控制第二工作部1.5沿其轴向伸长和缩回的运动结构连接着动力装置1.2。
[0026]钩物装置1为能够灵活地进行拆卸和组装的结构;具体地:钩头1.1与动力装置1.2之间;钩头1.1与手柄1.3之间;手柄1.3与绝缘连接部1.4之间均能够组装和拆卸;手柄1.3与绝缘连接部1.4中的杆状结构部分均为能够拆卸和组装的多节式连接结构或者能够相对抽拉或相对固定的管状伸缩结构。
[0027]本专利技术依据组合原理配套组合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0028]1、如果漂浮物飘挂电杆特殊位置,采用常规带电作业方法清理绝缘配电线路十分困难,例如:使用喷火式无人机易烧坏绝缘导线及线夹的绝缘部位,而且作业风险大、耗时长,给用户造成不便。而本专利技术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组合,快速安全地消除隐患,节约漂浮物缺陷处理时间。
[0029]2.本专利技术对电杆及架空设备上的漂浮物清理都行之有效,其可以依据漂浮物现场情况择优选用工具进行清除,规避了错选漂浮物清除装置的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0]3.现有的电力抢修车辆工器具专柜空间一般都很小,工器具过多需增加生产车辆,本专利技术可以组装使用,用后拆卸进而收纳到箱式结构中成为便携产品;可以节约运输空间,减少运输成本。
[0031]4.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应用复合材料的手柄1.3或者绝缘连接部1.4或者其他中间连接件(俗称“杆拖”),其解决了钩头1.1所在的杆头重量偏重,导致操作人员容易疲劳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操作工人的工作效率,减少疲劳感,提高安全系数。
[0032]5.本专利技术作为一种电动清除装置,在应用时可以降低电杆上操作安全风险,减少
处理缺陷的时间,其能够利用分割原理快速分割漂浮物,提升工作效率。
[0033]6.电动工具的融入显示出了配网漂浮物清除的智能化效果,大大降低了工人部分操作难度,降低疲劳风险。
[0034]本专利技术所述配电线路漂浮物电动清除装置具有设计合理、安装简便、节能环保和实用性强等优点,而且自动化程度高,电动清理清理杆塔周围的漂浮物,保障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本专利技术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003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6]图1为实施例1所述配电线路漂浮物电动清除装置构成原理示意简图;
[0037]图2为实施例2所述配电线路漂浮物电动清除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配电线路漂浮物电动清除装置,其用于清除配电线路上悬挂的各类漂浮物;包含有:钩物装置(1)、手柄(1.3);其中:钩物装置(1)和手柄(1.3)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钩物装置(1)的构成如下:钩头(1.1)、动力装置(1.2)、手柄(1.3)、绝缘连接部(1.4);其中:钩头(1.1)设置在钩物装置(1)的最上部的最前端,动力装置(1.2)直接连接着钩头(1.1)或者通过传动结构间接连接着钩头(1.1);手柄(1.3)还满足以下要求之一:其一,绝缘连接部(1.4)本身就是手柄(1.3),二者结构合二为一;绝缘连接部(1.4)即手柄(1.3)直接连接着钩头(1.1);其二,手柄(1.3)通过作为中间件的绝缘连接部(1.4)连接着钩头(1.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线路漂浮物电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钩头(1.1)为戈型结构,其包含有下述构成部分:弧形刀片(1.1a)、连接部(1.1b)、钩头传动件(1.1c);其中:连接部(1.1b)将钩头(1.1)和绝缘连接部(1.4)连接在一起;弧形刀片(1.1a)满足下述要求之一或其组合:其一,弧形外侧或/和内侧边缘处设置有弧形刀刃;其二,弧形刀片(1.1a)的弧形内侧上设置有锯齿结构;其三,弧形刀片(1.1a)有1

3片;弧形刀片(1.1a)通过钩头传动件(1.1c)连接着动力装置(1.2)。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配电线路漂浮物电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钩头(1.1)上还设置有顶部尖刺(1.1d),顶部尖刺(1.1d)为枪尖状结构或锯片状结构;顶部尖刺(1.1d)为固定不动的结构或者能够连接动力装置(1.2)做往复运动或者回转运动的结构;钩头(1.1)上远离弧形刀片(1.1a)处还设置有异形曲刃(1.1f),其设置有朝向前端的弧形刃(1.1f1)、朝向远离手柄(1.3)轴线方向的外侧的沿径向布置的径向曲线刀刃(1.1f2)、朝向手柄(1.3)一侧小弧形刃(1.1f3);其中:径向曲线刀刃(1.1f2)的刀刃位于平行于手柄(1.3)轴向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朋孙一飞赵纯鑫赵楠赵有鹏关永宝王伟张彦宇郭庆丰于海晨杨贺李永强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