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玉玲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451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一种水陆两栖无人机,包括机架、无人机本体和螺旋叶轮,无人机本体设于机架的中心位置,螺旋叶轮转接于机架的顶端,螺旋叶轮分布于无人机本体的四周,螺旋叶轮与无人机本体电连接。水陆两栖无人机包括配重调姿机构和降落保护机构,配重调姿机构位于无人机本体的下方,降落保护机构的一端与机架相连,降落保护机构的另一端与配重调姿机构相连。配重调姿机构、降落保护机构与无人机本体之间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可通过配重作用调整无人机的飞行姿态,保证水陆两栖无人机按照既定路线的平稳运行;另外,不论降落地是水面还是陆地,可实时识别周边环境,达到平稳着陆的目的。达到平稳着陆的目的。达到平稳着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同时也在世界上的水流流失排名靠前。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进行水环境监测是非常必要的且基础的工作,由于该工作费时费力且具有一定危险隐患。水陆两栖无人机凭借其优越特性脱颖而出,在水文监测领域的运用逐渐广泛,在水利管理上具体巨大的发展前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可通过配重作用调整无人机的飞行姿态,保证水陆两栖无人机按照既定路线的平稳运行;另外,不论降落地是水面还是陆地,可实时识别周边环境,达到平稳着陆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包括机架、无人机本体和螺旋叶轮,无人机本体设于机架的中心位置,螺旋叶轮转接于机架的顶端,螺旋叶轮分布于无人机本体的四周,螺旋叶轮与无人机本体电连接。水陆两栖无人机包括配重调姿机构和降落保护机构。配重调姿机构位于无人机本体的下方。配重调姿机构设置的目的在于无人机本体飞行过程中发生偏移时,通过配重作用及时对其作出姿态调整,保证水陆两栖无人机按照既定路线的平稳运行。降落保护机构的一端与机架相连,降落保护机构的另一端与配重调姿机构相连。降落保护机构设置的目的在于:一是在水陆两栖无人机飞行与起降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二是可根据不同的降落环境及时作出相应调整,达到平稳着陆的效果,避免无人机本体受到外界损害的情况发生。配重调姿机构、降落保护机构与无人机本体之间电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配重调姿机构包括配重环、线圈球、连杆、配重块、第一弹性绳、第二弹性绳、接触片和滑块。配重环以水平方向设置,是配重调姿机构实现作用的基础框架。线圈球中空,线圈球活动且以对称穿设于配重环上。连杆的轴线与配重环的一条直径的位置相重合,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配重环的内圆侧壁相连,起到限定配重块的活动轨迹的作用。配重块活动穿设于连杆上,配重块带有磁性,且与通电后线圈球所产生的磁场相互排斥,旨在保持相对位置。第一弹性绳的两端分别线圈球相连,第二弹性绳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弹性绳的中点位置相连,第二弹性绳的另一端分别与配重块相连。第一弹性绳和第二弹性绳设置的目的在于将线圈球与配重块之间的运动相互联系起来,以此达到配重调姿的目的。配重环的内圆侧壁上设有接触片,接触片对称位于连杆的两侧,与配重块协同起到传递电信号的目的,使线圈球通电后产生磁场实现作用。滑块的一侧固定于配重环的外圆侧壁上,滑
块位于连杆的长轴端的两侧,配重环通过滑块与降落保护机构滑动连接。滑块设置的目的在于实现配重环与降落保护机构之间的活动连接,使得配重调姿机构达到准确找到无人机本体的偏移方向,并及时作出调整的效果。
[0007]进一步的,所述降落保护机构包括防护环、方向环、支杆和导流板。防护环以水平方向设置,防护环的轴线位置与无人机本体相重合,机架远离无人机本体的一端分别与防护环的内圆侧壁相连接。防护环旨在对无人机本体的周边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避免无人机本体受到外界环境的损害。支杆以竖直方向设置,支杆的一端与防护环相连,支杆的另一端与方向环固定连接。支杆设置的目的在于:一是降落保护机构、配重调姿机构与机架相互联系的桥梁结构;二是对水陆两栖无人机起到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保证水陆两栖无人机飞行、起降过程中的平稳状态。导流板以圆周均匀排布于方向环的外圆侧壁上,旨在识别所需降落的水环境的安全程度,并将结果传递至无人机本体,由无人机本体产生相应调整动作。
[0008]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球的中空位置且远离支杆的一侧设有卡扣块,配重环的外圆侧壁以中轴对称设有卡槽,卡槽的大小、形状与卡扣块相对应。卡扣块、卡槽之间可相互扣合,旨在对线圈球在配重环上的运动位置起到限定作用,以此对配重块起到限定作用,从而实现配重调姿的目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弹性弹簧。第二支杆中空,第一支杆的一端与防护环相连,第一支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支杆的内部。第一支杆起到震动传递的作用,第二支杆起到限定第一支杆运动轨迹的作用。弹性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支杆相连,弹性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杆底端的内侧壁相连。弹性弹簧可根据自身弹性特性,作出适应性调整,从而达到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延长水陆两栖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降落保护机构还包括气囊,气囊以圆周均匀排布于方向环的底端,气囊之间以通气管道相连通。设置的目的在于:一是气囊可吸收各机构所产生的震动,对水陆两栖无人机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二是避免了各机构与降落地之间的直接接触,起到安全防护作用;三是当降落地为水环境时,可为水陆两栖无人机提供浮力,保证水陆两栖无人机的安全;四是当降落地为凹凸不平的陆地环境时,可通过通气管道实现气囊之间的气体传递,保证水陆两栖无人机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降落保护机构还包括海绵块、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海绵块贴设于各气囊的底端,设置的目的在于:一是避免水陆两栖无人机栖息水面后起飞,携带水珠且滴落四溅的现象发生;二是对气囊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避免气囊与外界尖锐物的直接接触而破损。方向环的内侧壁上设有牵引环,对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起到限位作用。第一牵引绳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支杆的内部并穿过弹性弹簧与第一支杆的底端相连,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延伸至方向环的内部并穿过牵引环与第二牵引绳的一端相连,第二牵引绳远离第一牵引绳的一端分别穿过方向环的侧壁延伸至气囊内部并与气囊远离方向环一侧的内侧壁的中心位置相连。当水陆两栖无人机由水环境起飞时,第一支杆发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带动第一牵引绳运动,第一牵引绳带动第二牵引绳运动,第二牵引绳对气囊产生向上的拉力,使得气囊发生形变,将海绵块包裹其中,气囊对海绵块产生挤压作用,从而挤出其中所存水分。
[0012]进一步的,所述滑块背离配重环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大小、形状与方向环
相对应。设置的目的在于实现配重环与方向环之间的活动连接,使得配重块第一时间准确地找到无人机本体的偏移方向,并配合及时作出调整。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环的内圆侧壁上设有导轨,机架远离无人机本体的一端设有凸起,凸起的大小、形状与导轨相对应。导轨与凸起实现了防护环与机架之间的活动连接,使得机架可限定防护环于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直线位移,但不限定防护环与无人机本体作相对旋转运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呈L字型,导流板长轴的一端与方向环的竖直面呈倾斜设置。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得导流板与水流的运动方向形成夹角,从而可实现由水流的冲击力带动作旋转运动的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1、配重调姿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配重调姿机构的水陆两栖无人机,包括机架(1)、无人机本体(2)和螺旋叶轮(3),所述无人机本体(2)设于机架(1)的中心位置,所述螺旋叶轮(3)转接于机架(1)的顶端,螺旋叶轮(3)分布于无人机本体(2)的四周,螺旋叶轮(3)与无人机本体(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陆两栖无人机包括配重调姿机构(4)和降落保护机构(5),所述配重调姿机构(4)位于无人机本体(2)的下方,所述降落保护机构(5)的一端与机架(1)相连,降落保护机构(5)的另一端与配重调姿机构(4)相连,所述配重调姿机构(4)、降落保护机构(5)与无人机本体(2)之间电连接;所述配重调姿机构(4)包括配重环(41)、线圈球(42)、连杆(43)、配重块(44)、第一弹性绳(45)、第二弹性绳(46)、接触片(47)和滑块(48),所述配重环(41)以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线圈球(42)中空,线圈球(42)活动且对称穿设于配重环(41)上,所述连杆(43)的轴线与配重环(41)的一条直径的位置相重合,连杆(43)的两端分别与配重环(41)的内圆侧壁相连,所述配重块(44)活动穿设于连杆(43)上,所述第一弹性绳(45)的两端分别与线圈球(42)相连,所述第二弹性绳(46)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弹性绳(45)的中点位置相连,第二弹性绳(46)的另一端分别与配重块(44)相连,所述配重环(41)的内圆侧壁上设有接触片(47),所述接触片(47)对称位于连杆(43)的两侧,所述滑块(48)的一侧固定于配重环(41)的外圆侧壁上,滑块(48)位于连杆(43)的长轴端的两侧,所述配重环(41)通过滑块(48)与降落保护机构(5)滑动连接;所述降落保护机构(5)包括防护环(51)、方向环(52)、支杆(53)和导流板(54),所述防护环(51)以水平方向设置,所述防护环(51)的轴线位置与无人机本体(2)相重合,所述机架(1)远离无人机本体(2)的一端分别与防护环(51)的内圆侧壁相连接,所述支杆(53)以竖直方向设置,支杆(53)的一端与防护环(51)相连,支杆(53)的另一端与方向环(52)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54)以圆周均匀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丁玉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