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景综合平台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704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景综合平台及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安装预埋板,并进行测量放线;根据BIM模型深化的图纸对已编号的零件逐一下料;构件预制;框架安装和焊接;顶部板铺设和焊接;探伤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景综合平台的施工方法实用高效,可以根据项目过程中水池形状发生变化随时调整,建造的平台大大增加了水池的容量,而且平台整体结构比传统平台支撑可靠,大大提高了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了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了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景综合平台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景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水景综合平台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水景蓄水池平台支撑采用支模、绑钢筋、混凝土浇筑或者篦子支撑的模式。具体的,先根据设备安装需求设计图纸,然后在平台主要结构处设计混凝土支撑,尽可能保证安全性。但若混凝土支撑过多,则影响设备安装,而混凝土支撑过少,则影响安全承载系数。因此,往往在大量设备安装处采用篦子支撑的方法,此方法虽能不影响设备安装,但是会导致安全系数大打折扣。
[0003]现有的混凝土浇筑、篦子支撑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缺乏可变性,混凝土一旦浇筑,平台的形状就很难发生改变、时效性差;
[0005]2、平台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保证设备安装及蓄水,水池的混凝土太多影响蓄水的效果;
[0006]3、混凝土支撑的安全性是可以的,但是在大量设备安装处无法采用混凝土支撑,只能采用篦子支撑,而篦子支撑后其平台表面的安全承载系数达不到要求值。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景综合平台的施工方法。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景综合平台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0]S1、安装预埋板,并进行测量放线;
[0011]S2、根据BIM模型深化的图纸对已编号的零件逐一下料;
[0012]S3、构件预制;
[0013]S4、框架安装和焊接;
[0014]S5、顶部板铺设和焊接;
[0015]S6、探伤检测。
[0016]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7]S7、带孔钢纤维混凝土板安装;
[0018]S8、水景设备安装。
[0019]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S1具体包括:
[0020]S10、开挖水景水池;
[0021]S11、根据图纸尺寸和设备布置图在水池内测出底部主梁的坐标点并标记置;
[0022]S12、通过混凝土安装预埋钢板;
[0023]S13、通过水准仪测量每一立柱基础和各预埋钢板标高,利用墨斗上弹上水平线,作为立柱的标高线,误差≤1mm;
[0024]S14、沿纵向拉一条纵向中心线,作为底部纵梁和顶部纵梁的基准线,误差≤1mm;
[0025]S15、拉一条与纵向中心线垂直的横向中心线,作为底部横梁和顶部横梁的基准线。
[0026]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S2具体包括:
[0027]将铺装图与水景图采用线模导入BIM软件中,建立BIM模型并进行构件分割;
[0028]根据BIM模型深化的图纸对已编号的零件逐一下料;
[0029]其中,采用激光切管机对方管进行下料,所述方管包括:
[0030]不锈钢方管若干和不锈钢矩形管若干,用于焊接组成框架;
[0031]其中,采用激光切管机对钢板进行下料,所述钢板包括:
[0032]不锈钢板若干,为长条状,用于焊接在框架的钢梁上;
[0033]带孔碳钢板若干,用于与不锈钢板焊接,并设于水景设备上方。
[0034]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构件预制具体包括:
[0035]若干底部横梁、若干顶部横梁、若干底部纵梁和若干顶部纵梁的预制,由不锈钢方管若干和不锈钢矩形管焊接而成;
[0036]若干立柱预制;
[0037]若干顶部板预制,将不锈钢板与带孔碳钢板焊接预制为顶部板;
[0038]梯子形构件预制,由两侧的不锈钢方管以及连接在两侧的不锈钢方管之间的多个不锈钢方管组成,两侧的不锈钢方管同向倾斜设置。
[0039]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S4框架安装和焊接,具体包括:
[0040]S40、底部主梁和立柱安装:根据所放的标高线和基准线,将立柱点焊在底部主梁上;并使用水准仪测量纵横水平,误差在1mm以内,标高误差在2mm以内,立柱倾斜不大于1

,且全长不大于3mm;
[0041]S41、顶部主梁安装:将组对好的主梁吊装焊接到立柱顶部,按纵横中心线找正主梁,误差小于3mm;
[0042]S42、次梁安装:主梁安装完后焊接次梁,次梁安装于主梁之间,预制次梁时根据实际尺寸进行下料,与主梁的高差不大于2mm,且切口与主梁相吻合;
[0043]S43、框架焊接:采用304不锈钢焊条对所有框架定位点进行焊接,在点焊完成后进行满焊,满焊自平台中心原点开始焊接,四组呈对角分布同时向外延伸焊接,且在满焊过程中不断调整零件的尺寸定位;
[0044]S44、在焊缝处涂刷防锈油漆。
[0045]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S5中顶部板铺设和焊接,具体包括:
[0046]S51、在框架焊接完成后,将顶部板按照图纸尺寸铺设到钢梁上,顶部板拼接采用点焊固定;
[0047]S52、顶部板与框架采用点焊方式固定,待所有顶部板铺设点焊完成后进行段焊,段焊自平台中心原点开始焊接,四组呈对角分布同时向外延伸焊接;
[0048]S53、在焊缝处涂刷防锈油漆。
[0049]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S6中探伤检测,具体包括:
[0050]采用渗透无损检测法检测焊接完整性;
[0051]采用渗透检测焊点有无气泡。
[005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施工方法的水景综合平台,所述水景综合平台包括:
[0053]混凝土层、底部框架、顶部框架、若干立柱和若干顶部板,所述底部框架、顶部框架、立柱和顶部板均为不锈钢材质;
[0054]所述混凝土层浇筑在水景水池内,所述混凝土层安装有预埋钢板,所述底部框架设置在混凝土层上且底部与预埋钢板焊接固定,所述底部框架包括圆形框架结构以及连接在圆形框架结构外的环形框架结构,所述圆形框架结构由内圆形梁以及焊接在内圆形梁内的多根底部横梁和多根底部纵梁组成,所述底部横梁与底部纵梁相交处焊接在一起,所述内圆形梁、多根底部横梁和多根底部纵梁连接形成有若干镂空的第一单元网格,所述环形框架结构包括外圆形粱以及焊接在内圆形梁与外圆形粱之间一圈梯子形构件,相邻两个梯子形构件相对一侧焊接在一起,所述外圆形粱、内圆形梁与梯子形构件形成有若干镂空的第二单元网格,所述内圆形梁、底部横梁、底部纵梁、外圆形粱和梯子形构件均为不锈钢方管焊接而成,所述底部框架各相交结构位置设定为焊接点,所述立柱下端焊接在底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包括基础框架、若干第一“十”字形次梁和若干第二“十”字形次梁,所述基础框架与底部框架结构相同且上下位置对应,所述立柱上端焊接在基础框架底部,所述第一“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景综合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预埋板,并进行测量放线;S2、根据BIM模型深化的图纸对已编号的零件逐一下料;S3、构件预制;S4、框架安装和焊接;S5、顶部板铺设和焊接;S6、探伤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S7、带孔钢纤维混凝土板安装;S8、水景设备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S10、开挖水景水池;S11、根据图纸尺寸和设备布置图在水池内测出底部主梁的坐标点并标记置;S12、通过混凝土安装预埋钢板;S13、通过水准仪测量每一立柱基础和各预埋钢板标高,利用墨斗上弹上水平线,作为立柱的标高线,误差≤1mm;S14、沿纵向拉一条纵向中心线,作为底部纵梁和顶部纵梁的基准线,误差≤1mm;S15、拉一条与纵向中心线垂直的横向中心线,作为底部横梁和顶部横梁的基准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包括:将铺装图与水景图采用线模导入BIM软件中,建立BIM模型并进行构件分割;根据BIM模型深化的图纸对已编号的零件逐一下料;其中,采用激光切管机对方管进行下料,所述方管包括:不锈钢方管若干和不锈钢矩形管若干,用于焊接组成框架;其中,采用激光切管机对钢板进行下料,所述钢板包括:不锈钢板若干,为长条状,用于焊接在框架的钢梁上;带孔碳钢板若干,用于与不锈钢板焊接,并设于水景设备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预制具体包括:若干底部横梁、若干顶部横梁、若干底部纵梁和若干顶部纵梁的预制,由不锈钢方管若干和不锈钢矩形管焊接而成;若干立柱预制;若干顶部板预制,将不锈钢板与带孔碳钢板焊接预制为顶部板;梯子形构件预制,由两侧的不锈钢方管以及连接在两侧的不锈钢方管之间的多个不锈钢方管组成,两侧的不锈钢方管同向倾斜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框架安装和焊接,具体包括:S40、底部主梁和立柱安装:根据所放的标高线和基准线,将立柱点焊在底部主梁上;并使用水准仪测量纵横水平,误差在1mm以内,标高误差在2mm以内,立柱倾斜不大于1

,且全长不大于3mm;S41、顶部主梁安装:将组对好的主梁吊装焊接到立柱顶部,按纵横中心线找正主梁,误差小于3mm;
S42、次梁安装:主梁安装完后焊接次梁,次梁安装于主梁之间,预制次梁时根据实际尺寸进行下料,与主梁的高差不大于2mm,且切口与主梁相吻合;S43、框架焊接:采用304不锈钢焊条对所有框架定位点进行焊接,在点焊完成后进行满焊,满焊自平台中心原点开始焊接,四组呈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继来胡伟蒋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环艺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