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隔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75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隔音结构,涉及电梯轿厢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框体,所述支撑框体的上表面固定板连接有支撑龙骨,所述支撑龙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封盖板,所述固定封盖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减震短柱。本装置通过设置隔温层一、隔音层一、隔音层二等部件,通过隔温层一和隔音层一部件与隔音层二部件之间相互的配合关系,使得隔音层一部件能够通过柔性的高密度材质对声音进行削弱,进而达到了本装置能够通过隔音层二对声音的吸音效果,解决了现今的电梯轿厢,隔音效果差,在电梯井中上下移动时,由于机械部件的摩擦,加上电梯井中的回声效应,噪音较大,使电梯轿厢内的乘客不舒适的问题。内的乘客不舒适的问题。内的乘客不舒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隔音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梯轿厢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轿厢隔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
[0003]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今的电梯轿厢,存在隔音效果差,在电梯井中上下移动时,由于机械部件的摩擦,加上电梯井中的回声效应,会产生一部分的噪音,使电梯轿厢内的乘客不舒适的问题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隔音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隔音结构,以解决现今的电梯轿厢,隔音效果差,在电梯井中上下移动时,由于机械部件的摩擦,加上电梯井中的回声效应,噪音较大,使电梯轿厢内的乘客不舒适的问题。
[0006]本技术电梯轿厢隔音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电梯轿厢隔音结构,包括支撑框体,所述支撑框体的上表面固定板连接有支撑龙骨,所述支撑龙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封盖板,所述固定封盖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减震短柱,每个所述减震短柱的底端均与支撑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隔温层一,所述隔温层一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隔音层一,所述隔音层一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隔温层二,所述隔温层二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层,所述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隔音层二,所述隔音层二的底面与支撑框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阻燃层。
[0008]进一步的,所述隔温层一的材质为聚氨酯硬泡板,所述聚氨酯硬泡板的厚度在3~5厘米。
[0009]进一步的,所述隔音层一为自毡式环保隔声毡,所述自毡式环保隔声毡的厚度为4~8毫米。
[0010]进一步的,所述隔温层二的材质为硅铝纤维,所述硅铝纤维的厚度为2~4厘米。
[0011]进一步的,所述隔音层二的材质为白杨木纤维,所述白杨木纤维的厚度在1~3厘米。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层的材质为石膏板,所述石膏板的厚度为2~5厘米。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中的通过设置隔温层一、隔音层一、隔音层二等部件,通过隔温层一和隔音层一部件与隔音层二部件之间相互的配合关系,使得隔音层一部件能够通过柔性的高
密度材质对声音进行削弱,进而达到了本装置能够通过隔音层二对声音的吸音效果,解决了现今的电梯轿厢,隔音效果差,在电梯井中上下移动时,由于机械部件的摩擦,加上电梯井中的回声效应,噪音较大,使电梯轿厢内的乘客不舒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三维支撑框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支撑框体剖视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整体三维示意图。
[0018]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19]1、支撑框体;2、支撑龙骨;3、减震短柱;4、固定封盖板;5、隔温层一;6、隔音层一;7、隔温层二;8、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层;9、隔音层二;10、阻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实施例:
[0024]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隔音结构,包括支撑框体1,支撑框体1的上表面固定板连接有支撑龙骨2,支撑龙骨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封盖板4,固定封盖板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减震短柱3,设置的减震短柱3为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每个减震短柱3的底端均与支撑框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框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隔温层一5,隔温层一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隔音层一6,隔音层一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隔温层二7,隔温层二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层8,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层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隔音层二9,隔音层二9的底面与支撑框体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阻燃层10。
[0026]其中,隔温层一5的材质为聚氨酯硬泡板,聚氨酯硬泡板的厚度在3~5厘米,聚氨酯硬泡板具有质轻,比强度高,导热系数低,透过蒸汽低,闭孔率高,不透水、绝热、防震、吸音、耐油、耐化学腐蚀等优异特性。
[0027]其中,隔音层一6为自毡式环保隔声毡,自毡式环保隔声毡的厚度为4~8毫米,隔
音毡是用橡胶、高分子材料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柔性的高密度卷材,应用于管道、机械设备的隔音和阻尼减振。
[0028]其中,隔温层二7的材质为硅铝纤维,硅铝纤维的厚度为2~4厘米,能有效抑制并屏蔽红外线的辐射热和热量的传导,隔热抑制效率可达90%左右,可抑制高温物体的热辐射和热量的散失。
[0029]其中,隔音层二9的材质白杨木纤维板,白杨木纤维板的厚度在1~3厘米,以白杨木纤维为主要材料,结合无机硬水泥结合剂,采用连续操作工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制成。最大的特点是外表面为丝状纹理,粗犷独特,吸音良好。
[0030]其中,阻燃层10的材质为石膏板,石膏板的厚度为2~5厘米,石膏板是以石膏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材料。它是一种重量轻、强度较高、厚度较薄、加工方便以及隔音绝热和防火等性能较好的材料。
[0031]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0032]本技术中,设置的减震短柱3为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使支撑框体1移动过程中更加的稳定,支撑龙骨2具有加固支撑的作用,隔温层一5为聚氨酯硬泡板,聚氨酯硬泡板具有质轻,比强度高,导热系数低,透过蒸汽低,闭孔率高,不透水、绝热、防震、吸音、耐油、耐化学腐蚀等优异特性,隔音层一6为自毡式环保隔声毡,隔音毡是用橡胶、高分子材料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体(1),所述支撑框体(1)的上表面固定板连接有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减震短柱(3),每个所述减震短柱(3)的底端均与支撑龙骨(2),所述支撑龙骨(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封盖板(4),所述固定封盖板(4)的底面支撑框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隔温层一(5),所述隔温层一(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隔音层一(6),所述隔音层一(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隔温层二(7),所述隔温层二(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层(8),所述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层(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隔音层二(9),所述隔音层二(9)的底面与支撑框体(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华生乔锋生徐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乔乔电梯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