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设备自动配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604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染整设备自动配碱装置,包括浸渍碱液的工作槽,还包括配制碱液的配制槽及检测工作槽、配制槽碱液浓度的碱液检测机构,在工作槽与配制槽之间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上设有流量控制机构,碱液检测机构、流量控制机构与染整设备的电控制器或独立设置的电控制器连接。碱液检测机构包括设有碱液浓度传感器的碱液检测流通池,工作槽、配制槽分别通过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碱液检测流通池连通,第一管路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二管路设有第二控制阀,碱液浓度传感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与染整设备的电控制器或独立设置的电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碱液浓度调整精度高,碱与水融合均匀,工作槽碱液浓度始终处于工艺设定浓度值范围内。工艺设定浓度值范围内。工艺设定浓度值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染整设备自动配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碱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染整设备自动配碱装置,属于纺织染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染整设备如碱缩机、丝光机通常具有浸渍碱液的工作槽,织物经工作槽浸渍碱液处理。现有对工作槽碱液浓度的控制方法通常采用人工滴定方式,通过操作人员手动调整阀门的大小加补原碱、淡碱或水,对工作槽的碱液浓度进行控制。但是采用人工滴定在工作中存在以下缺点:不同的操作人员滴定结果往往不相同,极易产生误差;从检测到调整碱液浓度之间存在巨大的时间间隔,在该间隔时间内,碱液的浓度又发生了变化,因而所调整的数值并非根据调整时刻的浓度进行调整,存在很大误差;采用人工方式,不能实现连续检测,不能连续调整碱液浓度,从而难以保持碱液始终处于设定浓度值,影响后续染色工艺重现性,导致织物次品率高,不能实现自动化控制,增加用工数量和人力成本,造成水、汽、药剂等资源浪费,加大污水处理成本,影响环境,亟需改进。
[0003]中国技术专利ZL201721205724.5名称为:一种碱减量机碱量自动控制装置、中国技术专利ZL201120374805.4名称为:碱减量工艺中碱浓度在线测控系统等专利,都公开了一种碱浓度控制装置,其共同之处在于都不设置配制碱液的配制槽,仅设置浸渍碱液的工作槽,在织物连续运行实施碱减量处理过程中,为了把工作槽碱浓度调整到工艺设定浓度值,采用的方法是直接在工作槽内添加原碱、淡碱或水。这样极易造成碱的配比浓度时高时低,浓度稳定性差,在碱液融合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浓碱融合不均,造成碱与水的分层。
[0004]因此,现有技术给出的技术方案,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工况问题,丝光/碱缩工序中,工作槽碱液浓度达不到织物轧碱/浸渍要求,直接影响到所加工织物的质量,如丝光钡值大幅降低,会影响丝光效果,带来丝光效果的差异、织物带碱的差异、织物幅宽的差异等,这些都对织物染色的影响非常明显,并由此造成织物染色形成色差,碱缩工序织物的组织密度和弹性不达标,经常造成产品报废或返工,产品合格率低,处理成本高。染整工艺中工作槽碱液浓度的测控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现有技术并无很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碱液浓度调整精度高,碱与水融合均匀,能使工作槽碱液浓度始终处于工艺设定浓度值范围内的染整设备自动配碱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这样一种染整设备自动配碱装置,包括浸渍碱液的工作槽,还包括配制碱液的配制槽以及检测所述工作槽、配制槽碱液浓度的碱液检测机构,在工作槽与配制槽之间设有流体通道,在所述流体通道上设有流量控制机构,所述碱液检测机构、流量控制机构与染整设备的电控制器或者独立设置的电控制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碱液检测机构包括设有碱液浓度传感器的碱液检测流通池,所述工作槽、配制槽分别通过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所述碱液检测流通池连通,所述第一管路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管路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碱液浓度传感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与染整设备的电控制器或者独立设置的电控制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液体计量泵或者流量控制阀或者由流量计与电控阀组成。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配制槽设有碱液输入管和进水管,碱液输入管设有进碱控制阀,进水管设有进水控制阀,所述进碱控制阀、进水控制阀与染整设备的电控制器或者独立设置的电控制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工作槽设有用于检测其碱液液位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配制槽设有用于检测其碱液液位的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染整设备的电控制器或者独立设置的电控制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染整设备的电控制器或者独立设置的电控制器是具有人机界面的数字控制器或者嵌入式控制系统或者工控机。
[0012]采用上述方法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设置配制碱液的配制槽以及检测工作槽、配制槽碱液浓度的碱液检测机构,在工作槽与配制槽之间设有流体通道,在流体通道上设有流量控制机构,碱液检测机构、流量控制机构与染整设备的电控制器或者独立设置的电控制器连接。一方面,通过对工作槽、配制槽碱液浓度实时检测,及时分析两者偏差,及时由配制槽向工作槽注入相对少量的配制碱液,使工作槽碱液浓度始终保持线性,从而更利于碱液浓度的自动调整控制,线性结果稳定,碱液浓度均质好且控制精度高,充分保证织物各部位带碱量一致,解决织物色差问题;另一方面,工作槽、配制槽碱液浓度检测数据可以相互验证,置信度高,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自动、精确并且稳定地控制碱液浓度,最终使工作槽碱液浓度始终处于工艺设定浓度值范围内,降低了织物次品率和返工率,提高了织物品质和生产效率。
[0014]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直接用原碱掺入工作槽,导致碱的配比浓度时高时低,浓度稳定性差,碱液在工作槽融合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浓碱融合不均,造成碱与水的分层,碱溶液浓度局部过浓,导致碱减量/丝光效果差的技术难题。本技术使碱与水融合均匀,使产品碱缩后密度更加均匀和统一,丝光钡值高,进一步提高了织物品质。
[0015]本技术工作槽与配制槽之间的碱液浓度梯度小,使得工作槽能实现快速获得符合要求的碱液浓度值,极大减小配碱控制的系统惯性、滞后时延,碱液浓度控制过程的碱液浓度值更接近目标值,碱液浓度波动小,提高了织物染色深度、鲜艳度、丰满度,使织物呈现良好的光泽。
附图说明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染整设备自动配碱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染整设备自动配碱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见图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染整设备自动配碱装置,包括浸渍碱液的工作槽1,还包括配制碱液的配制槽2以及检测所述工作槽1、配制槽2碱液浓度的碱液检测机构3,在工作槽1与配制槽2之间设有流体通道4,在所述流体通道4上设有流量控制机构5,所述碱液检测机构3、流量控制机构5通过有线或无线信号与染整设备的电控制器或者独立设置的电控制器连接。
[00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2,所述碱液检测机构3包括设有碱液浓度传感器3-1的碱液检测流通池3-2,碱液检测流通池3-2的形状可以是罐状、桶状等,所述工作槽1、配制槽2分别通过第一管路1-1、第二管路2-1与所述碱液检测流通池3-2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1设有第一控制阀1a例如电控或气控截止阀,所述第二管路2-1设有第二控制阀2a例如电控或气控截止阀,所述碱液检测机构3优选还设有废液排放管路3-3及废液控制阀3a、清洗水管3-4及清洗水控制阀3b,所述碱液浓度传感器3-1、第一控制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整设备自动配碱装置,包括浸渍碱液的工作槽(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制碱液的配制槽(2)以及检测所述工作槽(1)、配制槽(2)碱液浓度的碱液检测机构(3),在工作槽(1)与配制槽(2)之间设有流体通道(4),在所述流体通道(4)上设有流量控制机构(5),所述碱液检测机构(3)、流量控制机构(5)与染整设备的电控制器或者独立设置的电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整设备自动配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检测机构(3)包括设有碱液浓度传感器(3-1)的碱液检测流通池(3-2),所述工作槽(1)、配制槽(2)分别通过第一管路(1-1)、第二管路(2-1)与所述碱液检测流通池(3-2)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1)设有第一控制阀(1a),所述第二管路(2-1)设有第二控制阀(2a),所述碱液浓度传感器(3-1)、第一控制阀(1a)、第二控制阀(2a)与染整设备的电控制器或者独立设置的电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整设备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华顾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宏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