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镇黑臭河道活水增氧的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597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镇黑臭河道活水增氧的生态修复方法,涉及水体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过滤机构、植物浮床和曝气增氧机构,植物浮床与过滤机构卡接配合;曝气增氧机构与过滤机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滤机构、曝气增氧机构、微生物净化和植物净化相结合的修复体系,弥补了单一的处理方式,增加了修复方式的多样性,提高了的处理效果;通过过滤机构中的过滤网,进行初级过滤,避免杂质对后期的曝气增氧机构的曝气孔造成堵塞,提高了净化效率,节约了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曝气增氧机构、微生物净化和植物净化相结合的修复体系,可持续性的对河道臭水进行净化处理,增加了净化处理过程中的长久性。理过程中的长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镇黑臭河道活水增氧的生态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体修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城镇黑臭河道活水增氧的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镇黑臭河道活水是一种底部呈现黑色并伴随有恶臭气味的水体,是一种极端的水污染状态,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农药、施肥废水以及生活、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流入河道造成河道污染。黑臭河道活水容易造成动植物的死亡,无法灌溉,且当水体底泥受到严重污染时,随时间推移,污染物沉积在底泥中的浓度会远远超过上覆水体中的浓度。
[0003]然而现有的城镇黑臭河道活水增氧的生态修复在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以下几个缺陷:
[0004](1)其净化修复方式较为单一,整个处理过程中的净化修复效果较为不足,难以为今后的城镇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0005](2)缺少必要的过滤板,结构功能较为单一,容易对后期的曝气增氧机构的曝气孔造成堵塞,降低了净化效率,浪费了资源的利用率;
[0006](3)现阶段治理黑臭河道活水需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效果往往缺乏长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镇黑臭河道活水增氧的生态修复,通过对过滤机构、植物浮床和曝气增氧机构的设计,解决了上述中所述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城镇黑臭河道活水增氧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过滤机构、植物浮床和曝气增氧机构,所述植物浮床与过滤机构卡接配合;所述曝气增氧机构与过滤机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0]所述过滤机构由固定框架、过滤网、过滤框架和过滤组件组成;所述固定框架内部滑动设置有若干过滤框架;所述过滤框架内部滑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固定框架内部滑动设置有对称的两过滤组件。
[0011]所述植物浮床由漂浮床和植物着床架组成;所述漂浮床与植物着床架卡接配合。
[0012]所述曝气增氧机构由固定套筒、曝气增氧组件和转动组件组成;所述固定套筒与曝气增氧组件卡接配合;所述转动组件与固定套筒转动配合。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架包括有对称的两河道固定板;两所述河道固定板横跨河道两岸,且与河道两岸固定安装。
[0014]两所述河道固定板之间固定有卡接框架;所述卡接框架顶部靠近一侧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卡槽;所述卡接框架顶部靠近另一侧面开设有对称的两第二卡槽。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框架内壁开设有滤网滑槽;所述过滤网与滤网滑槽滑动配合。
[0016]所述过滤框架与第一卡槽卡接配合。
[0017]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有微生物载体框;所述微生物载体框内壁设置有微生物载体;所述微生物载体框与第二卡槽滑动连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接框架顶部固定有对称的两曝气泵;两所述曝气泵输出端均连接有导气管;两所述导气管之间连接有三通连接管件。
[0019]所述卡接框架顶部开设有若干第一插接孔。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漂浮床包括有底部固定安装有漂浮泡沫板。
[0021]所述漂浮床顶部固定有若干第一插接柱;所述第一插接柱与第一插接孔插接配合。
[0022]所述漂浮床顶部开设有若干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相对两内侧壁均开设有矩形卡槽;所述漂浮床顶部靠近矩形孔另一相对两内侧壁均固定有第二插接柱;所述漂浮床顶部螺纹转动连接有水质检测仪。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植物着床架相对两侧面均固定有矩形卡块;所述矩形卡块与矩形卡槽卡接配合。
[0024]所述植物着床架顶部固定有对称的两插接架;两所述插接架顶部开设有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二插接孔与第二插接柱插接配合。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漂浮床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孔;所述漂浮床顶部远离圆形孔周侧面固定有若干第三插接柱。
[0026]所述固定套筒顶部固定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顶部开设有旋转槽;所述矩形板顶部开设有若干第三插接孔;所述第三插接孔与第三插接柱插接配合。
[0027]所述曝气增氧组件包括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开设有对称的两第四插接孔;两所述第四插接孔与两第三插接柱插接配合。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底部开设有对称的两弧形槽;所述支撑板顶部中心位置贯穿连接有曝气管架;所述曝气管架周侧面开设有若干曝气孔;所述曝气管架与三通连接管件相连通。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固定有主齿轮。
[0030]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顶部固定有转轨;所述转动环周侧面固定有齿轮环;所述转动环与旋转槽转动配合;所述转轨与弧形槽转动配合;所述齿轮环与主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环底部固定有承重架;所述承重架顶部转动配合有对称的两组搅拌器;每组所述搅拌器的数量为两个。
[0031]所述承重架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曝气管架转动连接。
[0032]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城镇黑臭河道活水增氧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SS01:将固定框架架设在河道岸;
[0034]SS02:将过滤框架放入固定框架内部进行连接,然后将过滤网放入到固定框架内部卡接的过滤框架内部,接着将过滤组件放入到过滤组件内部进行连接,过滤组件连接之
前将其表面附着为玄武岩纤维生物载体、碳纤维生物载体和生物绳载体,以此对河道臭水进行微生物降解,其过滤网与过滤组件的放入位置,分别位于河道中的上游和下游部分;
[0035]SS03:将植物浮床卡接在过滤机构的内部,并同时将植物浮床中的漂浮床与植物着床架相互卡接,将植物着床架内部种植一些美人蕉和黄菖蒲等植物,随时通过水质检测仪对河道内水质进行检测;
[0036]SS04:根据河道不同位置的深度不同,其曝气增氧机构中的曝气管架的总体长度所也不同,通过固定套筒与曝气增氧组件之间的卡接配合,以及转动组件在固定套筒内的转动,增加区域内的水流速度,进而增加曝气增氧机构的曝气量。
[003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8]1、本专利技术通过滤机构、曝气增氧机构、微生物净化和植物净化相结合的修复体系,弥补了单一的处理方式,增加了修复方式的多样性,提高了的处理效果。
[0039]2、本专利技术通过过滤机构中的过滤网,进行初级过滤,避免杂质对后期的曝气增氧机构的曝气孔造成堵塞,提高了净化效率,节约了资源的利用率。
[0040]3、本专利技术通过曝气增氧机构、微生物净化和植物净化相结合的修复体系,可持续性的对河道臭水进行净化处理,增加了净化处理过程中的长久性。
[0041]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4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镇黑臭河道活水增氧的生态修复,包括过滤机构(1)、植物浮床(2)和曝气增氧机构(3),所述植物浮床(2)与过滤机构(1)卡接配合;所述曝气增氧机构(3)与过滤机构(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1)由固定框架(4)、过滤网(5)、过滤框架(6)和过滤组件(7)组成;所述固定框架(4)内部滑动设置有若干过滤框架(6);所述过滤框架(6)内部滑动设置有过滤网(5);所述固定框架(4)内部滑动设置有对称的两过滤组件(7);所述植物浮床(2)由漂浮床(8)和植物着床架(9)组成;所述漂浮床(8)与植物着床架(9)卡接配合;所述曝气增氧机构(3)由固定套筒(31)、曝气增氧组件(32)和转动组件(33)组成;所述固定套筒(31)与曝气增氧组件(32)卡接配合;所述转动组件(33)与固定套筒(31)转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黑臭河道活水增氧的生态修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4)包括有对称的两河道固定板(401);两所述河道固定板(401)横跨河道两岸,且与河道两岸固定安装;两所述河道固定板(401)之间固定有卡接框架(402);所述卡接框架(402)顶部靠近一侧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卡槽(403);所述卡接框架(402)顶部靠近另一侧面开设有对称的两第二卡槽(4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镇黑臭河道活水增氧的生态修复,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架(6)内壁开设有滤网滑槽(601);所述过滤网(5)与滤网滑槽(601)滑动配合;所述过滤框架(6)与第一卡槽(403)卡接配合;所述过滤组件(7)包括有微生物载体框(701);所述微生物载体框(701)内壁设置有微生物载体(702);所述微生物载体框(701)与第二卡槽(404)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镇黑臭河道活水增氧的生态修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框架(402)顶部固定有对称的两曝气泵(405);两所述曝气泵(405)输出端均连接有导气管(406);两所述导气管(406)之间连接有三通连接管件(407);所述卡接框架(402)顶部开设有若干第一插接孔(40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镇黑臭河道活水增氧的生态修复,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床(8)包括有底部固定安装有漂浮泡沫板(801);所述漂浮床(8)顶部固定有若干第一插接柱(802);所述第一插接柱(802)与第一插接孔(408)插接配合;所述漂浮床(8)顶部开设有若干矩形孔(803);所述矩形孔(803)相对两内侧壁均开设有矩形卡槽(804);所述漂浮床(8)顶部靠近矩形孔(803)另一相对两内侧壁均固定有第二插接柱(805);所述漂浮床(8)顶部螺纹转动连接有水质检测仪(80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镇黑臭河道活水增氧的生态修复,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着床架(9)相对两侧面均固定有矩形卡块(901);所述矩形卡块(901)与矩形卡槽(804)卡接配合;所述植物着床架(9)顶部固定有对称的两插接架(902);两所述插接架(902)顶部开设
有第二插接孔(903);所述第二插接孔(903)与第二插接柱(805)插接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黑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帅慧戴尚春张永栋戴建军康济溢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南大环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