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板;所述保护板包括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连接的功能板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功能板包括I C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开关电路板、第一镍片和第二镍片;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柔性软板和连接器,所述柔性软板与所述开关电路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一体的保护板分解为功能板、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共三个单独的模块,能够将功能板和第一连接板设计成几个通用的尺寸来匹配不同电芯,实际项目中只需要将第二连接板根据需求进行设计即可,不需要单独设计整个保护板,不仅有效缩短了制作周期,还有效节省了时间成本和制作成本。效节省了时间成本和制作成本。效节省了时间成本和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板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技术的推广,手机快充也成为主流趋势,目前主流的快充有18W、33W、40W、65W、120W等,每种快充方案的原理图和所用元器件的封装几乎一致,针对不同的电压平台器件选型会有所调整,针对不同客户的项目需求,保护板都是单独重新开发的,需要单独设计工装夹具等,很难做到共用,造成资源浪费。
[0003]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实现部分共用,只需调整关键元器件的保护板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部分共用,只需调整关键元器件的保护板,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保护板需要单独开发,单独设计工装夹具等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的缺陷。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护板,其优选方案在于,所述保护板包括:
[0006]功能板,包括I C电路板和第一补强板,所述第一补强板设置在所述I C电路板上;
[0007]第一连接板,包括开关电路板、第一镍片和第二镍片,所述开关电路板与所述I C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镍片和所述第二镍片均设置在所述开关电路板上,以用于与电池电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0008]第二连接板,包括柔性软板、连接器和第二补强板,所述柔性软板与所述开关电路板连接,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柔性软板的端部以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所述第二补强板设置在所述柔性软板上。
[0009]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I C电路板包括第一底板、保护I C及其外围电路,所述保护I C及其外围电路均能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
[0010]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第一底板为柔性板,所述第一补强板为FR4补强板或钢片补强板。
[0011]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开关电路板包括第二底板、开关MOS管及其外围电路,所述开关MOS管及其外围电路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
[0012]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第二底板为FR4硬板或铝基板。
[0013]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第二底板的长度为20
‑
80mm,其宽度为2.5
‑
6mm,其厚度为0.6
‑
1.2mm。
[0014]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第一镍片和所述第二镍片之间的距离与电池电芯的两个电极距离相适应,具体为10
‑
30mm。
[0015]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柔性软板包括P I层、铜层和覆盖膜,所述第二补强板为
FR4补强板或钢片补强板。
[0016]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功能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通过回流焊接、压焊、自动锡焊或手工烙铁焊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回流焊接、压焊、自动锡焊或手工烙铁焊接固定。
[0017]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第一补强板的长度为7
‑
10mm,其宽度为2.5
‑
6mm,其厚度为0.15
‑
0.4mm;所述第二补强板的长度为3
‑
7mm,其宽度为3
‑
7mm,其厚度为0.15
‑
0.4mm。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将一体的保护板分解为功能板、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共三个单独的模块,能够将功能板和第一连接板设计成几个通用的尺寸来匹配不同电芯,当该方案中的保护板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时,只需要将第二连接板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即可,不需要单独设计整个保护板,不仅有效缩短了制作周期,还有效节省了时间成本和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中的一种保护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是本技术中的一种保护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3是本技术中的功能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4是本技术中的功能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5是本技术中的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6是本技术中的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7是本技术中的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8是本技术中的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9]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护板的优选实施例。
[0030]一种保护板,参考图1和图2,所述保护板包括功能板1、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所述功能板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两端连接。
[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并参考图3和图4,所述功能板1包括I C电路板11和第一补强板12,所述第一补强板12设置在所述I C电路板11上;所述I C电路板11的长度为7
‑
15mm,所述I C电路板11的宽度为2.5
‑
6mm,所述I C电路板11的厚度为0.2
‑
0.5mm,所述第一补强板12的长度为7
‑
10mm,其宽度为2.5
‑
6mm,其厚度为0.15
‑
0.4mm。
[00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I C电路板11包括第一底板、保护I C及其外围电路,所述保护I C及其外围电路均能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一底板为柔性软板31。
[00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补强板12为FR4补强板或钢片补强板;当然,所述第一补强板12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硬板,本实施例所提到的仅为优选方案。
[0034]其中,所述功能板1主要提供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以及温度保护等功能,所述功能板1可以通过实际需求更换不同的保护I C芯片来实现多种方案的互配,其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提前加工,在后续的保护板组装中当一个组件,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功能板1需要和所述第一连接板2连接后,才能实现对电路的开关功能,所述功能板1和所述第一连接板2通过回流焊接、压焊、自动锡焊或手工烙铁焊接等方式连接固定。
[00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并参考图5和图6,所述第一连接板2包括开关电路板21、第一镍片22和第二镍片23,所述开关电路板21与所述I C电路板11连接,所述第一镍片22和所述第二镍片23均设置在所述开关电路板21上,以用于与电池电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00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板21包括第二底板、开关MOS管及其外围电路,所述开关MOS管及其外围电路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
[00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板为FR4硬板或铝基板,所述第二底板的长度为2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包括:功能板,包括IC电路板;第一连接板,包括开关电路板、第一镍片和第二镍片,所述开关电路板与所述IC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镍片和所述第二镍片均设置在所述开关电路板上,以用于与电池电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第二连接板,包括柔性软板和连接器,所述柔性软板与所述开关电路板连接,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柔性软板的端部以用于连接外部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IC电路板包括第一底板、保护IC及其外围电路,所述保护IC及其外围电路均能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为柔性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IC电路板上的第一补强板,所述第一补强板为FR4补强板或钢片补强板,其长度为7
‑
10mm,其宽度为2.5
‑
6mm,其厚度为0.15
‑
0.4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板包括第二底板、开关MOS管及其外围电路,所述开关MOS管及其外围电路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志力,柳锦,廖兴群,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