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压锅的锅体结构,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置有一安装腔,所述锅盖对应于所述安装腔连接于所述锅体上,且所述锅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自排气阀,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自排气阀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固定于所述锅盖的外壁上,且所述自排气阀包括壳体和弹性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封堵件,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在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并在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背离的位置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随所述封堵件在所述空腔内的移动连通或隔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微压锅的锅体结构可实现自动排气,无需手动开启排气阀排气,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性更高。安全性更高。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压锅的锅体结构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涉及于烹饪锅具
,尤其涉及一种微压锅的锅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微压锅是近年开始流行的烹饪锅具,其工作时锅内可以保持一定压力,所烹饪出的食物较使用普通锅更为鲜美,并且由于微压锅内部压力远小于高压锅,强度和结构要求也比高压锅要低。现有微压锅的锅体结构包括带柄的锅体和可盖于锅体上的密封锅盖,锅体和锅盖通过一个绕锅盖周缘设置的密封圈实现密封对接,所述锅盖上开孔安装一个泄压用的排气阀。工作时,锅盖盖在锅体上靠锅盖自重和密封圈保持密封,锅盖上的排气阀处于关闭状态,锅盖打开之前要先手动开启排气阀,操作麻烦且存在被蒸气误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微压锅的锅体结构,旨在解决传统的微压锅的锅体结构需要手动操作排气,操作麻烦且存在被误伤的问题。
[0004]为了可达到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微压锅的锅体结构,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置有一安装腔,所述锅盖对应于所述安装腔连接于所述锅体上,且所述锅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自排气阀,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自排气阀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固定于所述锅盖的外壁上,且所述自排气阀包括壳体和弹性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封堵件,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在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并在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背离的位置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随所述封堵件在所述空腔内的移动连通或隔绝。
[000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锅体相对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锁紧扣,两个锁紧扣沿相对方向各凸伸有一限位板,且每一所述锁紧扣移动连接于所述锅体上,当所述锅盖连接于所述锅体上时,每一所述限位板随所述锁紧扣移动至与所述锅盖抵触连接或与所述锅盖分离的位置。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锅盖的外壁边缘沿周向设置有一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限位板可抵触地连接。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锅盖的内壁边缘沿周向凹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有一密封圈。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锅体上还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提手,每一所述提手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移动连接有部分所述锁紧扣。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紧扣在与所述限位板垂直的方向向外凸伸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设于所述滑槽上并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滑槽内。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锅体上还设置有安装仓、安装桥和散热孔,所述安装仓固定于
所述锅体的侧壁上,且所述安装仓的内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安装桥悬空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其端部设置有安装位;所述散热孔分散开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封堵件的形状与所述空腔中段的形状适配,且所述封堵件中最小底面的尺寸大于或等于与其相对的空腔端壁尺寸,所述封堵件中最大底面的尺寸小于与其相对的空腔端壁尺寸。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空腔的内壁与所述透气孔同侧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封堵件在与所述连接槽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和所述连接槽之间通过一弹簧弹性移动连接。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侧外壁上还设置有一手柄。
[0014]因此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要说明如下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微压锅的锅体结构采用在锅盖上设置自排气阀,由于自排气阀的壳体内部弹性移动连接有封堵件,因此在锅体内的气压和弹力的作用下能够控制封堵件移动,以连通或隔绝透气孔和第一通孔,实现自动排气,无需手动开启排气阀排气,操作简单,而且可以待到自动排气完再打开锅盖,避免使用者被蒸汽误伤的危险,使用安全性更高。同时本技术所提供的微压锅的锅体结构还通过在锅体上设置锁紧扣,使锅盖能够紧密连接在锅体上,相较于现有的利用锅盖自重和密封圈保持密封的微压锅锅体结构而言,锁紧扣的设置能够减轻锅盖的重量,更便利于使用者使用,而且还能够保证锅盖不会在锅体内气压突增时从锅体上被冲起,起到防止食物外溢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锅体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锅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锅体结构处于使用状态下沿
Ⅲ‑Ⅲ
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中自排气阀处于排气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
‑
锅体结构;10
‑
锅体;101
‑
安装腔;11
‑
提手;111
‑
滑槽;12
‑
锁紧扣;121
‑
限位板;122
‑
连接柱;13
‑
安装仓;14
‑
安装桥;141
‑
安装位;15
‑
散热孔;20
‑
锅盖;21
‑
第一通孔;22
‑
自排气阀;221
‑
壳体;2210
‑
空腔;2211
‑
第二通孔;2212
‑
透气孔;2213
‑
连接槽;2214
‑
手柄;222
‑
封堵件;2221
‑
定位柱;23
‑
台阶;24
‑
卡槽;30
‑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可以理解,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仅仅是为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连接方式。
[0022]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术语是基于附图描述本技术所示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
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殊的方向或位置关系,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件。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等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殊的顺序,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压锅的锅体结构,包括锅体和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设置有一安装腔,所述锅盖对应于所述安装腔连接于所述锅体上,且所述锅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自排气阀,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自排气阀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固定于所述锅盖的外壁上,且所述自排气阀包括壳体和弹性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封堵件,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在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并在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背离的位置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随所述封堵件在所述空腔内的移动连通或隔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压锅的锅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相对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锁紧扣,两个锁紧扣沿相对方向各凸伸有一限位板,且每一所述锁紧扣移动连接于所述锅体上,当所述锅盖连接于所述锅体上时,每一所述限位板随所述锁紧扣移动至与所述锅盖抵触连接或与所述锅盖分离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压锅的锅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的外壁边缘沿周向设置有一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限位板可抵触地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压锅的锅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的内壁边缘沿周向凹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有一密封圈。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压锅的锅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伟潘,
申请(专利权)人:王春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