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组件及通讯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86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组件及通讯终端,将布设区域设置在基架的边缘位置,并将辐射图案以及寄生枝节一同布设在布设区域上。由此,一方面,在通讯终端进行组装时,便于观察天线组件的馈电点与接地点的连接情况,提高了通讯终端装配效率。另一方面,在第二枝节附近设置寄生枝节,使得天线在高频段带宽更大。再一方面,通过对第一缝隙、第二缝隙和寄生枝节形状的配置,可以直接对天线的谐振频率进行调整,提高了天线对不同应用场合的适应性。提高了天线对不同应用场合的适应性。提高了天线对不同应用场合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组件及通讯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及通讯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通讯终端之间的信息传输要求越来越高。比如伴随5G通讯的不断成熟,需要通讯终端能够在更多的频段实现信息传输。这就需要通讯终端上的天线对电磁信号具有更强的收发性能。如何使天线具有多个谐振频率并同时提高天线带宽,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组件及通讯终端,利用设置在第二枝节处的寄生枝节,增加了天线谐振频率的带宽,提升了天线的通讯性能。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组件包括:
[0005]基架,包括布设区域,布设区域位于基架的边缘;
[0006]辐射图案,布设于布设区域并包括第一枝节、第二枝节以及与第一枝节和第二枝节相对的第三枝节,第一枝节和第二枝节之间设有馈电点,第三枝节与第一枝节之间以及第三枝节与部分第二枝节之间形成第一缝隙;
[0007]寄生枝节,具有接地点,寄生枝节布设于布设区域并与第二枝节之间形成第二缝隙。
[0008]进一步地,第二枝节远离第一枝节的一端与第三枝节电性连接;
[0009]第三枝节和第一枝节同时沿布设区域的边缘延伸;
[0010]寄生枝节位于第二枝节的远离第三枝节一侧。
[0011]进一步地,布设区域具有边棱,第三枝节包覆于边棱;
[0012]寄生枝节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边棱。
[0013]进一步地,第二枝节还包括凹陷区域,凹陷区域位于第二枝节的远离第三枝节一侧;
[0014]寄生枝节至少部分位于凹陷区域内并形成第二缝隙。
[0015]进一步地,第二枝节包括依次连接的延伸段和弯折段,延伸段和弯折段围绕凹陷区域。
[0016]进一步地,延伸段包括第一矩形图案和第二矩形图案,第一矩形图案和第二矩形图案由馈电点依次排列;
[0017]第二矩形图案包括相对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一边与第一矩形图案的形成第一缝隙的侧边对齐,第二边与第一矩形图案形成凹陷区域。
[0018]进一步地,弯折段包括第三矩形图案,第三矩形图案包括第三边,第三边与第二边相邻且相互垂直;
[0019]寄生枝节包括第四矩形图案;
[0020]第二缝隙在第四矩形图案与第一矩形图案之间以及第二矩形图案与第三矩形图案之间对应的各部分宽度相同。
[0021]进一步地,弯折段包括第四边,第四边与第二边的夹角为钝角,
[0022]寄生枝节包括第四矩形图案;
[0023]第二缝隙在第四矩形图案与第一矩形图案之间以及第四矩形图案与第二矩形图案之间对应的各部分宽度相同。
[0024]进一步地,第一缝隙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部分弯折段对应并与弯折段的弯折方向一致。
[0025]进一步地,寄生枝节具有第一弧边;
[0026]第二枝节间具有第二弧边,第一弧边与第二弧边之间形成至少部分第二缝隙。
[0027]进一步地,布设区域具有第一面、第二面、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面和第二面相互背离,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时与第一面和第二面连通;
[0028]辐射图案和寄生枝节设置在第一面,馈电点和接地点分别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应。
[0029]进一步地,天线组件还包括:
[0030]第一连接图案和第二连接图案,同时位于第二面,第一连接图案通过第一通孔与辐射图案连接,第二连接图案通过第二通孔与寄生枝节连接。
[0031]进一步地,第二面包括连接面,连接面位于布设区域的边缘位置并与布设区域的厚度方向垂直;
[0032]第一连接图案和第二连接图案同时延伸至连接面。
[0033]进一步地,第一通孔内壁包括第一锥面,第一锥面向第一面阔张;
[0034]寄生枝节具有第一弧边,第一弧边位于第一锥面并与第二枝节形成部分第二缝隙;
[0035]其中,第一弧边同时具有第一弯曲方向和第二弯曲方向,第一弯曲方向沿第一锥面的周向,第二弯曲方向朝第二面弯曲。
[0036]进一步地,第一枝节和第二枝节的长度均为0.23

0.27λ1,其中,λ1为天线组件的工作波长。
[0037]进一步地,第一枝节的长度与天线组件的高频段的工作频率负相关;
[0038]第二枝节的长度与天线组件的低频段的工作频率负相关;
[0039]第三枝节的长度与天线组件的低频段的工作频率负相关;
[0040]寄生枝节的长度与天线组件的高频段的带宽工作频率负相关;
[0041]第一缝隙宽度与天线组件的工作频率正相关。
[004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讯终端包括:
[0043]基架,包括布设区域,布设区域位于基架的边缘;
[0044]辐射图案,布设于布设区域并包括第一枝节、第二枝节以及与第一枝节和第二枝节相对的第三枝节,第一枝节和第二枝节之间设有馈电点,第三枝节与第一枝节之间以及第三枝节与部分第二枝节之间形成第一缝隙;
[0045]寄生枝节,具有接地点,寄生枝节布设于布设区域并与第二枝节之间形成第二缝隙。
[0046]进一步地,布设区域具有第一面、第二面、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面和第二面相互背离,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时与第一面和第二面连通;
[0047]辐射图案和寄生枝节设置在第一面,馈电点和接地点分别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应;
[0048]通讯终端还包括:
[0049]电路板,置于第二面的相对侧;
[0050]第一连接图案和第二连接图案,同时位于第二面,第一连接图案通过第一通孔与辐射图案连接,第二连接图案通过第二通孔与寄生枝节连接;
[0051]两个弹性连接件,安装在电路板上,两个弹性连接件的触点分别与第一连接图案和第二连接图案抵接。
[0052]进一步地,布设区域包括多个预留通孔,多个预留通孔沿布设区域的边缘间隔排列,部分预留通孔形成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0053]进一步地,通讯终端还包括:
[0054]显示屏,置于电路板的背离基架的一侧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以及
[0055]外壳部,收容显示屏、电路板和基架并包括正面和背面,第二面朝向背面。
[0056]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组件及通讯终端,将布设区域设置在基架的边缘位置,并将辐射图案以及寄生枝节一同布设在布设区域上。由此,一方面,在通讯终端进行组装时,便于观察天线组件的馈电点与接地点的连接情况,提高了通讯终端装配效率。另一方面,在第二枝节附近设置寄生枝节,使得天线在高频段带宽更大。再一方面,通过对第一缝隙、第二缝隙和寄生枝节形状的配置,可以直接对天线的谐振频率进行调整,提高了天线对不同应用场合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5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基架(3),包括布设区域(31),所述布设区域(31)位于所述基架(3)的边缘;辐射图案(1),布设于所述布设区域(31)并包括第一枝节(11)、第二枝节(12)以及与所述第一枝节(11)和所述第二枝节(12)相对的第三枝节(13),所述第一枝节(11)和所述第二枝节(12)之间设有馈电点(14),所述第三枝节(13)与所述第一枝节(11)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枝节(13)与部分所述第二枝节(12)之间形成第一缝隙(41);寄生枝节(2),具有接地点(21),所述寄生枝节(2)布设于所述布设区域并与所述第二枝节(12)之间形成第二缝隙(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枝节(12)远离所述第一枝节(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枝节(13)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枝节(13)和所述第一枝节(11)同时沿所述布设区域(31)的边缘延伸;所述寄生枝节(2)位于所述第二枝节(12)的远离所述第三枝节(13)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设区域(31)具有边棱(311),所述第三枝节(13)包覆于所述边棱(311);所述寄生枝节(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边棱(3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枝节(12)还包括凹陷区域(121),所述凹陷区域(121)位于所述第二枝节(12)的远离所述第三枝节(13)一侧;所述寄生枝节(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陷区域(121)内并形成所述第二缝隙(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枝节(12)包括依次连接的延伸段(122)和弯折段(123),所述延伸段(122)和所述弯折段(123)围绕所述凹陷区域(1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122)包括第一矩形图案(1221)和第二矩形图案(1222),所述第一矩形图案(1221)和所述第二矩形图案(1222)由所述馈电点(14)依次排列;所述第二矩形图案(1222)包括相对的第一边(1223)和第二边(1224),所述第一边(1223)与所述第一矩形图案(1221)的形成所述第一缝隙(41)的侧边对齐,所述第二边(1224)与所述第一矩形图案(1221)形成所述凹陷区域(12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123)包括第三矩形图案(1231),所述第三矩形图案(1231)包括第三边(1232),所述第三边(1232)与所述第二边(1224)相邻且相互垂直;所述寄生枝节(2)包括第四矩形图案(22);所述第二缝隙(42)在所述第四矩形图案(22)与所述第一矩形图案(122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矩形图案(1222)与所述第三矩形图案(1231)之间对应的各部分宽度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123)包括第四边(1233),所述第四边(1233)与所述第二边(1224)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寄生枝节(2)包括第四矩形图案(22);所述第二缝隙(42)在所述第四矩形图案(22)与所述第一矩形图案(1221)之间以及所述第四矩形图案(22)与所述第二矩形图案(1222)之间对应的各部分宽度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41)包括第一部分(411)和第二部分(412),所述第一部分(411)与部分所述弯折段(123)相对应,并与所述弯
折段(123)的弯折方向一致。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枝节(2)具有第一弧边(23);所述第二枝节(12)间具有第二弧边(1225),所述第一弧边(23)与所述第二弧边(1225)之间形成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缝隙(42)。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设区域(31)具有第一面(312)、第二面(313)、第一通孔(314)和第二通孔(315),所述第一面(312)和所述第二面(313)相互背离,所述第一通孔(314)和所述第二通孔(315)同时与所述第一面(312)和所述第二面(313)连通;所述辐射图案(1)和所述寄生枝节(2)设置在所述第一面(312),所述馈电点(14)和所述接地点(21)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314)和所述第二通孔(315)对应。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博付荣杨先歌肖同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