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部可视空气炸锅,包括主机和炸篮,主机的内部前后相邻设有烹饪腔和电器腔、前侧部设有与烹饪腔连通的开口、顶部设有用于与烹饪腔连通的可视窗,所述主机的前侧部设有开口,所述炸篮通过开口可拆卸安装在烹饪腔内,所述电器腔内设有与烹饪腔相通的热风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风组件设置在烹饪腔后侧,整机体积较薄、重心将降低,有效避免头重脚轻的现象,主机无需对热风组件做特别支撑结构,制作成本可大幅降低,可视窗设置在烹饪腔顶部,可视效果更佳。可视效果更佳。可视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部可视空气炸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炸锅领域,具体是一种顶部可视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0002]可视空气炸锅种类很多。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217488354U公开的一种新型可视化空气炸锅,包括有锅体,锅体上设有炸腔,炸腔内设有可从炸腔内可拆卸的炸盘,炸盘的前侧面设有可使区域,炸盘外侧面设有在炸盘插入炸腔后封闭炸腔的前侧板,前侧板为可视阻热钢化玻璃,炸盘的整块前面板使用阻热钢化玻璃制成。该结构类型的空气炸锅,为抽屉式结构(炸盘可从锅体侧部抽出),其锅体顶部设置热风组件,炸盘的前侧板为可视化玻璃制作,由于热风组件设置在锅体顶部,因此其整机较厚且重心较高,炸盘的前侧板由于有把手的遮挡,因此可视面积较小,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顶部可视空气炸锅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其热风组件设置在烹饪腔后侧,整机体积较薄、重心较低,可视窗设置在烹饪腔顶部,可视效果更佳。
[0004]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顶部可视空气炸锅,包括主机和炸篮,主机的内部前后相邻设有烹饪腔和电器腔、前侧部设有与烹饪腔连通的开口、顶部设有用于与烹饪腔连通的可视窗,所述炸篮通过开口可拆卸安装在烹饪腔内,所述电器腔内设有与烹饪腔相通的热风组件。
[0005]所述主机的顶部设有装饰板,装饰板对应可视窗的位置呈透明状,主机和装饰板对应电器腔的位置设有操控组件。
[0006]所述装饰板上设有用于与可视窗、烹饪腔连通的排气阀。
[0007]所述炸篮的前侧依次设有隔热板和把手。
[0008]所述炸篮的外缘与烹饪腔之间设有密封圈。
[0009]所述主机包括相互盖合的上机壳和下机壳,所述可视窗、电器腔分别开设在上机壳,烹饪腔开设在下机壳,开口由上机壳和下机壳共同形成。
[0010]所述热风组件包括电机、电机支架、空气循环隔热罩、扇叶和发热管;所述电机支架、空气循环隔热罩分别安装在电器腔内,空气循环隔热罩设置在电机支架与烹饪腔之间且空气循环隔热罩罩向烹饪腔的后侧,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的后侧,其电机轴向前依次穿出电机支架并穿入空气循环隔热罩内,扇叶安装在空气循环隔热罩内并与电机轴传动连接,发热管安装在空气循环隔热罩内并环设在扇叶的外围;所述烹饪腔的后侧对应空气循环隔热罩罩接的位置设有用于把两者连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炸篮后侧设有用于与第一通气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
[0011]所述电机支架设有用于围住电机的围板,主机的后侧设有用于与围板连通的散热孔。
[0012]所述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相互贴近,第一通气孔包括第一上排横置式通气孔以及第一下排放射式通气孔,第一上排横置式通气孔的水平高度位置高于第一下排放射式通气孔的水平高度位置,第一下排放射式通气孔、扇叶为同轴设置;第二通气孔包括第二上排横置式通气孔以及第二下排放射式通气孔,第二上排横置式通气孔与第一上排横置式通气孔的面积、位置相同或相当,第二下排放射式通气孔与第一下排放射式通气孔的面积、位置相同或相当。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热风组件设置在烹饪腔后侧(即主机后侧),整机体积较薄、重心将降低,有效避免头重脚轻的现象,主机无需对热风组件做特别支撑结构,制作成本可大幅降低,可视窗设置在烹饪腔顶部,可视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总装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总装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第一实施例
[0022]如图1
‑
图3所示,本顶部可视空气炸锅,包括主机和炸篮31,主机的内部前后相邻设有烹饪腔10和电器腔13、前侧部设有与烹饪腔10连通的开口11、顶部设有用于与烹饪腔10连通的可视窗12,所述炸篮31通过开口11可拆卸安装在烹饪腔10内,所述电器腔13内设有与烹饪腔10相通的热风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热风组件设置在烹饪腔10后侧(即主机1后侧),整机体积较薄、重心将降低,有效避免头重脚轻的现象,主机也无需对热风组件做特别支撑结构,制作成本可大幅降低,另外,可视窗12设置在烹饪腔10顶部,可视面积更大、用户可从上至下俯视式观察烹饪腔10内部,可视效果更佳。
[0023]进一步地,所述主机的顶部设有装饰板2,装饰板2对应可视窗12的位置呈透明状,具体地,装饰板2可通过玻璃制成,表面可印刷装饰图案,仅需对应可视窗12的位置留空使之保持透明即可,主机和装饰板2对应电器腔13的位置设有操控组件21,操控组件21用于控
制本顶部可视空气炸锅的工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0024]进一步地,所述装饰板2上设有用于与可视窗12、烹饪腔10连通的排气阀22,用于烹饪腔10的排气,避免烹饪时烹饪腔10内压过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0025]进一步地,所述炸篮31的前侧依次设有隔热板33和把手32,由于在主机的顶部设置了可视窗12,因此,隔热板可用钣金、塑料等材质制成,无需一定采用玻璃制成,有助降低重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0026]进一步地,所述炸篮31的外缘与烹饪腔10之间设有密封圈,具体地,可优选在炸篮31的外缘设有用于与烹饪腔10密封的密封圈,保证炸篮31与开口、烹饪腔10之间的密封效果。
[0027]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包括相互盖合的上机壳51和下机壳52,所述可视窗12、电器腔13分别开设在上机壳51,烹饪腔10开设在下机壳52,开口11由上机壳51和下机壳52共同形成,上机壳51和下机壳52通过常规的卡扣、打螺钉等方式相互盖合组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0028]进一步地,所述热风组件包括电机41、电机支架42、空气循环隔热罩43、扇叶44和发热管45;电机41用于驱动扇叶44转动、扇叶44转动可把发热管45产生的热量吹向烹饪腔10,电机支架42用于固定电机41,空气循环隔热罩43用于把发热管45的热量隔开,而且形成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部可视空气炸锅,包括主机和炸篮(31),其特征在于,主机的内部前后相邻设有烹饪腔(10)和电器腔(13)、前侧部设有与烹饪腔(10)连通的开口(11)、顶部设有用于与烹饪腔(10)连通的可视窗(12),所述炸篮(31)通过开口(11)可拆卸安装在烹饪腔(10)内,所述电器腔(13)内设有与烹饪腔(10)相通的热风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可视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的顶部设有装饰板(2),装饰板(2)对应可视窗(12)的位置呈透明状,主机和装饰板(2)对应电器腔(13)的位置设有操控组件(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部可视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2)上设有用于与可视窗(12)、烹饪腔(10)连通的排气阀(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可视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炸篮(31)的前侧依次设有隔热板(33)和把手(3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可视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炸篮(31)的外缘与烹饪腔(10)之间设有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可视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相互盖合的上机壳(51)和下机壳(52),所述可视窗(12)、电器腔(13)分别开设在上机壳(51),烹饪腔(10)开设在下机壳(52),开口(11)由上机壳(51)和下机壳(52)共同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1
‑
6任一项所述的顶部可视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组件包括电机(41)、电机支架(42)、空气循环隔热罩(43)、扇叶(44)和发热管(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功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索虹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