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缝钢管内孔稳定矫直装置,涉及无缝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的U型支撑架和底板上端中央设置的两个上下对称的两个矫直机构,两个矫直机构之间形成供无缝钢管矫直的矫直空间,两个支撑架上端一侧连接有内孔稳定机构,内孔稳定机构包括固定在两个支撑架上端一侧的T型顶板,顶板远离支撑架一端下方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中央贯穿有螺纹杆,螺纹杆靠近矫直机构一侧设置有延伸至矫直空间中央的稳定柱。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对无缝钢管外壁施压矫直的过程中有效控制钢管内孔直径,防止其形变,并对其进一步矫直,提升整个钢管矫直的稳定性和成品率。管矫直的稳定性和成品率。管矫直的稳定性和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缝钢管内孔稳定矫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缝钢管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无缝钢管内孔稳定矫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缝钢管是一种具有中空截面、周边没有接缝的长条钢材,一般在加工过程中在成孔后均需要经过矫直处理。
[0003]现有的无缝钢管矫直装置大多是将整个钢管通过矫直辊辊压矫直,如专利号CN201920738749.4公开的“一种冷拔精密无缝钢管生产用预矫直机”,即在整个钢管外部施加一定的压力对其进行矫直,在此过程中,不管是对钢管的上下或者左右施压,均是直接作用于钢管的外壁,虽然矫直过程中压力大多对称均匀能够保证钢管良好的矫直作用,但是对于一些壁厚较薄的无缝钢管,在外壁施压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内孔直径的形变,在此情况下,单纯的外壁矫直仍然会造成无缝钢管一定的次品率,导致钢管内孔直径不易,影响后续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缝钢管内孔稳定矫直装置,在对无缝钢管外壁施压矫直的过程中有效控制钢管内孔直径,防止其形变,并对其进一步矫直,提升整个钢管矫直的稳定性和成品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缝钢管内孔稳定矫直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的U型支撑架和底板上端中央设置的两个上下对称的两个矫直机构,两个矫直机构之间形成供无缝钢管矫直的矫直空间,且下方所述矫直机构与底板相固定,上方所述矫直机构通过升降机构与两侧的支撑架相连接,且两个支撑架上端一侧连接有对无缝钢管内孔进行稳定的内孔稳定机构;所述内孔稳定机构包括固定在两个支撑架上端一侧的T型顶板,所述顶板远离支撑架一端下方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中央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靠近矫直机构一侧设置有延伸至矫直空间中央并与无缝钢管内孔直径相匹配的稳定柱,所述螺纹杆远离矫直机构一侧贯穿挡板且通过挡板外侧设置的移动机构进行横向移动。
[0007]优选的,所述矫直机构包括前后两侧对称设置的侧板和两个侧板之间转动连接的多个水平排布的矫直辊,所述矫直辊一端转动轴穿过一侧的侧板与外部的齿轮同轴固定,且多个齿轮之间通过与齿轮相啮合的链条进行连接,且其中一个齿轮与外部设置的矫直电机输出轴相连接,且上方矫直机构中的矫直电机和侧板均与上方的升降机构相固定,下方的矫直机构中的矫直电机和侧板均与底板上表面相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矫直辊中央设置有一圈内凹的矫直槽,且上下对称的两个矫直机构中的矫直辊之间的矫直槽相互对应形成供无缝钢管矫直穿过的矫直空间。
[0009]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两个支撑架之间的升降板和支撑架内部两侧转动连接的螺纹柱,所述升降板两端分别延伸至支撑架内部与支撑架内壁滑动连接,且升降
板四角处均开设有用于螺纹柱贯穿且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柱上端贯穿支撑架顶部与支撑架上端的升降电机相连接,且升降板底部与上方的矫直机构相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稳定柱设置于两个矫直机构的矫直出口处上下两个对应的矫直槽形成的矫直空间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顶板靠近支撑架一端延伸至支撑架顶部中央位置,且顶板远离支撑架一端向外延伸的长度和螺纹杆的总长均大于待矫直无缝钢管的长度。
[0012]优选的,所述挡板上端两侧与顶板之间通过升降杆相连接,且升降杆上端穿过顶板与上端的升降驱动机构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挡板外侧转动连接的第一锥齿轮和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挡板外侧固定的移动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螺纹杆贯穿第一锥齿轮向外延伸并与第一锥齿轮内部螺纹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稳定柱包括与无缝钢管内孔直径适配的柱体和柱体上转动设置的多个增滑用的滚珠,且柱体一端设置有连接头与螺纹杆一端螺纹活动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缝钢管内孔稳定矫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矫直机构结合内孔稳定机构中顶板、挡板、螺纹杆、稳定柱的设置,使得无缝钢管在矫直过程中外壁受到矫直机构挤压矫直的同时,稳定柱延伸至无缝钢管内部与内壁贴合,防止内孔的形变,保证矫直的效果同时,提升整体矫直的稳定性降低次品率,提升生产的经济效益;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升降机构和升降杆的设置没你呢挂钩有效针对不同直径和规格的无缝钢管进行矫直,并且在矫直过程中通过升降杆带动稳定柱高度变化,使得稳定柱与无缝钢管位置齐平,同时对于不同内径的无缝钢管可以替换不同规格的稳定柱进行内径稳定,便于对不同规格的钢管进行矫直处理,并且整个稳定柱设置在上下两个矫直槽之间,使用时设置在钢管内部,即稳定柱本身重力分散在钢管内部,即只采用单侧固定稳定柱即可完成内孔矫直,保证整个装置的简洁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矫直机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机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矫直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内孔稳定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稳定柱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底板;2、支撑架;3、升降机构;301、升降板;302、螺纹孔;303、螺纹柱;304、升降电机;4、矫直机构;401、侧板;402、矫直辊;403、矫直槽;404、齿轮;405、链条;406、矫直电机;5、内孔稳定机构;501、顶板;502、升降杆;503、挡板;504、螺纹杆;505、移动机构;5051、第一锥齿轮;5052、第二锥齿轮;5053、移动电机;506、稳定柱;5061、柱体;5062、滚珠;5063、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实施例1:
[0029]参照图1
‑
5,一种无缝钢管内孔稳定矫直装置,所述装置通过在底板1上端中央设置两个上下对称的矫直机构4来对无缝钢管进行矫直,其中矫直机构4包括前后两侧对称设置的侧板401和两个侧板401之间转动连接的多个矫直辊402,且各个矫直辊402水平排布,供无缝钢管放置,矫直辊402的转轴与侧板401外侧的齿轮404同轴连接,多个齿轮404之间通过链条405相连接,链条405上设置卡槽与齿轮404相啮合,其中一个齿轮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钢管内孔稳定矫直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的U型支撑架(2)和底板(1)上端中央设置的两个上下对称的两个矫直机构(4),其特征在于:两个矫直机构(4)之间形成供无缝钢管矫直的矫直空间,且下方所述矫直机构(4)与底板(1)相固定,上方所述矫直机构(4)通过升降机构(3)与两侧的支撑架(2)相连接,且两个支撑架(2)上端一侧连接有对无缝钢管内孔进行稳定的内孔稳定机构(5);所述内孔稳定机构(5)包括固定在两个支撑架(2)上端一侧的T型顶板(501),所述顶板(501)远离支撑架(2)一端下方连接有挡板(503),所述挡板(503)中央贯穿有螺纹杆(504),所述螺纹杆(504)靠近矫直机构(4)一侧设置有延伸至矫直空间中央并与无缝钢管内孔直径相匹配的稳定柱(506),所述螺纹杆(504)远离矫直机构(4)一侧贯穿挡板(503)且通过挡板(503)外侧设置的移动机构(505)进行横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钢管内孔稳定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机构(4)包括前后两侧对称设置的侧板(401)和两个侧板(401)之间转动连接的多个水平排布的矫直辊(402),所述矫直辊(402)一端转动轴穿过一侧的侧板(401)与外部的齿轮(404)同轴固定,且多个齿轮(404)之间通过与齿轮(404)相啮合的链条(405)进行连接,且其中一个齿轮(404)与外部设置的矫直电机(406)输出轴相连接,且上方矫直机构(4)中的矫直电机(406)和侧板(401)均与上方的升降机构(3)相固定,下方的矫直机构(4)中的矫直电机(406)和侧板(401)均与底板(1)上表面相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缝钢管内孔稳定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辊(402)中央设置有一圈内凹的矫直槽(403),且上下对称的两个矫直机构(4)中的矫直辊(402)之间的矫直槽(403)相互对应形成供无缝钢管矫直穿过的矫直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钢管内孔稳定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刚,吴良军,董来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菲力管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