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复合化纤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60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复合化纤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的内部是由抑菌涂层结构、复合抗菌面料层和复合化纤面料层所共同组成,抑菌涂层结构涂覆在复合抗菌面料层的一侧表面,复合化纤面料层设置在复合抗菌面料层的另外一侧表面,所述抑菌涂层结构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纳米抗菌涂层、抗菌防霉涂层和UV抑菌涂层,复合抗菌面料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抗菌剂纤维布料层、银离子抑菌面料层和涤纶抗菌防臭面料层,所述复合化纤面料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涤纶化纤面料、氨纶化纤面料和锦纶化纤面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抑菌涂层结构配合复合抗菌面料层,可对面料内部进行多层防霉抑菌防护,可有效遏制病菌滋生和蔓延。可有效遏制病菌滋生和蔓延。可有效遏制病菌滋生和蔓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复合化纤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化纤面料
,具体为一种抗菌复合化纤面料。

技术介绍

[0002]化学纤维织物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衣料,种类较多。这里主要是指由化学纤维加工成的纯纺、混纺或交织物,也就是说由纯化纤织成的织物,不包括与天然纤维间的混纺、交织物,化纤织物的特性由织成它的化学纤维本身的特性决定。
[0003]公开号为CN217231071U的中国授权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抑菌透气化纤面料,涉及纺织面料
,旨在解决清凉面料穿着时的刺冷感影响面料舒适度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固定连接的透气层以及舒适层,面料本体上设置有连通面料本体两侧的清凉部,面料本体外侧上清凉部的面积大于面料本体内侧上清凉部的面积。本技术通过设置透气层以及舒适层,并且使得清凉部进行里外交换,使得清凉部与外界接触面积增大,使得面料保持清凉的触感,通过设置透气纱,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同时清凉纱采用竹纤维加捻而成,使得清凉纱具有较好的舒适度以及抑菌性能。
[0004]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化纤面料抑菌效果不佳,未设置抑菌涂层结构配合抗菌面料对其进行层层防霉抗菌防护,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抗菌复合化纤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复合化纤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化纤面料抑菌效果不佳,未设置抑菌涂层结构配合抗菌面料对其进行层层防霉抗菌防护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复合化纤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的内部是由抑菌涂层结构、复合抗菌面料层和复合化纤面料层所共同组成,抑菌涂层结构涂覆在复合抗菌面料层的一侧表面,复合化纤面料层设置在复合抗菌面料层的另外一侧表面,所述抑菌涂层结构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纳米抗菌涂层、抗菌防霉涂层和UV抑菌涂层,复合抗菌面料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抗菌剂纤维布料层、银离子抑菌面料层和涤纶抗菌防臭面料层,所述复合化纤面料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涤纶化纤面料、氨纶化纤面料和锦纶化纤面料。
[0007]优选的,所述纳米抗菌涂层涂覆在抗菌防霉涂层的上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UV抑菌涂层涂覆在抗菌防霉涂层的下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抗菌剂纤维布料层设置在银离子抑菌面料层的一侧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涤纶抗菌防臭面料层设置在银离子抑菌面料层的另外一侧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涤纶化纤面料设置在氨纶化纤面料的一侧表面,锦纶化纤面料设置在氨纶化纤面料的另外一侧表面。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面料主体的内部是由抑菌涂层结构、复合抗菌面料层和复合化纤面料层所共同组成,抑菌涂层结构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纳米抗菌涂层、抗菌防霉涂层和UV抑菌涂层,通过设置有抑菌涂层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多层抑菌防霉性能好的涂层结构,可有效抑制细菌的滋生;
[0014](2)复合抗菌面料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抗菌剂纤维布料层、银离子抑菌面料层和涤纶抗菌防臭面料层,通过在面料主体内部设置有复合抗菌面料层结构,采用多层抗菌面料进行制作成型,可对面料内部进行多层防霉抑菌防护,可有效遏制病菌滋生和蔓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面料主体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面料主体内部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抑菌涂层结构内部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复合抗菌面料层内部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复合化纤面料层内部组成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面料主体;2、抑菌涂层结构;3、复合抗菌面料层;4、复合化纤面料层;5、纳米抗菌涂层;6、抗菌防霉涂层;7、UV抑菌涂层;8、抗菌剂纤维布料层;9、银离子抑菌面料层;10、涤纶抗菌防臭面料层;11、涤纶化纤面料;12、氨纶化纤面料;13、锦纶化纤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抗菌复合化纤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面料主体1的内部是由抑菌涂层结构2、复合抗菌面料层3和复合化纤面料层4所共同组成,抑菌涂层结构2涂覆在复合抗菌面料层3的一侧表面,复合化纤面料层4设置在复合抗菌面料层3的另外一侧表面,抑菌涂层结构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纳米抗菌涂层5、抗菌防霉涂层6和UV抑菌涂层7,复合抗菌面料层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抗菌剂纤维布料层8、银离子抑菌面料层9和涤纶抗菌防臭面料层10,复合化纤面料层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涤纶化纤面料11、氨纶化纤面料12和锦纶化纤面料13。
[0023]进一步,纳米抗菌涂层5涂覆在抗菌防霉涂层6的上表面。
[0024]进一步,UV抑菌涂层7涂覆在抗菌防霉涂层6的下表面。
[0025]进一步,抗菌剂纤维布料层8设置在银离子抑菌面料层9的一侧表面。
[0026]进一步,涤纶抗菌防臭面料层10设置在银离子抑菌面料层9的另外一侧表面。
[0027]进一步,涤纶化纤面料11设置在氨纶化纤面料12的一侧表面,锦纶化纤面料13设置在氨纶化纤面料12的另外一侧表面。
[0028]工作原理:使用时,面料主体1的内部是由抑菌涂层结构2、复合抗菌面料层3和复合化纤面料层4所共同组成,抑菌涂层结构2涂覆在复合抗菌面料层3的一侧表面,复合化纤面料层4设置在复合抗菌面料层3的另外一侧表面,抑菌涂层结构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纳米抗菌涂层5、抗菌防霉涂层6和UV抑菌涂层7,通过设置有抑菌涂层结构2,其内部设置有多层
抑菌防霉性能好的涂层结构,可有效抑制细菌的滋生,复合抗菌面料层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抗菌剂纤维布料层8、银离子抑菌面料层9和涤纶抗菌防臭面料层10,通过在面料主体1内部设置有复合抗菌面料层3结构,采用多层抗菌面料进行制作成型,可对面料内部进行多层防霉抑菌防护,可有效遏制病菌滋生和蔓延。
[00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复合化纤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1)的内部是由抑菌涂层结构(2)、复合抗菌面料层(3)和复合化纤面料层(4)所共同组成,抑菌涂层结构(2)涂覆在复合抗菌面料层(3)的一侧表面,复合化纤面料层(4)设置在复合抗菌面料层(3)的另外一侧表面,所述抑菌涂层结构(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纳米抗菌涂层(5)、抗菌防霉涂层(6)和UV抑菌涂层(7),复合抗菌面料层(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抗菌剂纤维布料层(8)、银离子抑菌面料层(9)和涤纶抗菌防臭面料层(10),所述复合化纤面料层(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涤纶化纤面料(11)、氨纶化纤面料(12)和锦纶化纤面料(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复合化纤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晶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余杭明晶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