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评估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5426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评估分析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评估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指定区域历史用电参数获取、抽水蓄能电站适配建造参数分析、目标建造区域获取、目标建造区域基本参数获取、目标建造区域基本参数分析、待选建造区域初步筛选、待选建造区域地形结构参数采集分析、抽水蓄能电站适配建造区域选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抽水蓄能电站选址分析的精准度,进而提升了后期实际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与实际环境状况之间的匹配度,不仅降低了储水蓄能电站的投入成本,且能够达到合理高效的蓄能发电水平,进而为电网电力调度结构的调整提供可靠性的支撑依据,并有利于保障抽水蓄能电站的持续健康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的持续健康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的持续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评估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评估分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评估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电力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合理高效的电力调度和分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满足电网结构的调整需求,抽水蓄能电站应运而生,抽水蓄能电站因其具有容量大、经济可靠和生态环保等优势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将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进行保存,并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进行发电,进而能够将电网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而抽水蓄能电站多建立于地广人稀的山里,其对于选址的需求程度一般较高,合理且适配的建造地址是决定抽水蓄能电站后期发电效果的支撑性因素,因此,需要对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进行充分的评估分析。
[0003]目前,对于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具体体现为:(1)现有的抽水蓄能电站选址在较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相关人员的主观性决策分析,因而存在主观性较强和智能化水平不足的局面,过度依赖人工的经验判断,则会导致选址分析的精准度不高,进而降低了后期实际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与实际环境状况之间的匹配度,不仅增加了储水蓄能电站的投入成本,且无法达到合理高效的蓄能发电水平,进而无法为电网电力调度结构的调整提供可靠性支撑依据。
[0004](2)目前的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较为匮乏针对建设区域的地形结构分布进行细致到位的具体化分析,例如制高点的分布和区域结构,导致抽水蓄能电站选址存在针对性分析水平不足的局面,进而无法选取最佳的建造地址,不仅增加了后期建设的资源能耗,且提升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建造安全风险和实际投入使用的安全风险,并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协调管理难度,不利于保障电力系统进行灵活的电力调节和抽水蓄能电站的持续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评估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评估分析方法,包括:S1.指定区域历史用电参数获取:获取指定区域所属历史用电参数,并据此分析得到指定区域的用电量峰谷差和用电负荷峰谷差。
[0007]S2.抽水蓄能电站适配建造参数分析:依据指定区域的用电量峰谷差和用电负荷峰谷差,进而分析得到抽水蓄能电站的适配建造参数。
[0008]S3.目标建造区域获取:获取抽水蓄能电站的目标建造区域,并将其进行划分为各目标建造子区域。
[0009]S4.目标建造区域基本参数获取:获取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基本参数,其中基本参数包括环境参数和地理分布参数。
[0010]S5.目标建造区域基本参数分析:对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基本参数进行分析,进而计算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基本参数对应的选址适配性综合评估系数。
[0011]S6.待选建造区域初步筛选:依据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基本参数对应的选址适配性综合评估系数,进而筛选得到各待选建造子区域。
[0012]S7.待选建造区域地形结构参数采集分析:对各待选建造子区域的地形结构参数进行采集,据此分析各待选建造子区域的地形结构参数对应的选址适配指数。
[0013]S8.抽水蓄能电站适配建造区域选取:依据各待选建造子区域的地形结构参数对应的选址适配指数,进而筛选得到抽水蓄能电站的适配建造区域。
[0014]作为进一步的设计,所述指定区域所属历史用电参数包括历史用电量和历史用电负荷。
[0015]作为进一步的设计,所述分析得到指定区域的用电量峰谷差和用电负荷峰谷差,其具体过程为:依据预设的历史监测周期,进而提取历史监测周期日的数量,并依据指定区域所属历史用电量,进而从中提取指定区域所属各历史监测周期日中各设定用电时间段内对应的用电量,据此提取历史监测周期中指定区域所属各设定用电时间段内对应的平均用电量,将其记为指定区域所属各设定用电时间段内对应的参考用电量,从中分别提取指定区域所属设定用电时间段内对应的参考用电量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而计算得到指定区域的用电量峰谷差。
[0016]同理,依据指定区域的用电量峰谷差分析获取方式,计算得到指定区域的用电负荷峰谷差。
[0017]作为进一步的设计,所述分析得到抽水蓄能电站的适配建造参数,其具体过程为:提取指定区域的用电量峰谷差,将其记为指定区域可调配电量,进而与蓄能电站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种可调配电量区间对应的抽水蓄能电站所属参考建造参数进行匹配,得到指定区域可调配电量对应的抽水蓄能电站所属参考建造参数,其中参考建造参数包括上水库和下水库对应的储水库容量以及上下水库的垂直高度差。
[0018]同理,提取指定区域的用电负荷峰谷差,将其记为指定区域可调度电力负荷量,进而与蓄能电站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种可调度电力负荷量阈值对应的抽水蓄能电站所属参考建造参数进行匹配,得到指定区域可调度电力负荷量对应的抽水蓄能电站所属参考建造参数。
[0019]依据指定区域可调配电量和可调度电力负荷量对应的抽水蓄能电站所属参考建造参数,据此进行均值处理得到抽水蓄能电站的适配建造上水库和下水库对应的储水库容量以及适配建造上下水库的垂直高度差,进而构建抽水蓄能电站的适配建造参数。
[0020]作为进一步的设计,所述对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基本参数进行分析,其具体过程为:依据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包括各设定历史年度的汛期降水量和各天然储水区域面积,并基于抽水蓄能电站的适配建造上水库和下水库对应的储水库容量,据此计算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环境参数对应的选址适配性评估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0021]其中ε
i
表示为第i个目标建造子区域的环境参数对应的选址适配性评估系数,M

和M

分别表示为抽水蓄能电站的适配建造上水库和下水库对应的储水库容量,YL
ij
表示为第i个目标建造子区域的第j个设定历史年度的汛期降水量,ΔS0表示为设定的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所属天然储水区域的适配面积,S
im
表示为第i个目标建造子区域的第m个天然储水区域面积,a1和a2分别表示为预设的上水库储水库容量和下水库储水库容量对应的修正值,γ1和γ2分别表示为预设的汛期降水量和天然储水区域面积对应的选址适配性评估权重系数,e表示为自然常数,i表示为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编号,i=1,2,...,k,j表示为各设定历史年度的编号,j=1,2,...,n,n表示为设定历史年度的数量,m表示为各天然储水区域的编号,m=1,2,...,v。
[0022]依据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地理分布参数,其中地理分布参数包括地震带分布面积和各类别敏感区域的占地面积,并提取各目标建造子区域所属面积,据此计算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地理分布参数对应的选址适配性评估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α
i
表示为第i个目标建造子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评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指定区域历史用电参数获取:获取指定区域所属历史用电参数,并据此分析得到指定区域的用电量峰谷差和用电负荷峰谷差;S2.抽水蓄能电站适配建造参数分析:依据指定区域的用电量峰谷差和用电负荷峰谷差,进而分析得到抽水蓄能电站的适配建造参数;S3.目标建造区域获取:获取抽水蓄能电站的目标建造区域,并将其进行划分为各目标建造子区域;S4.目标建造区域基本参数获取:获取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基本参数,其中基本参数包括环境参数和地理分布参数;S5.目标建造区域基本参数分析:对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基本参数进行分析,进而计算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基本参数对应的选址适配性综合评估系数;S6.待选建造区域初步筛选:依据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基本参数对应的选址适配性综合评估系数,进而筛选得到各待选建造子区域;S7.待选建造区域地形结构参数采集分析:对各待选建造子区域的地形结构参数进行采集,据此分析各待选建造子区域的地形结构参数对应的选址适配指数;S8.抽水蓄能电站适配建造区域选取:依据各待选建造子区域的地形结构参数对应的选址适配指数,进而筛选得到抽水蓄能电站的适配建造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评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区域所属历史用电参数包括历史用电量和历史用电负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评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得到指定区域的用电量峰谷差和用电负荷峰谷差,其具体过程为:依据预设的历史监测周期,进而提取历史监测周期日的数量,并依据指定区域所属历史用电量,进而从中提取指定区域所属各历史监测周期日中各设定用电时间段内对应的用电量,据此提取历史监测周期中指定区域所属各设定用电时间段内对应的平均用电量,将其记为指定区域所属各设定用电时间段内对应的参考用电量,从中分别提取指定区域所属设定用电时间段内对应的参考用电量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而计算得到指定区域的用电量峰谷差;同理,依据指定区域的用电量峰谷差分析获取方式,计算得到指定区域的用电负荷峰谷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评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得到抽水蓄能电站的适配建造参数,其具体过程为:提取指定区域的用电量峰谷差,将其记为指定区域可调配电量,进而与蓄能电站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种可调配电量区间对应的抽水蓄能电站所属参考建造参数进行匹配,得到指定区域可调配电量对应的抽水蓄能电站所属参考建造参数,其中参考建造参数包括上水库和下水库对应的储水库容量以及上下水库的垂直高度差;同理,提取指定区域的用电负荷峰谷差,将其记为指定区域可调度电力负荷量,进而与蓄能电站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种可调度电力负荷量阈值对应的抽水蓄能电站所属参考建造参数进行匹配,得到指定区域可调度电力负荷量对应的抽水蓄能电站所属参考建造参数;依据指定区域可调配电量和可调度电力负荷量对应的抽水蓄能电站所属参考建造参
数,据此进行均值处理得到抽水蓄能电站的适配建造上水库和下水库对应的储水库容量以及适配建造上下水库的垂直高度差,进而构建抽水蓄能电站的适配建造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评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基本参数进行分析,其具体过程为:依据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包括各设定历史年度的汛期降水量和各天然储水区域面积,并基于抽水蓄能电站的适配建造上水库和下水库对应的储水库容量,据此计算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环境参数对应的选址适配性评估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ε
i
表示为第i个目标建造子区域的环境参数对应的选址适配性评估系数,M

和M

分别表示为抽水蓄能电站的适配建造上水库和下水库对应的储水库容量,YL
ij
表示为第i个目标建造子区域的第j个设定历史年度的汛期降水量,ΔS0表示为设定的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所属天然储水区域的适配面积,S
im
表示为第i个目标建造子区域的第m个天然储水区域面积,a1和a2分别表示为预设的上水库储水库容量和下水库储水库容量对应的修正值,γ1和γ2分别表示为预设的汛期降水量和天然储水区域面积对应的选址适配性评估权重系数,e表示为自然常数,i表示为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编号,i=1,2,...,k,j表示为各设定历史年度的编号,j=1,2,...,n,n表示为设定历史年度的数量,m表示为各天然储水区域的编号,m=1,2,...,v;依据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地理分布参数,其中地理分布参数包括地震带分布面积和各类别敏感区域的占地面积,并提取各目标建造子区域所属面积,据此计算各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地理分布参数对应的选址适配性评估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α
i
表示为第i个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地理分布参数对应的选址适配性评估系数,S
i地
表示为第i个目标建造子区域的地震带分布面积,ΔS
i
表示为第i个目标建造子区域所属面积,S
ip
表示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冯沛儒王绪利桂旭江桂芬刘浩徐加银汪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