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块链的中医针灸信息共识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531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区块链的中医针灸信息共识识别系统,公有链,公有链信号连接有病患输入端和若干医生输入端,病患输入端包括公钥和信息输入模块,医生输入端包括私钥、信息接收模块、交易生成模块、诊疗信息输入模块、加密与编码模块、模糊判断模块和自对比模块。本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医生输入端,在主治医生诊断的同时,进行多个医生线上会诊,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避免了主治医生的误判,同时在医生输入端设置加密与编码模块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对信息加密,进一步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在医生输入端设置模糊判断模块筛选剔除掉会诊专家的诊疗复判信息中的不确定信息,减少了诊疗信息与诊疗复判信息对比的运算量,提高了主治医生的诊断效率和准确率。诊断效率和准确率。诊断效率和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块链的中医针灸信息共识识别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互联网
,具体是一种区块链的中医针灸信息共识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通过“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申遗成功,标志着针灸不仅是中国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要为全人类的健康做贡献。中医针灸作为广泛使用的一种医疗方法,使用的主治医生以及面对的病患众多,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医疗共识系统。
[0003]例如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10756311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疗信息共享系统,包括条木块、输入区块、目录区块和区块链。该专利基于区块链构建医疗信息共享系统,实现了医疗信息共享系统的去中心化,医疗信息的共享,以及保证了患者信息和病历单的安全性。
[0004]但是由于医疗信息共享系统只能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保密,但在主治医生开具病历时则无法核实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正确性,对于中医针灸的复杂性,该系统无法满足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区块链的中医针灸信息共识识别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疗信息共享系统只能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保密,但在主治医生开具病历时则无法核实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正确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区块链的中医针灸信息共识识别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区块链的中医针灸信息共识识别系统,包括公有链,公有链信号连接有病患输入端和若干医生输入端,病患输入端包括公钥和信息输入模块,医生输入端包括私钥、信息接收模块、交易生成模块、诊疗信息输入模块、加密与编码模块、模糊判断模块和自对比模块;且信息共识识别系统的逻辑判断包括:当病患选定主治医生后,该主治医生的医生输入端作为主治医生输入端,主治医生输入端的私钥与病患输入端的公钥匹配对接,余下医生输入端作为会诊专家输入端,用于复判病患的病情;
[0007]其中,信息输入模块用于病患输入身份信息和病情描述信息;
[0008]交易生成模块用于主治医生接收病患的信息后生成交易单;
[0009]诊疗信息输入模块用于医生对病患的病情描述信息进行病情诊断后输入诊疗信息;
[0010]加密与编码模块用于诊疗信息传输前的加密和接收信息后的解密;
[0011]模糊判断模块用于筛选剔除掉会诊专家的诊疗复判信息中的不确定信息;
[0012]自对比模块用于主治医生的诊疗信息与会诊专家经模糊判断后的诊疗复判信息对比,若主治医生的诊疗信息与会诊专家经模糊判断后的诊疗复判信息重叠率大于50%,则主治医生的诊疗信息有效,若主治医生的诊疗信息与会诊专家经模糊判断后的诊疗复判
信息重叠率小于50%,则主治医生的诊疗信息无效。
[0013]本方案的原理:
[0014]病患选定主治医生后,病患输入端的公钥与主治医生输入端的私钥匹配对接,在病患输入端输入身份信息和病情描述信息传递至主治医生输入端,交易生成模块接收到身份信息和病情描述信息后生成交易单,并向公有链申请区块,主治医生根据病情描述信息作出诊断并将诊疗信息输入诊疗信息输入模块,再经加密与编码模块对病情描述信息和诊疗信息加密后传递至会诊专家输入端,会诊专家接收信息后使用加密与编码模块解密,会诊专家对病情描述信息作诊疗复判得到诊疗复判信息,加密后传递回主治医生输入端,主治医生输入端解密后采用模糊判断模块剔除掉诊疗复判信息中的不确定信息,再采用自对比模块对主治医生的诊疗信息与会诊专家经模糊判断后的诊疗复判信息作对比,若主治医生的诊疗信息与会诊专家经模糊判断后的诊疗复判信息重叠率大于50%,则主治医生的诊疗信息有效,形成区块链,并将诊疗信息发送给病患;若主治医生的诊疗信息与会诊专家经模糊判断后的诊疗复判信息重叠率小于50%,则主治医生的诊疗信息无效,取消区块申请。
[0015]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方案基于区块链构建中医针灸信息共识识别系统,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的优势,不仅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同时也预防了数据被恶意篡改;本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医生输入端,在主治医生诊断的同时,进行多个医生线上会诊,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避免了主治医生的误判,同时在医生输入端设置加密与编码模块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对信息加密,进一步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在医生输入端设置模糊判断模块筛选剔除掉会诊专家的诊疗复判信息中的不确定信息,减少了诊疗信息与诊疗复判信息对比的运算量,提高了主治医生的诊断效率和准确率。
[0017]进一步,区块链设有追溯机制。
[0018]有益效果:区块链设置追溯机制,便于主治医生能够有效的进行病根溯源,家族遗传溯源等,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0019]进一步,诊疗信息包括病患病情诊断信息、病理辩证信息、针灸穴位及施针方案信息、推拿理疗信息和中药用药信息。
[0020]有益效果:将诊疗信息分为多个类别,便于模糊判断和自对比时信息更匹配,减少运算难度,进而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0021]进一步,加密与解码模块采用双线性运算和哈希运算进行信息的加密与解码,包括加密步骤S1和解码步骤S2,其中发送信息的医生输入端为加密方,接收信息的医生输入端为解密方。
[0022]有益效果:加密与解码模块采用双线性运算和哈希运算进行信息的加密与解码,确保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023]进一步,加密与解码模块的加密步骤S1具体如下:
[0024]S11、加密与解码模块生成初始化参数{P1、P2、G1、G2、G
T
、e、H1、H2、H3};
[0025]S12、加密与解码模块随机生成主密钥s0,根据主密钥s0计算主公钥P
pub
,并发布公共参数PP,其中P
pub
=[s0]·
P2,PP=<G1,G2,G
T
,P1,P2,P
pub
,H1,H2,H3,e>;
[0026]S13、加密与解码模块生成标识为I
a
的医生输入端生成签名身份私钥D
a
和身份公钥P
a
,其中D
a
=[s0]·
H1(I
a
),P
a
=H1(I
a
);
[0027]S14、加密方根据随机参数r和解密方身份标识,结合主公钥和双线性映射e计算得到B=e(H1(I1),P
pub
)
r

[0028]S15、根据随机参数r和公开参数P2,计算第一密文C1,C1=[r]·
P2;
[0029]S16、加密方利用哈希函数H2计算第三密钥部件K3,K3=H2(C1,B),将第三密钥部件K3拆解为第一密钥部件K1和第二密钥部件K2,即K3=K1K2,且第一密钥部件K1和第二密钥部件K2是比特串;...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块链的中医针灸信息共识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有链,公有链信号连接有病患输入端和若干医生输入端,病患输入端包括公钥和信息输入模块,医生输入端包括私钥、信息接收模块、交易生成模块、诊疗信息输入模块、加密与编码模块、模糊判断模块和自对比模块;且信息共识识别系统的逻辑判断包括:当病患选定主治医生后,该主治医生的医生输入端作为主治医生输入端,主治医生输入端的私钥与病患输入端的公钥匹配对接,余下医生输入端作为会诊专家输入端,用于复判病患的病情;其中,信息输入模块用于病患输入身份信息和病情描述信息;交易生成模块用于主治医生接收病患的信息后生成交易单;诊疗信息输入模块用于医生对病患的病情描述信息进行病情诊断后输入诊疗信息;加密与编码模块用于诊疗信息传输前的加密和接收信息后的解密;模糊判断模块用于筛选剔除掉会诊专家的诊疗复判信息中的不确定信息;自对比模块用于主治医生的诊疗信息与会诊专家经模糊判断后的诊疗复判信息对比,若主治医生的诊疗信息与会诊专家经模糊判断后的诊疗复判信息重叠率大于50%,则主治医生的诊疗信息有效,若主治医生的诊疗信息与会诊专家经模糊判断后的诊疗复判信息重叠率小于50%,则主治医生的诊疗信息无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中医针灸信息共识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区块链设有追溯机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中医针灸信息共识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诊疗信息包括病患病情诊断信息、病理辩证信息、针灸穴位及施针方案信息、推拿理疗信息和中药用药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中医针灸信息共识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加密与解码模块采用双线性运算和哈希运算进行信息的加密与解码,包括加密步骤S1和解码步骤S2,其中发送信息的医生输入端为加密方,接收信息的医生输入端为解密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区块链的中医针灸信息共识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加密与解码模块的加密步骤S1具体如下:S11、加密与解码模块生成初始化参数{P1、P2、G1、G2、G
T
、e、H1、H2、H3};S12、加密与解码模块随机生成主密钥s0,根据主密钥s0计算主公钥P
pub
,并发布公共参数PP,其中P
pub
=[s0]
·
P2,PP=<G1,G2,G
T
,P1,P2,P
pub
,H1,H2,H3,e>;S13、加密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为王颖张利达刘奕蕾吴海洋王海涛计海生茅伟李成龙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