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504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头盔、网板、连接轴、绑带、卡扣,定位头盔后侧设有网板,并且定位头盔下端外侧通过连接轴与绑带上端相连接,通过吸盘对患者的颈部中心点进行吸附,通过伸缩软管伸缩将气压挤出,确保吸盘能够对患者颈部中心点进行真空吸附,提高卡位的准确牢固性,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对盔板下端的松紧度进行调节,避免刺激机构在对患者头部的神经穴位进行刺激定位的过程中盔板带动刺激机构在患者的头部发生偏移,通过压簧的挤压能够对刺激头进行挤压缓冲同时能够对刺激头和导电板之间进行导电,经过抵触板下端设置的多个刺激头能够准确作用于患者头部的神经穴位刺激位点上。用于患者头部的神经穴位刺激位点上。用于患者头部的神经穴位刺激位点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经颅磁刺激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头脑的刺激,外周神经肌肉同样可以刺激,基于经颅磁刺激的治疗研究都离不开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通过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装置来保证每次治疗的精准性,但是由于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装置在对头部神经穴位进行刺激定位的过程中,刺激容易造成患者的头部产生晃动,导致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装置与患者的头部发生偏移,同时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装置上的刺激机构采用较大的刺激线圈进行刺激定位,刺激线圈产生的刺激范围较大,造成患者的头部感受到的刺激范围较大,难以准确的对患者的神经穴位进行刺激定位,降低刺激定位的细致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头盔、网板、连接轴、绑带、卡扣,所述定位头盔后侧设有网板,并且定位头盔下端外侧通过连接轴与绑带上端相连接,并且绑带下端设有卡扣,所述定位头盔包括盔板、调节机构、滑槽、刺激机构,所述盔板后侧设有网板,并且盔板后侧下端与调节机构外侧端相连接,所述滑槽嵌在盔板外表面内部,所述刺激机构内侧滑动安装在滑槽内部,并且刺激机构安装在盔板上端外侧,所述盔板下端外侧通过连接轴与绑带上端相连接。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卡位机构、旋钮、齿轮、齿条、牵引条,所述卡位机构后端安装有旋钮,并且旋钮贯穿于齿轮内部中心,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齿条固定安装在牵引条内侧端,并且牵引条内侧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卡位机构后端内部,并且牵引条外侧端与盔板后侧下端相连接,所述齿条和牵引条均设有两个,并且两个齿条与齿轮左上和右下啮合连接。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外壳、吸盘、伸缩软管、扭力轴、开闭片、集气腔,所述外壳后端安装有旋钮,并且吸盘位于外壳前端,所述吸盘后端设有伸缩软管并且相贯通,所述伸缩软管设在前端内部,所述开闭片外侧端通过扭力轴与外壳内部相铰接,并且开闭片位于集气腔前端,所述集气腔设在外壳内部,并且集气腔与伸缩软管相贯通,所述伸缩软管呈褶皱型结构,并且采用橡胶材质,具有较好的回弹性。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刺激机构包括接线端、信号传输器、滑动机构,所述接线端设在滑动机构顶部中端,所述滑动机构外侧设有信号传输器并且电连接,所述滑动机构内侧滑动安装在滑槽内部,并且滑动机构安装在盔板上端外侧,所述信号传输器共设有两个,分别设在滑动机构外侧两端。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刺激仪、马达、皮带、驱动转轴、滑动
轮、抵触机构,所述刺激仪内侧下端设有马达,并且马达输出端通过皮带与驱动转轴同步转动,所述驱动转轴设在滑动轮轴心上,所述滑动轮滑动安装在滑槽内部,所述刺激仪安装在盔板上端外侧,所述刺激仪下端设有抵触机构并且电连接,所述驱动转轴和滑动轮均设有三个,并且中端的驱动转轴和滑动轮随着马达的输出端同步转动,而左右两侧的两个驱动转轴通过皮带与中端的驱动转轴同步转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触机构包括连接块、抵触板、导电板、压簧、刺激头,所述连接块上端与刺激仪下端相固定,并且连接块下端设有抵触板,所述抵触板内部设有导电板,并且导电板与刺激仪电连接,所述导电板下端通过压簧与刺激头上端相固定,所述刺激头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抵触板下端内部,所述压簧呈倒X型结构,并且采用弹簧钢材质,具有较好的回弹性同时能够进行导电。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吸盘对患者的颈部中心点进行吸附,通过伸缩软管伸缩将气压挤出,确保吸盘能够对患者颈部中心点进行真空吸附,提高卡位的准确牢固性,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对盔板下端的松紧度进行调节,避免刺激机构在对患者头部的神经穴位进行刺激定位的过程中盔板带动刺激机构在患者的头部发生偏移,导致刺激机构降低对患者头部神经穴位进行刺激定位的准确性。
[0010]2.通过启动马达带动驱动转轴进行转动,经过皮带的传动使得两侧的滑动轮同步转动,使得三个滑动轮同步转动顺着滑槽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使得刺激仪在盔板上进行滑动刺激定位,通过压簧的挤压能够对刺激头进行挤压缓冲同时能够对刺激头和导电板之间进行导电,确保导电板将电源传导到刺激头上,并且经过抵触板下端设置的多个刺激头能够准确作用于患者头部的神经穴位刺激位点上。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定位头盔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调节机构的正视以及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卡位机构的俯视内部以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刺激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滑动机构的内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抵触机构的剖视以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定位头盔

T、网板

K、连接轴

Z、绑带

D、卡扣

N、盔板

t6、调节机构

t9、滑槽

t4、刺激机构

t1、卡位机构

t93、旋钮

t96、齿轮

t99、齿条

t91、牵引条

t94、外壳

3k、吸盘

3x、伸缩软管

3s、扭力轴

3n、开闭片

3b、集气腔

3q、接线端

t6、信号传输器

t1、滑动机构

t8、刺激仪

t86、马达

t81、皮带

t89、驱动转轴

t84、滑动轮

t82、抵触机构

t87、连接块

73、抵触板

75、导电板

7d、压簧

7y、刺激头

7v。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头盔T、网板K、连接轴Z、绑带D、卡扣N,所述定位头盔T后侧设有网板K,并且定位头盔T下端外侧通过连接轴Z与绑带D上端相连接,并且绑带D下端设有卡扣N,所述定位头盔T包括盔板t6、调节机构t9、滑槽t4、刺激机构t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头盔(T)、网板(K)、连接轴(Z)、绑带(D)、卡扣(N),所述定位头盔(T)后侧设有网板(K),并且定位头盔(T)下端外侧通过连接轴(Z)与绑带(D)上端相连接,并且绑带(D)下端设有卡扣(N),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头盔(T)包括盔板(t6)、调节机构(t9)、滑槽(t4)、刺激机构(t1),所述盔板(t6)后侧设有网板(K),并且盔板(t6)后侧下端与调节机构(t9)外侧端相连接,所述滑槽(t4)嵌在盔板(t6)外表面内部,所述刺激机构(t1)内侧滑动安装在滑槽(t4)内部,并且刺激机构(t1)安装在盔板(t6)上端外侧,所述盔板(t6)下端外侧通过连接轴(Z)与绑带(D)上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t9)包括卡位机构(t93)、旋钮(t96)、齿轮(t99)、齿条(t91)、牵引条(t94),所述卡位机构(t93)后端安装有旋钮(t96),并且旋钮(t96)贯穿于齿轮(t99)内部中心,所述齿轮(t99)与齿条(t91)相啮合,所述齿条(t91)固定安装在牵引条(t94)内侧端,并且牵引条(t94)内侧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卡位机构(t93)后端内部,并且牵引条(t94)外侧端与盔板(t6)后侧下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机构(t93)包括外壳(3k)、吸盘(3x)、伸缩软管(3s)、扭力轴(3n)、开闭片(3b)、集气腔(3q),所述外壳(3k)后端安装有旋钮(t96),并且吸盘(3x)位于外壳(3k)前端,所述吸盘(3x)后端设有伸缩软管(3s)并且相贯通,所述伸缩软管(3s)设在前端内部,所述开闭片(3b)外侧端通过扭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