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文书籍书背保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500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古文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古文书籍书背保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由于书脊和两个封面组成的书背,还包括折叠背托、书脊夹紧机构和两组封面承托机构,书脊夹紧机构包括橡胶水袋和两个挤压板,每个挤压板上均设有窄槽,每组封面承托机构均包括若干个吸湿沙袋,每个吸湿沙袋均通过一组翘板与折叠背托相连,通过本装置的书脊夹紧机构对古籍的书脊进行柔性夹紧,并在古籍翻开进行展示时防止了下层书页与书脊之间的连接发生断裂,通过本装置封面承托机构中的吸湿沙袋对古籍翻开时书脊的两侧进行柔性承托,防止了上层书页与书脊之间的连接发生断裂,并且可通过吸湿沙袋防止湿气长期侵蚀古籍的封面。防止湿气长期侵蚀古籍的封面。防止湿气长期侵蚀古籍的封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文书籍书背保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古文保护
,具体是涉及一种古文书籍书背保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和“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针对古籍的保护是为了使古籍免遭自然和人为的损毁,延长古籍保存期限和使用寿命,尽可能保持其原来形态的技术和措施,但是古籍由于经历的时间久远,其纸张会难免受损,其中,书脊与书页之间的连接出现松动尤为常见,传统的古籍在进行展示时,是直接将翻开的古籍放置于展台上,此过程中由于古籍翻开后的两侧没有承托,此时书脊两侧的书页会出现断裂,而对古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并且古籍的封面比较薄弱,硬性承托会将古籍的封面磨损,并且在古籍收纳时,古籍的封面还会因长期暴露于空气外而受损,传统是通过封布将古籍包裹进行收纳虽然防止了古籍受潮但是由于封布的硬性缠绕还是会对古籍造成损坏,并且封布的吸潮性低,潮湿的空气还是会经封布渗透至古籍的封面上,所以针对上述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古文书籍书背保护结构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古文书籍书背保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古文书籍书背保护结构,包括由于书脊和两个封面组成的书背,还包括折叠背托、书脊夹紧机构和两组封面承托机构,折叠背托能够跟随古籍一并进行开合,书脊夹紧机构设于折叠背托的中部,书脊夹紧机构包括橡胶水袋和两个呈对称状态分别设于书脊两侧的挤压板,橡胶水袋位于两个挤压板之间,每个挤压板上均设有窄槽,橡胶水袋的两个端部分别穿出窄槽后正对书脊的两侧,橡胶水袋的中部用于供书脊下压,以此将水从橡胶水袋的中部挤向两端,并通过橡胶水袋的两个端部在通水后的膨胀将书脊相向夹紧,两组封面承托机构呈对称状分别设于书脊夹紧机构的两侧,每组封面承托机构均包括若干个用于在古籍打开时承托古籍对应封面的吸湿沙袋,每个吸湿沙袋均通过一组能够左右摆动的翘板与折叠背托相连。
[0005]进一步的,折叠背托包括与书脊相平行的中板和两组呈对称状态分别设于中板两侧的侧板,每组侧板均与古籍对应的封面相对应,每组侧板均包括宽板和窄板,宽板和窄板的长度方向均与中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窄板位于宽板与中板之间,窄板的两侧分别与中板的一侧和宽板的一侧相铰接,其中,书脊夹紧机构设于中板上,两组封面承托机构分别设于两个宽板上。
[0006]进一步的,书脊夹紧机构还包括两组呈对称状态分别设于书脊两侧的翻转弹性件,每组翻转弹性件均包括夹板和若干个扭簧,夹板的长度方向与中板的长度方向平行,夹板的一端与中部的顶部铰接,若干个扭簧沿夹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于夹板远离书脊的一侧,每个扭簧的两端均分别与中板的顶部和夹板的侧壁固连,并且扭簧与夹板侧壁固连的一端通过弹力驱使夹板在初始状态下呈竖直,其中,两个挤压板分别与两个夹板相对应,每个挤压板均呈条形且均与对应的夹板相平行设于夹板朝向书脊的一侧,每个挤压板均与对应的夹板弹性连接,每个窄槽均呈条形且长度方向与挤压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橡胶水袋的中部呈水平放置于中板的顶部,橡胶水袋的两个端部分别穿入对应夹板与挤压板之间后从对应的窄槽中穿出。
[0007]进一步的,每个挤压板的两端均设有一组弹性连接件,每组弹性连接件均包括:若干个滑动杆,沿对应挤压板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于挤压板朝向夹板的一侧,每个滑动杆的轴向均垂直于对应的挤压板,每个滑动杆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挤压板固连,每个滑动杆的另一端均穿出于对应的夹板,并且每个滑动杆穿出端的端部为螺纹状;若干个限位螺母,与若干个滑动杆一一对应的旋设于对应滑动杆的螺纹部上;若干个弹簧,与若干个滑动杆一一对应的套设于对应滑动杆的穿出端上,每个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限位螺母和夹板相抵触。
[0008]进一步的,每组封面承托机构中的若干个翘板均沿对应的宽板的长度方向均匀于宽板的顶部,每个翘板均与对应的宽板相平行,并且每个翘板的中端均通过一根转轴与对应宽板的顶部铰接,每根转轴的轴向均与对应宽板的轴向一致,每个吸湿沙袋均可拆卸的设于翘板的顶部,每个翘板的其中两个侧边上均固定设有一个能够与对应宽板的顶部相抵触的橡胶条,每个橡胶条的长度方向均与翘板对应侧边的长度方向一致。
[0009]进一步的,每个吸湿沙袋均包括硬质底座和透气纱布,透气纱布缝制于硬质底座顶部,并且透气纱布与硬质底座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吸湿颗粒的密封腔,硬质底座与对应的翘板相平行,硬质底座的底部固定设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插脚,每个翘板的顶部均成型有四个与插脚一一对应的弹性插板,每个弹性插板均与翘板相平行,并且四个弹性插板的同侧均设有一个用于供对应的插脚横向插入的水平插槽。
[0010]进一步的,每个宽板上均开设有减重通孔。
[0011]进一步的,每个滑动杆穿过对应夹板的部位上均设有用于降低滑动杆与夹板之间摩擦的轴套。
[0012]进一步的,橡胶水袋包括弹性胶质圈和两个将弹性胶质圈的开口密封的硬质封条。
[0013]一种古文古籍书背保护结构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古籍展示时,先将折叠背板平铺,然后将书脊向下插入两个夹板之间,此时书脊挤压橡胶水袋使橡胶水袋的两个端部通水膨大并将书脊相向夹紧;S2,将古籍慢慢向两侧翻开,最终使两个封面分别搭在每组封面承托机构中的若干个吸湿沙袋上;S3,古籍收纳时,直接将书脊向下插入两个夹板间,书脊被橡胶水袋的两个端部相向夹紧;S4,相向合上两组侧板,使得两个宽板上的若干个吸湿沙袋分别带动两个封面相
向闭合,最终古籍被合上,此时两个封面被两个宽板上的若干个吸湿沙袋夹紧。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传统的古籍保护装置而言,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其一,通过本装置的书脊夹紧机构对古籍的书脊进行柔性夹紧,不论古籍在展示还是收纳时,书脊都处于夹紧的状态,并在古籍翻开进行展示时防止了下层书页与书脊之间的连接发生断裂;其二,通过本装置封面承托机构中的吸湿沙袋对古籍翻开时书脊的两侧进行柔性承托,防止了上层书页与书脊之间的连接发生断裂,并且吸湿沙袋能够吸潮性较好,书籍在长期收纳时,可通过吸湿沙袋防止湿气长期侵蚀古籍的封面;其三,本装置的折叠背板为覆盖整个古籍的外置框架,在收纳时,可将封布缠绕于折叠背板上,以此防止封布与古籍的硬性接触而将古籍损坏。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古籍翻开时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书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背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书脊夹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1所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封面承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翘板与吸湿沙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一;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文书籍书背保护结构,包括由于书脊(1)和两个封面(2)组成的书背(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背托(4)、书脊夹紧机构(5)和两组封面承托机构(6),折叠背托(4)能够跟随古籍一并进行开合,书脊夹紧机构(5)设于折叠背托(4)的中部,书脊夹紧机构(5)包括橡胶水袋(7)和两个呈对称状态分别设于书脊(1)两侧的挤压板(8),橡胶水袋(7)位于两个挤压板(8)之间,每个挤压板(8)上均设有窄槽(9),橡胶水袋(7)的两个端部分别穿出窄槽(9)后正对书脊(1)的两侧,橡胶水袋(7)的中部用于供书脊(1)下压,以此将水从橡胶水袋(7)的中部挤向两端,并通过橡胶水袋(7)的两个端部在通水后的膨胀将书脊(1)相向夹紧,两组封面承托机构(6)呈对称状分别设于书脊夹紧机构(5)的两侧,每组封面承托机构(6)均包括若干个用于在古籍打开时承托古籍对应封面(2)的吸湿沙袋(10),每个吸湿沙袋(10)均通过一组能够左右摆动的翘板(11)与折叠背托(4)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文书籍书背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折叠背托(4)包括与书脊(1)相平行的中板(12)和两组呈对称状态分别设于中板(12)两侧的侧板(13),每组侧板(13)均与古籍对应的封面(2)相对应,每组侧板(13)均包括宽板(14)和窄板(15),宽板(14)和窄板(15)的长度方向均与中板(12)的长度方向平行,窄板(15)位于宽板(14)与中板(12)之间,窄板(15)的两侧分别与中板(12)的一侧和宽板(14)的一侧相铰接,其中,书脊夹紧机构(5)设于中板(12)上,两组封面承托机构(6)分别设于两个宽板(1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文书籍书背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书脊夹紧机构(5)还包括两组呈对称状态分别设于书脊(1)两侧的翻转弹性件,每组翻转弹性件均包括夹板(16)和若干个扭簧(17),夹板(16)的长度方向与中板(12)的长度方向平行,夹板(16)的一端与中部的顶部铰接,若干个扭簧(17)沿夹板(16)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于夹板(16)远离书脊(1)的一侧,每个扭簧(17)的两端均分别与中板(12)的顶部和夹板(16)的侧壁固连,并且扭簧(17)与夹板(16)侧壁固连的一端通过弹力驱使夹板(16)在初始状态下呈竖直,其中,两个挤压板(8)分别与两个夹板(16)相对应,每个挤压板(8)均呈条形且均与对应的夹板(16)相平行设于夹板(16)朝向书脊(1)的一侧,每个挤压板(8)均与对应的夹板(16)弹性连接,每个窄槽(9)均呈条形且长度方向与挤压板(8)的长度方向一致,橡胶水袋(7)的中部呈水平放置于中板(12)的顶部,橡胶水袋(7)的两个端部分别穿入对应夹板(16)与挤压板(8)之间后从对应的窄槽(9)中穿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古文书籍书背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挤压板(8)的两端均设有一组弹性连接件,每组弹性连接件均包括:若干个滑动杆(18),沿对应挤压板(8)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于挤压板(8)朝向夹板(16)的一侧,每个滑动杆(18)的轴向均垂直于对应的挤压板(8),每个滑动杆(18)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挤压板(8)固连,每个滑动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甄釜萌刘师霖杨雯祺霍畅甄英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