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冷却水带压闭路循环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496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炉冷却水带压闭路循环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电炉冷却装置、吸水井、供水管、供水泵、回水管及冷却塔;冷却电炉后的循环冷却水出水通封闭管路与冷却塔相连,无需泄压,利用循环冷却水回水的余压将其送至冷却塔,取消中间加压环节,节省投资;冷却水为软化水,采用闭路循环的方式能够保障水质;回水管为带压管道,无需放坡,施工方便,减少土建投资;回水管路上设置温度、流量及压力检测装置,可实时监测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运转情况。可实时监测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运转情况。可实时监测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运转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炉冷却水带压闭路循环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合金设备水循环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电炉冷却水带压闭路循环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铁合金企业在对电炉进行冷却时,普遍采用的冷却水回水系统为开路系统,即冷却水经供水泵送至电炉对电炉进行冷却,然后回水由回水管网收集,通过重力排至泵房吸水井,再经由提升泵送至冷却塔冷却;或者回水通过重力排至中间水池,再经由提升泵送至冷却塔冷却。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3421869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奥电炉冷却水系统,包括高位水箱,所述高位水箱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接奥炉总冷却水管和电炉总冷却水管,所述奥炉系统的用水单元的进水口通过分水管分别与奥炉总冷水管连接,所述电炉系统的用水单元的进水口通过分水管分别与电炉总冷水管连接,奥炉系统和电炉系统的用水单元的出水口均连接到热水池,所述热水池出水口通过冷却塔连接至高位水箱的进水口。
[0004]再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2101537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冶炼炉用闭式循环冷却系统”,该系统包括原水池、纯化水系统和冷却循环系统;所述纯化水系统设置有反渗透膜装置,纯化水系统进水口连接原水池出水口,纯化水系统出水口通过控制阀连接冷却循环系统中的冷却水池进水口;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水池,冷却水池通过冷却水输送泵与冶炼炉连接,冶炼炉出水排入热水回水池,热水回水池通过水泵连接冷却塔,所述冷却塔设置在冷却水池上方。
[0005]上述回水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冷却水水质为软化水,回水泄压至水槽或水池的过程中会污染水质,再送回吸水井内供后续循环冷却使用时,有出现结垢或堵塞管道的可能;2)由于回水完全靠重力流动,回水管道需按照规定放坡,由于路径通常较长,增加了回水管道的埋深,也提高了土建施工费用以及施工难度,同时挖土方量等也相应提高,导致工程投资提高;3)部分路径过长的回水系统会在中途增设加压设施,即中间水池及提升泵,增加了设备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炉冷却水带压闭路循环系统及方法,冷却电炉后的循环冷却水出水通封闭管路与冷却塔相连,无需泄压,利用循环冷却水回水的余压将其送至冷却塔,取消中间加压环节,节省投资;冷却水为软化水,采用闭路循环的方式能够保障水质;回水管为带压管道,无需放坡,施工方便,减少土建投资;回水管路上设置温度、流量及压力检测装置,可实时监测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运转情况。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电炉冷却水带压闭路循环系统,包括电炉冷却装置、吸水井、供水管、供水泵、
回水管及冷却塔;所述电炉冷却装置设于电炉上,电炉冷却装置的进水端通过供水管连接吸水井,供水管上设供水泵;所述吸水井的上方设冷却塔;所述电炉冷却装置的出水端通过回水管连接冷却塔的进水端,冷却塔的出水端连接吸水井。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管上设温度检测装置、流量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炉为多个,冷却塔的数量与电炉的数量按2:1配置;每个电炉冷却装置均通过对应的供水管连接吸水井,通过对应的回水管及回水支管连接对应的2个冷却塔;每条供水管上分别设供水泵,每条回水管上均设有温度检测装置、流量检测装置及压力检测装置,每条回水支管上分别设电动阀门。
[0011]进一步的,温度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流量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及压力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另外连接供水泵的控制端及电动阀门的控制端。
[0012]一种电炉冷却水带压闭路循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1)吸水井中的冷却水通过供水泵抽出,经供水管送至各个电炉冷却装置中,对正常工作的电炉进行循环冷却;
[0014]2)自电炉冷却装置中出来的循环冷却水回水压力≥0.3MPa,利用循环冷却水余压,将循环冷却水通过回水管送至吸水井上方的冷却塔中进行冷却;
[0015]3)循环冷却水回水经冷却塔冷却后,在重力作用下自流进入冷却塔下方的吸水井中,并形成闭路循环冷却系统;
[0016]4)通过设置在回水管上的温度检测装置、流量检测装置及压力检测装置,实时检测循环冷却水的温度、流量及压力,检测的温度信号、流量信号及压力信号传送至控制系统中,实时监测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运转情况;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供水泵的供水量,保证电炉的冷却效果。
[0017]进一步的,控制系统根据实测温度值或流量值决定冷却塔的投入数量,并联锁开启对应数量回水支管上的电动阀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循环冷却水回水过程完全依靠回水余压实现,无须中间加压环节,减少设备投资,且无须另建一座中间水池,减少了土建投资;
[0020]2)循环冷却水为软化水,采用闭路循环方式能够保障水质,无需因为防止水中混入杂质而增加后续水处理环节,节省占地及投资;
[0021]3)回水管为带压管道,施工时无需放坡,可以减小回水管外网管线的埋深,施工方便,且减少土建投资;
[0022]4)通过在回水管上设置温度、流量及压力检测装置,并将检测信号上传至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运转情况,及时发现故障,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电炉冷却水带压闭路循环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电炉冷却水带压闭路循环系统的平面布置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图中:1.吸水井 2.供水泵 3.供水管 4.电炉 5.回水管 6.冷却塔 7.温度检测装置 8.流量检测装置 9.压力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9]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电炉冷却水带压闭路循环系统,包括电炉冷却装置、吸水井1、供水管3、供水泵2、回水管5及冷却塔6;所述电炉冷却装置设于电炉4上,电炉冷却装置的进水端通过供水管3连接吸水井1,供水管3上设供水泵2;所述吸水井1的上方设冷却塔6;所述电炉冷却装置的出水端通过回水管5连接冷却塔6的进水端,冷却塔6的出水端连接吸水井1。
[0030]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管5上设温度检测装置7、流量检测装置8、压力检测装置9。
[0031]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电炉4为多个,冷却塔6的数量与电炉4的数量按2:1配置;每个电炉冷却装置均通过对应的供水管3连接吸水井1,通过对应的回水管5及回水支管连接对应的2个冷却塔6;每条供水管3上分别设供水泵2,每条回水管5上均设有温度检测装置7、流量检测装置8及压力检测装置9,每条回水支管上分别设电动阀门。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冷却水带压闭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炉冷却装置、吸水井、供水管、供水泵、回水管及冷却塔;所述电炉冷却装置设于电炉上,电炉冷却装置的进水端通过供水管连接吸水井,供水管上设供水泵;所述吸水井的上方设冷却塔;所述电炉冷却装置的出水端通过回水管连接冷却塔的进水端,冷却塔的出水端连接吸水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冷却水带压闭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上设温度检测装置、流量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冷却水带压闭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炉为多个,冷却塔的数量与电炉的数量按2:1配置;每个电炉冷却装置均通过对应的供水管连接吸水井,通过对应的回水管及回水支管连接对应的2个冷却塔;每条供水管上分别设供水泵,每条回水管上均设有温度检测装置、流量检测装置及压力检测装置,每条回水支管上分别设电动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炉冷却水带压闭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度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流量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及压力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婷婷纪良浩刘佳诚余盈昌邸健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