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83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盘机构,属于生产自动化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取料夹爪对下层货架中的物料进行夹取时,需要配置移送机构进行上层货架的移送,导致取料周期长,设备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申请包括支架、滑动装置、撑开装置、轨迹块和动力装置;支架设有滑槽,滑动装置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滑动安装于滑槽内;第一滑块的一端与撑开装置固定连接;撑开装置包括两个撑开板和两个滑块,两个撑开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固定连接,两个撑开板沿径向背箱或相向滑动安装于撑开装置;第二滑块的一端与轨迹块固定连接,轨迹块分别设有两条轨迹槽;动力装置的动力端与滑动装置连接。本申请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占用空间小。用空间小。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盘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分盘机构,属于生产自动化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化生产线是指由自动化机器体系实现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是在连续流水线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特点是:加工对象自动地由一台机器传送到另一台机器,并由机器自动地进行加工、装卸、检验等;工人的任务仅是调整、监督和管理生产线,不参加直接操作;所有的机器设备都按统一的节拍运转,生产过程是高度连续的。
[0003]Tray盘在电子产品的盛放、包装以及运输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有一些产品在Tray盘里放置后不允许被叠摞在上方的Tray盘接触,以免产品被压碎或产生压痕。在以Tray盘为放置载体的自动化生产线上,为了节省Tray盘放置的空间和避免Tray盘因相互叠放导致产品破碎或产品压痕,在取料工位,通过将Tray盘放置于放置架内,再将放置架相互叠放在一起,形成取料货架。
[0004]现有的生产过程中,取料机构为了取料,首先移动至取料工位,直接从取料货架顶部的第一层放置架内抓取Tray盘。当需要抓取下层Tray盘时,由于放置架是相互叠放的,取料夹爪无法从相邻放置架之间的空隙进入拿取。需要设置移送机构进行货架的移送工作,首先移送机构将上层的放置架移出,再旋转将上层货架移送至货架侧面,以便于取料机构进行Tray盘抓取,完成Tray盘抓取后,还需将上层货架复位。导致取料周期长,货架移送过程中,至少需要3个动力装置进行配合,以完成货架的抓取,货架的移出,旋转移送,货架复位等动作。导致取料工位的配套机构生产成本高,结构复杂,机构占用空间大,运行控制复杂。同时这种取料方法,也会造成取料工位的空间占用大,对安装空间的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分盘机构,通过设置滑动装置经动力驱动后,沿支架的滑槽滑动,带动撑开装置的两个撑开板插入待取产品所在层的相邻放置架之间的空隙,再通过与撑开板连接的滑块沿轨迹块的轨迹槽滑动,带动两个撑开板沿径向背向运动,将货架分开,再通过取料机构将产品取走,完成产品的取料工作。本申请机构结构简单,动作运行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盘机构,包括支架、滑动装置、撑开装置、轨迹块和动力装置;支架设有滑槽,滑动装置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滑动安装于滑槽内;第一滑块的一端与撑开装置固定连接;撑开装置包括两个撑开板和两个滑块,两个撑开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固定连接,且两个撑开板沿径向背箱或相向滑动安装于撑开装置;第二滑块的一端与轨迹块固定连接,轨迹块分别设有两条轨迹槽;动力装置的动力端与滑动装置连接;若干个盘状产品相互叠放,形成一多层产品货架;分盘机构随取料机构移动至待取产品所在的货架层,动力装置的动力端驱动滑
动装置运动,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沿滑槽运动,第一滑块运动带动撑开装置朝产品货架运动,带动两个撑开板插入产品货架,第二滑块运动带动轨迹块朝两个滑块运动,进而带动两个滑块分别沿两个轨迹槽滑动运动,两个撑开板在滑块的运动带动下,沿径向背向滑动,将产品货架分开,待取产品由取料机构的取料组件拿取,完成产品的取料工作。
[0007]具体的,支架包括底座、滑槽座和两个滑槽盖板;滑槽座和动力装置分别固定安装于底座上,且滑槽座沿座体设有凹槽;两个滑槽盖板分别固定安装于凹槽的两侧槽壁,与凹槽槽底形成滑槽。通过设置滑槽座构成滑动装置的安装空间,使得整个机构结构紧凑,部件占用空间小。在滑槽座的凹槽槽壁设置两个滑槽盖板以形成滑槽,使得滑动装置滑动安装于滑槽时,两侧的滑槽盖板对滑动装置起到限位作用,保证滑动顺畅,提高滑动装置的运动稳定性。
[0008]具体的,支架设有限位块,第一滑块滑动安装于滑槽内,限位块固定安装于底座,且其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块的运动轨迹内。设置限位块以限制第一滑块的运动行程,通过调整限位块的安装位置,实现第一滑块带动撑开板插入货架的行程,以兼容不同尺寸放置架形成的货架,提高机构的产品适用性。
[0009]具体的,滑动装置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浮动接头连接板、浮动接头和第一弹簧;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滑动安装于滑槽内,且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二滑块的一端与轨迹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浮动接头连接板固定连接;浮动接头一端固定安装于浮动接头连接板,另一端与动力装置的动力端连接。将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设置在一个滑槽内,两者之间设置第一弹簧,且第二滑块的一端通过浮动接头与动力装置的动力端连接,可实现只需设置一个动力装置即可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进行滑动,在实际生产中,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二滑块经动力装置的动力驱动在滑槽上滑动,此时由于第一弹簧的弹簧力大于第二滑块与滑槽之间的静摩擦力,因此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能同时在滑槽上滑动。当第一滑块运动至限位块处停止时,此时由于动力装置的驱动力大于第一弹簧的弹簧力,第二滑块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继续压缩第一弹簧,沿滑槽继续滑动,进而带动轨迹板继续滑动,带动两个撑开板运动将货架分开。反之,动力装置的动力端驱动第二滑块进行复位时,第一弹簧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带动第一滑块沿滑槽复位。这样设置可减少动力装置的部件数量,实现一个动力源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沿滑槽滑动,降低机构生产成本。
[0010]具体的,撑开装置包括固定板、导轨、两个安装板、两个撑开板、两个滑块和两个随动器;固定板的一侧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另一侧沿径向固定安装有导轨;两个安装板滑动安装于导轨,且每个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一个撑开板,另一端安装有滑块;两个滑块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分别安装有随动器;两个随动器相对设置,之间形成一轨迹块的插入空腔。这样设置可实现第二滑块沿滑槽滑动时,带动轨迹块进入插入空腔,带动两个随动器沿轨迹块的两条轨迹槽进行滑动,带动两个滑块在导轨上沿径向背向滑动,带动两个撑开板将货架撑开分离。
[0011]具体的,导轨两端的固定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弹簧挡块;两端的弹簧挡块通过第二弹簧分别与两个安装板连接。通过在固定板的两端设置弹簧挡块和第二弹簧,是为了利用第二弹簧的弹簧力,进行复位运动。当两个撑开板对货架进行撑开运动时,两个滑块沿导轨进行径向滑动,在滑动过程中,第二弹簧被压缩蓄力,完成撑开动作后,第二滑块在动力
装置动力端做复位运动,带动轨迹块复位,两个滑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沿导轨做复位运动。同时在机构静止状态下,两个滑块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带动随动器始终抵靠于轨迹块,实现部件运动平稳,动作启动迅速。
[0012]具体的,轨迹块远离第二滑块的一侧设有一与插入空腔形状相适配的插入部;插入部的两侧沿轨迹块块体向外凸起,形成两条轨迹槽。在轨迹块的一端设置插入部,以保证撑开运动的平稳性,保证两个随动器能沿轨迹槽进行滑动,提高撑开效果。
[0013]具体的,轨迹块上侧的轨迹槽沿径向向外凸起的高度大于轨迹板下侧的轨迹槽沿径向向外凸起的高度。这样设置是为了实现上侧的撑开板带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盘机构,包括支架、滑动装置、撑开装置、轨迹块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滑槽,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滑动安装于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与撑开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撑开装置包括两个撑开板和两个滑块,两个撑开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固定连接,且两个撑开板沿径向背箱或相向滑动安装于撑开装置;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与所述轨迹块固定连接,轨迹块分别设有两条轨迹槽;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端与滑动装置连接;若干个盘状产品相互叠放,形成一多层产品货架;所述分盘机构随取料机构移动至待取产品所在的货架层,动力装置的动力端驱动滑动装置运动,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沿滑槽运动,所述第一滑块运动带动撑开装置朝产品货架运动,带动两个撑开板插入产品货架,所述第二滑块运动带动轨迹块朝两个滑块运动,进而带动两个滑块分别沿两个轨迹槽滑动运动,两个撑开板在滑块的运动带动下,沿径向背向滑动,将产品货架分开,待取产品由取料机构的取料组件拿取,完成产品的取料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滑槽座和两个滑槽盖板;所述滑槽座和动力装置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滑槽座沿座体设有凹槽;两个所述滑槽盖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凹槽的两侧槽壁,与凹槽槽底形成所述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于滑槽内,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于底座,且其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块的运动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存皇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丰达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