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物资放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71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救生物资放置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部的竖直隔板以及水平隔板,竖直隔板以及水平隔板将箱体分隔成三个空间,竖直隔板左侧空间为救生圈放置空间,右侧为救生衣放置空间,救生衣放置空间上方为救生绳放置空间,箱体位于救生圈放置空间的背板上设置有人字架,人字架的三个端部均设置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人字架上的限位块、通过插销设置在限位块一端的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一侧的可转动的夹板以及设置在夹板上的缓冲结构,夹板与固定板对称设置,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块、衔接块、连接块以及压缩弹簧,固定块固定在夹板上,固定块通过衔接块连接有连接块,压缩弹簧设置在连接块与人字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效果好、占用空间小、警示作用明显、延长救生物资使用寿命。延长救生物资使用寿命。延长救生物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生物资放置箱


[0001]本技术属于救生物资存放
,具体涉及一种救生物资放置箱。

技术介绍

[0002]救生物资是应对突发情况时,有效减少人民的财产损失的物质资源,在有潜在危险的地方应设置救生物资,在污水处理厂中会设置有多个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池的深度深浅不一,工作人员有掉落进污水池的风险,因此,需要在污水池的旁常备救生应急设备,常见的救生应急设备为救生圈、救生衣以及救生绳等,然而救生圈存放时,常见的都是设置一人字架在栏杆上,救生圈挂在人字架上,救生圈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且经风吹日晒下容易被腐蚀,影响救生圈的使用寿命,使用者使用时容易发生危险。
[0003]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公布号为CNl0933491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救生圈用存放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有储物腔,储物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固定板,储物腔的内部下端和第一固定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若干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正面均设有通槽,通槽的内部均插设有抽板,抽板包括拉板,拉板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一个救生圈存放装置,可便于存放救生圈,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新型的箱体内部设了带有抽板的第二固定板,在本专利技术的抽板上的设了凹槽,在本专利技术的凹槽内部填充了生石灰,可便于吸收掉本专利技术储物腔内部空气中的水分,可避免出现救生圈放置的时间久了被腐蚀,使用者使用救生圈时发生危险的情况,然而,该技术方案中,存放箱体积过大,占用空间大,且存放箱内部仅供放置救生圈,无固定救生圈的结构,箱体外面也没有警示标志,不利于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寻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固定效果好、占用空间小、警示作用明显、延长救生物资使用寿命的救生物资放置箱。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救生物资放置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部的竖直隔板以及水平隔板,所述竖直隔板以及水平隔板将所述箱体分隔成三个空间,所述竖直隔板左侧空间为救生圈放置空间,右侧为救生衣放置空间,救生衣放置空间上方为救生绳放置空间,所述箱体位于救生圈放置空间的背板上设置有人字架,所述人字架的三个端部均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人字架上的限位块、通过插销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一端的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一侧的可转动的夹板以及设置在夹板上的缓冲结构,所述夹板与所述固定板对称设置,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块、衔接块、连接块以及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夹板上,所述固定块通过衔接块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连接块与所述人字架之间。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8]1、本技术中通过固定结构中固定板、夹板、缓冲结构的设置,使得救生圈可直
接放进固定板与夹板中间,且在缓冲结构中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夹板对救生圈进行固定夹紧,避免救生圈直接放置在箱体中,在紧急情况下,大力打开箱门的时候掉落;
[0009]2、本技术中箱体存放救生物资种类多,方便救生设备配合使用,箱体小巧且可固定在栏杆上,占用空间小,可依据实际情况安排救生物资的数量,本着方便就近取用的原则,避免多个救生圈都存放在一起,紧急情况下,不便于快速取用;
[0010]3、本技术中箱门中部设置为透明的帕姆透明板且内侧粘贴有防紫外线贴纸,外侧粘贴救生圈、救生衣以及救生绳的字样,在保护救生物资不受自然环境侵蚀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同时,可提醒人们快速且准确的拿到救生物资;
[0011]4、本技术中箱门上设置的字样均为反光字样,且箱体顶部设置有太阳能警示灯,以便于夜间人们也能快速找到救生物资进行救援,提高该放置箱警示作用,避免人们在夜间紧急情况下寻不到救援设备。
[0012]进一步,所述箱体位于救生衣放置空间的背板上设置有挂衣杆。
[0013]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底板以及水平隔板靠近箱门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排水孔。
[0014]进一步,所述箱体的背板的外侧设置有可将所述箱体固定在栏杆上的卡扣。
[0015]进一步,所述箱体的救生圈放置空间的顶板上侧面设置有太阳能警示灯。
[0016]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前端铰接有可开启的箱门,箱门数量为三个,分别对应三个空间设置,箱门上均设置有拉手,箱门与所述竖直隔板相接触的内侧均设置有磁铁片。
[0017]进一步,所述箱门的中部为帕姆透明板,所述帕姆透明板的内侧面贴有防紫外线贴纸,外侧面贴有反光字样。
[0018]总之,本技术具有固定效果好、占用空间小、警示作用明显、延长救生物资使用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21]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22]图4为图3的A

A剖面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箱门开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箱体,2、竖直隔板,3、水平隔板,4、人字架,5、限位块,6、固定板,7、夹板,8、固定块,9、衔接块,10、连接块,11、压缩弹簧,12、挂衣杆,13、卡扣,14、太阳能警示灯,15、拉手,16、帕姆透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一种救生物资放置箱,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竖直隔板2以及水平隔板3,所述竖直隔板2以及水平隔板3将所述箱体1分隔成三个空间,所述
竖直隔板2左侧空间为救生圈放置空间,右侧为救生衣放置空间,救生衣放置空间上方为救生绳放置空间,所述箱体1位于救生圈放置空间的背板上设置有人字架4,所述人字架4的三个端部均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人字架4上的限位块5、通过插销设置在所述限位块5一端的固定板6、设置在固定板6一侧的可转动的夹板7以及设置在夹板7上的缓冲结构,所述夹板7与所述固定板6对称设置,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块8、衔接块9、连接块10以及压缩弹簧11,所述固定块8固定在所述夹板7上,所述固定块8通过衔接块9连接有连接块10,所述压缩弹簧11设置在连接块10与所述人字架4之间,所述缓冲结构中的压缩弹簧11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块10,所述压缩弹簧11的一端通过连接块10铰接在所述人字架4上,所述压缩弹簧11背向人字架4的一端通过连接块10铰接有衔接块9,所述衔接块9远离连接块10的一端与固定块8铰接,箱体1中分为三个空间,将救生物资分类放置,箱体1背板上的固定结构中的固定板6以及夹板7可对救生圈放置时进一步固定,防止因外力原因振动掉落。
[0027]本实施例中,如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生物资放置箱,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竖直隔板(2)以及水平隔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隔板(2)以及水平隔板(3)将所述箱体(1)分隔成三个空间,所述竖直隔板(2)左侧空间为救生圈放置空间,右侧为救生衣放置空间,救生衣放置空间上方为救生绳放置空间,所述箱体(1)位于救生圈放置空间的背板上设置有人字架(4),所述人字架(4)的三个端部均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人字架(4)上的限位块(5)、通过插销设置在所述限位块(5)一端的固定板(6)、设置在固定板(6)一侧的可转动的夹板(7)以及设置在夹板(7)上的缓冲结构,所述夹板(7)与所述固定板(6)对称设置,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块(8)、衔接块(9)、连接块(10)以及压缩弹簧(11),所述固定块(8)固定在所述夹板(7)上,所述固定块(8)通过衔接块(9)连接有连接块(10),所述压缩弹簧(11)设置在连接块(10)与所述人字架(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利王亚龙马赞
申请(专利权)人:新郑市泽源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