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毫米波弯管射频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33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毫米波弯管射频连接器,包括直式连接器主体及与其连接的弯管,直式连接器主体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中心针,第二壳体的第一端固定嵌接在第一壳体内部,且第一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绝缘介质,中心针贯穿地固定连接于绝缘介质的中心,中心针头部伸出第一壳体外部,第一壳体的外部套接有螺套,且第一壳体和中心针头部均位于螺套内部;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端位于第一壳体外部并与弯管固定连接,弯管内部穿设有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的电缆芯线与中心针尾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且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简单易于装配。简单易于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毫米波弯管射频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射频同轴连接器,具体是一种毫米波弯管射频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RF连接器即射频同轴连接器,是一种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用于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是同轴传输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元件。同其他电子元件相比,RF连接器的发展史较短,1930年出现的UHF连接器是最早的RF连接器。到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需求致使雷达、电台和微波通信领域发展,产生了N、C、BNC、TNC等中型系列,1958年后又出现了SMA、SMB、SMC等小型化产品。
[0003]RF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射频、微波、毫米波测试系统、射频系统微波互联以及现代通讯等领域。在毫米波连接器中,弯式连接器因为不可避免的直角结构使得阻抗不连续处补偿效果不理想,所以电气性能较差,直接影响到组件或者仪器的整体电性能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毫米波弯管射频连接器,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且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毫米波弯管射频连接器,包括直式连接器主体及与其连接的弯管,直式连接器主体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中心针,第二壳体的第一端嵌接在第一壳体内部,且第一端内部卡接有绝缘介质,中心针穿过绝缘介质的中心且其头部伸出第一壳体外部,第一壳体的外部套接有螺套,且第一壳体和中心针头部均位于螺套内部;
[0007]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端位于第一壳体外部并与弯管固定连接,弯管内部穿设有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的电缆芯线与中心针尾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同轴电缆的电缆芯线、LD

PTFE介质层和镀银铜带绕包外导体穿设在弯管内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弯管为一体成型的金属弯管,且其弯角α为90
±2°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弯管与第二壳体的第二端焊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针是2.4mm直式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针尾端开设有用于插接电缆芯线的内孔,电缆芯线插接在内孔中从而与中心针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过盈压配在第一壳体内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有卡环;
[0015]所述螺套内侧开设有第二环形槽,卡环与第二环形槽卡接从而固定螺套。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针表面设有工字型环形槽,绝缘介质套接在环形槽的最中部。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针尾端的内孔边缘设有倒角。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采用直式连接器主体与弯管连接,构成一个弯式连接器结构,并结合同轴电缆作为直角过渡载体,相较于主体弯式结构的连接器,不仅零件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成本低和装配操作简单高效,而且电压驻波比稳定在1.25@50GHz,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
[0020]本技术仅将同轴电缆的电缆芯线、LD

PTFE介质层和镀银铜带绕包外导体穿设在弯管内部,相较于将连同镀银铜丝外屏蔽层一起穿于弯管内部而言,因穿入弯管中的同轴电缆的直径更小,从而能获得更小的弯曲半径,方便在狭小空间使用连接器,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和推广应用前景。
[0021]在中心针表面设有工字型环形槽,工字型环形槽的尺寸通过HFSS仿真优化并取最佳值,绝缘介质套接在环形槽的最中部,使得位于绝缘介质两侧的中心针的直径大于其所在位置中心针的直径,从而使因中心针直径变化引起的阻抗不连续得到高阻补偿,同时,在中心针尾端的内孔边缘设有倒角,也可以降低阻抗突变从而实现高阻补偿;本技术通过上述两处的高阻补偿,获得更好的电气性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本技术的同轴电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本技术的同轴电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螺套;4、中心针;5、绝缘介质;6、卡环;7、电缆芯线;8、镀银铜带绕包外导体;9、金属弯管;10、电缆外被;11、直式连接器主体;12、LD

PTFE介质层;13、镀银铜丝外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8]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毫米波弯管射频连接器,包括直式连接器主体11及与其连接的弯管9,弯管9为一体成型的金属弯管,且其弯角α为90
±2°
,弯管9内部穿设有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的结构如图3

图4所示,其从内至外依次包括电缆芯线7(即,镀银铜内导体)、LD

PTFE介质层12、镀银铜带绕包外导体8、镀银铜丝外屏蔽层13以及电缆外被10(即,FEP外护套),同轴电缆的电缆芯线7、LD

PTFE介质层12和镀银铜带绕包外导体8穿设在弯管9内部,而同轴电缆的电缆外被10和镀银铜丝外屏蔽层13不穿过弯管9内部,能获得更小的弯曲半径,方便狭小空间使用连接器;
[0029]所述直式连接器主体1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中心针4,中心针4是2.4mm直式结构,第二壳体2的第一端过盈压配在第一壳体1内部,具体地,第一壳体1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台阶,第二壳体2的第一端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台阶,使得第二台阶的竖向的端面与第一壳体1的一端抵接,且第二台阶的横向的端面与第一台阶的横向的端面过盈压紧,第二壳体2的第一端的端部与第二台阶的竖向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有卡环6,第一壳体1的外部套接有螺套3,螺套3内侧开设有
第二环形槽,卡环6位于螺套3和第一壳体1之间,当螺套3套接在第一壳体1的外部时,卡环6与第二环形槽卡接从而固定螺套3,避免使用过程中螺套3从第一壳体1的左端掉落;所述第二壳体2的第一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绝缘介质5,中心针4贯穿地连接于绝缘介质5的中心,中心针4头部伸出第一壳体1外部并位于螺套3内部,中心针4尾端开设有用于插接同轴电缆的电缆芯线7的内孔使得电缆芯线7的一端位于内孔里并与内孔的底部抵接;
[0030]所述中心针4表面设有工字型环形槽,绝缘介质5套接在环形槽的最中部,并通过HFSS仿真优化工字型环形槽的尺寸,使得此处因中心针4直径变化引起的阻抗不连续得到高阻补偿,且中心针4尾端内孔边缘设有倒角使得其与电缆芯线7连接处也实现了高阻补偿,上述两处高阻补偿可以提高连接器的电气性能。
[0031]所述第二壳体2的第二端位于第一壳体1外部并与弯管9焊接,具体地,第二壳体2的第二端内表面设有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毫米波弯管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式连接器主体(11)及与其连接的弯管(9),直式连接器主体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中心针(4),第二壳体(2)的第一端嵌接在第一壳体(1)内部,且第一端内部卡接有绝缘介质(5),中心针(4)穿过绝缘介质(5)的中心且其头部伸出第一壳体(1)外部,第一壳体(1)的外部套接有螺套(3),且第一壳体(1)和中心针(4)头部均位于螺套(3)内部;所述第二壳体(2)的第二端位于第一壳体(1)外部并与弯管(9)固定连接,弯管(9)内部穿设有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的电缆芯线(7)与中心针(4)尾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弯管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电缆芯线(7)、LD

PTFE介质层(12)和镀银铜带绕包外导体(8)穿设在弯管(9)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弯管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9)为一体成型的金属弯管,且其弯角α为90
±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毫米波弯管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9)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帅帅熊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军友射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