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水稳层施工用的支护装置,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横板、增高单元、两个支撑单元和两组固定单元,第一横板水平设置第一竖板的底端,两个固定单元左右间隔的设于第一竖板上,支撑单元通过固定单元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竖板上,增高单元可拆卸的设于第一竖板的顶端;第一竖板的一端设有卡槽,且其另一端设有卡块,卡槽与卡块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道路水稳层施工用的支护装置,第一横板与第一竖板形成L型结构,相比传统结构在安装时更方便更稳定,并通过支撑单元能够进一步增加稳定性,防止在铺设时水稳层受压力向两边扩散;通过在第一竖板上安装增高单元,能够增加高度,从而适应不同的水稳层的施工需要。从而适应不同的水稳层的施工需要。从而适应不同的水稳层的施工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水稳层施工用的支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水稳层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水稳层施工用的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稳层是水泥稳定碎石层的简称。水稳材料主要由粒料和灰浆体积组成。粒料为级配碎石,灰浆体积包括水和胶凝材料,胶凝材料由水泥和混合材料组成。即采用水泥固结级配碎石,通过压实,养护完成。而在水稳层施工前首先要在需要铺设水稳层的区域的两边安装支护装置,以防止在铺设时水稳层受压力向两边扩散。
[0003]传统的用于铺设水稳层的支护装置通常稳定性不佳,容易在水稳层铺设时发生偏移,导致铺设水稳层出现误差,而对误差进行修正会耽误施工进度,且传统的支护装置通常不可调,难以适应不同铺设厚度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道路水稳层施工用的支护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道路水稳层施工用的支护装置,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横板、增高单元、两个支撑单元和两组固定单元,所述第一横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竖板的底端,并形成L型结构,两个所述固定单元左右间隔的设于所述第一竖板上,所述支撑单元通过所述固定单元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板上,且其底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板顶端,所述增高单元可拆卸的设于所述第一竖板的顶端,并与所述第一竖板表面平齐;
[0007]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设有卡槽,且其另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相适配。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左右间隔的设于所述第一竖板前端的顶部,两个所述固定块上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同轴的固定孔;
[0009]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同轴设于所述固定孔内,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竖杆、横杆、支撑块和支撑钉,所述竖杆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一螺母安装于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横杆设于所述竖杆的底端,并形成L型结构,所述横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顶端相接触,且其端部与所述支撑块连接,所述支撑块顶端沿竖直方向开有贯通孔,所述支撑钉可拆卸的设于所述贯通孔内。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根所述横杆顶端竖直向下贯穿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一横板的顶端设置有两个与所述限位孔相对应的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分
别插入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内。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板远离第一竖板的一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上间隔设置有两个与所述横杆相适配的凹槽。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增高单元包括第二竖板和两组连接单元,两组所述连接单元间隔的设于所述第二竖板的下部,且其间隔与两组所述固定单元相同,两组所述连接单元可拆卸的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单元的顶端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竖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竖板的顶端。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固定块的顶端表面上设置有螺柱;
[0015]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两个吊耳和两个第二螺母,两个吊耳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螺柱上,两个所述第二螺母分别与对应的螺柱螺纹连接,以使所述吊耳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块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第一横板与第一竖板形成L型结构,相比传统结构在安装时更方便更稳定,并通过支撑单元能够进一步增加稳定性,防止在铺设时水稳层受压力向两边扩散;
[0018]2、通过在第一竖板上安装增高单元,能够增加高度,从而适应不同的水稳层的施工需要。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5]图中:1、第一竖板;11、卡槽;12、卡块;2、第一横板;21、限位柱;3、增高单元;31、第二竖板;32、连接单元;321、吊耳;322、第二螺母;4、支撑单元;41、竖杆;42、横杆;43、支撑块;44、支撑钉;45、限位孔;46、贯通孔;5、固定单元;51、固定块;52、固定孔;53、第一螺栓;54、第一螺母;55、螺柱;6、凸缘;6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0028]如图1
‑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道路水稳层施工用的支护装置,包括第一竖板1、第一横板2、增高单元3、两个支撑单元4和两组固定单元5,第一横板2水平设置第一竖板1的底端,并形成L型结构,两个固定单元5左右间隔的设于第一竖板1上,支撑单元4通过固定单元5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竖板1上,且其底端安装于第一横板2顶端,增高单元3可拆卸的
设于第一竖板1的顶端,并与第一竖板1表面平齐;
[0029]第一竖板1的一端设有卡槽11,且其另一端设有卡块12,卡槽11与卡块12相适配。
[0030]本技术的使用方式如下:
[0031]施工人员先将第一竖板1和第一横板2形成的L型结构放置在施工区域处,使第一横板2延伸出第一竖板1的部分远离待铺装水稳层的方向,在将两个支撑单元4通过固定单元5安装在第一竖板1上,且支撑单元4的底端位于第一横板2上,以增加该支护装置的抗形变能力,通过第一竖板1两端分别设置卡槽11和卡块12,两个该支护装置之间可以通过两个第一竖板1的连接达到相连的目的;
[0032]第一竖板1的顶端安装有增高单元3,可根据具体的水稳层施工需要选择安装或拆卸。
[0033]进一步的,固定单元5包括两个固定块51,两个固定块51左右间隔的设于第一竖板1前端的顶部,两个固定块51上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同轴的固定孔52;
[0034]固定单元5还包括第一螺栓53和第一螺母54,第一螺栓53同轴设于固定孔52内,且其端部与第一螺母54螺纹连接。
[0035]进一步的,支撑单元4包括竖杆41、横杆42、支撑块43和支撑钉44,竖杆41通过第一螺栓53和第一螺母54安装于两个固定块51之间,横杆42设于竖杆41的底端,并形成L型结构,横杆42的底端与第一横板2的顶端相接触,且其端部与支撑块43连接,支撑块43顶端沿竖直方向开有贯通孔46,支撑钉44可拆卸的设于贯通孔46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水稳层施工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竖板(1)、第一横板(2)、增高单元(3)、两个支撑单元(4)和两组固定单元(5),所述第一横板(2)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竖板(1)的底端,并形成L型结构,两个所述固定单元(5)左右间隔的设于所述第一竖板(1)上,所述支撑单元(4)通过所述固定单元(5)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板(1)上,且其底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板(2)顶端,所述增高单元(3)可拆卸的设于所述第一竖板(1)的顶端,并与所述第一竖板(1)表面平齐;所述第一竖板(1)的一端设有卡槽(11),且其另一端设有卡块(12),所述卡槽(11)与所述卡块(12)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水稳层施工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5)包括两个固定块(51),两个所述固定块(51)左右间隔的设于所述第一竖板(1)前端的顶部,两个所述固定块(51)上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同轴的固定孔(52);所述固定单元(5)还包括第一螺栓(53)和第一螺母(54),所述第一螺栓(53)同轴设于所述固定孔(52)内,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一螺母(54)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水稳层施工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4)包括竖杆(41)、横杆(42)、支撑块(43)和支撑钉(44),所述竖杆(41)通过所述第一螺栓(53)和所述第一螺母(54)安装于两个所述固定块(51)之间,所述横杆(42)设于所述竖杆(41)的底端,并形成L型结构,所述横杆(42)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横板(2)的顶端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波,魏林,张雪超,陈文龙,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先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