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角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此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此第二透镜具有屈光力,此第三透镜具有屈光力,此第四透镜具有屈光力,此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此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像侧,此第七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此第八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且包括一凹面朝向物侧。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侧依序排列。侧依序排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广角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广角镜头。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的广角镜头的发展趋势,除了不断朝向大视场发展外,随着不同的应用需求,还需具备小型化、高分辨率及抗环境温度变化的特性,已知的广角镜头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的需求,需要有另一种新架构的广角镜头,才能同时满足大视场、小型化、高分辨率及抗环境温度变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广角镜头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广角镜头,其视场较大、镜头总长度较短、镜头体积较小、分辨率较高、抗环境温度变化,但是仍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广角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此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此第二透镜具有屈光力,此第三透镜具有屈光力,此第四透镜具有屈光力,此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此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像侧,此第七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此第八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且包括一凹面朝向物侧。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
[0005]其中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物侧。
[0006]其中第二透镜可更包括一凹面或一凸面朝向像侧。
[0007]其中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像侧。
[0008]其中第四透镜可更包括一凹面或一凸面朝向物侧。
[0009]其中第一透镜为双凹透镜,且包括一凹面朝向物侧及另一凹面朝向该像侧,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物侧及另一凸面朝向像侧。
[0010]其中第五透镜为双凹透镜,且包括一凹面朝向物侧及另一凹面朝向像侧,第六透镜可更包括一凸面朝向物侧。
[0011]其中第七透镜为双凸透镜,且包括一凸面朝向物侧及另一凸面朝向像侧,第八透镜可更包括一凹面朝向像侧。
[0012]其中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0013]本专利技术的广角镜头可更包括光圈,设置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其中广角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条件:
‑
4.8mm<(Ra+Rc)/Vdb<2.1mm;
‑
4<Rb/Rc<170;
‑
75.22mm<Rd+Rc<
‑
30.41mm;
‑
37mm<fb+Rc<7mm;
‑
20<Ra/fc<37;5.2<TTL/BFL<5.8;
‑
1.3<f1/f<
‑
1.1;2.9<Vd4/Vd5<3.7;其中Ra为物侧与光圈之间最靠近光圈的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c为光圈
与像侧之间最靠近成像面的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Vdb为光圈与像侧之间第二靠近光圈的透镜的阿贝系数,Rb为光圈与像侧之间第二靠近光圈的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b为光圈与像侧之间第二靠近光圈的透镜的有效焦距,fc为光圈与像侧之间最靠近成像面的透镜的有效焦距,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间距,BFL为第八透镜的像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间距,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Vd4为第四透镜的阿贝系数,Vd5为第五透镜的阿贝系数,Rd为光圈与像侧之间第三靠近成像面的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0014]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广角镜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视场较大、镜头总长度较短、镜头体积较小、分辨率较高、抗环境温度变化,但是仍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1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0016]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广角镜头的第一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
[0017]图2A、2B、2C分别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广角镜头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向像差(Longitudinal Aberration)图、场曲(Field Curvature)图、畸变(Distortion)图。
[0018]图3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广角镜头的第二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
[0019]图4A、4B、4C分别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广角镜头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向像差图、场曲图、畸变图。
[0020]图5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广角镜头的第三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
[0021]图6A、6B、6C分别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广角镜头的第三实施例的纵向像差图、场曲图、畸变图。
[0022]图7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广角镜头的第四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
[0023]图8A、8B、8C分别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广角镜头的第四实施例的场曲图、畸变图、调变转换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广角镜头,包括: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具有屈光力;第三透镜具有屈光力;第四透镜具有屈光力;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此第六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像侧;第七透镜具有正屈光力;及第八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此第八透镜包括一凹面朝向物侧;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
[0025]请参阅底下表一、表二、表四、表五、表七、表八、表十、表十一、表十三、表十四、表十六及表十七,其中表一、表四、表七、表十、表十三及表十六分别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广角镜头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表,表二、表五、表八、表十一、表十四及表十七分别为表一、表四、表七、表十、表十三及表十六中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的相关参数表,在下列各实施例中,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表面凹陷度z由下列公式所得到:z=ch2/{1+[1
‑
(k+1)c2h2]1/2
}+Ah4+Bh6+Ch8+Dh
10
,其中:c为曲率、h为透镜表面任一点至光轴之垂直距离、k为圆锥系数(Conic Constant)、A~D为非球面系数,而系数中E代表科学记号,如E
‑
03
表示10
‑3。
[0026]图1、3、5、7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广角镜头的第一、二、三、四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其余广角镜头的第五、六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与第四实施例近似,因此省略其图示,但在以下有关于第五、六实施例的内容,仍将继续使用第五、六实施例的各组件符号以方便说明。其中第一透镜L11、L21、L31、L41、L51、L61为双凹透镜具有负屈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一透镜包括一凹面朝向物侧;第二透镜具有屈光力;第三透镜具有屈光力;第四透镜具有屈光力;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六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像侧;第七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以及第八透镜具有负屈光力,该第八透镜包括一凹面朝向物侧;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该第六透镜、该第七透镜以及该第八透镜沿着光轴从该物侧至该像侧依序排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该物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更包括一凹面或一凸面朝向该像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该像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更包括一凹面或一凸面朝向该物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为双凹透镜,且包括一凹面朝向该物侧以及另一凹面朝向该像侧;以及该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该物侧以及另一凸面朝向该像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为双凹透镜,且包括一凹面朝向该物侧以及另一凹面朝向该像侧;以及该第六透镜更包括一凸面朝向该物侧。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七透镜为双凸透镜,且包括一凸面朝向该物侧以及另一凸面朝向该像侧;以及该第八透镜更包括一凹面朝向该像侧。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该第六透镜、该第七透镜以及该第八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为非球面透镜。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广角镜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荣顺,陈佳新,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