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孢杆菌yc1-10及其在疏松砂岩油藏固砂修复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886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修复领域,具体涉及枯草芽孢杆菌yc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枯草芽孢杆菌yc1

10及其在疏松砂岩油藏固砂修复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修复领域,具体涉及枯草芽孢杆菌yc1

10及其在疏松砂岩油藏固砂修复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属于砂岩油藏,其中一部分砂岩油藏是疏松砂岩,出砂严重。这类油藏地层岩石的胶结强度不够,在油气田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油井出砂的情况。同时如果该油藏为稠油油藏,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严重的出砂现象,易造成油井出现砂卡或砂埋现象,严重时会造成油井报废,给油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0003]目前油井防砂方法主要包括:机械防砂法、化学防砂法、焦化防砂法。其中机械防砂法不适用于粉细砂岩,且后期处理复杂。其中化学防砂法不适用于裸眼井,化学药剂有毒,易造成污染,且不宜多层长井段和严重出砂。其中焦化防砂法不宜用于多油层和长井段作业,且施工复杂,难度大,费用高。上述的防砂方法只能暂时性的减缓或控制油藏出砂,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出砂状况。而微生物修复技术是一项新型的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是向油藏注入筛选的采油功能菌或激活剂,生成具有粘结作用且难溶的碳酸盐晶体,从而将弱胶结的颗粒粘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能够从本质上解决出砂状况,对疏松砂岩固砂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0004]在进行微生物修复过程中,不同的环境对菌种有着不同的要求,目前报道的正常大气环境下能够产生微生物水泥矿化物及沉淀的微生物较多,但关于在储层条件下分离自油藏的微生物对疏松砂岩进行修复的相关报道较少
[0005]申请号为“CN20211057678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产脲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方法,所述所述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在好氧条件下,其菌浓为1.6
×
10
11
cfu/mL,产脲酶量为0.22μg/h/104cell,可应用于治理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该专利技术虽然在好氧条件下脲酶的产量较高,但是该技术只是针对好氧条件下脲酶的产生,并未对地层厌氧兼性条件进行考虑,因此,该技术并未涉及到微生物地层固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c1

10,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777。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含有所述枯草芽孢杆菌yc1

10的微生物制剂。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所述枯草芽孢杆菌yc1

10所述微生物制剂在产脲酶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产脲酶的方法,将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yc1

10接种于含尿素的培养基发酵至少48h,发酵温度27

67℃。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生物固砂菌剂,包括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yc1

10
和含尿素的营养培养基。
[0012]进一步的,每L所述营养培养基包含蛋白胨2

3g,氯化钠4

5g,尿素18

22g,葡萄糖2

3g,余量为水,pH值为6.8

7.2。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方面,提供所述的生物固砂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取OD
600
值为0.05的枯草芽孢杆菌yc1

10菌液接种于所述营养培养基,所述菌液与所述营养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0

12ml:1L。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个方面,提供所述枯草芽孢杆菌yc1

10或所述的生物固砂菌剂在疏松砂岩油藏固砂修复中的应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从油藏环境中分离筛选得到了一株产脲酶的枯草芽孢杆菌,通过脲酶活性评价,其能够有效高产脲酶;同时岩心实验表明,该生物固砂菌剂能够降低渗透率,胶结疏松的砂岩。
[001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具体实施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0019]保藏说明:
[0020]菌种名称:枯草芽孢杆菌;
[0021]拉丁名:Bacillus subtilis;
[0022]菌株编号:yc1

10;
[0023]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GMCC);
[0024]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0025]保藏日期:2022年04月26日。
[0026]保藏编号:CGMCC NO.24777。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例中枯草芽孢杆菌yc1

10的形态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例中枯草芽孢杆菌yc1

10的耐温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未特殊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如培养基制备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30]实施例1:菌株富集筛选与分离纯化
[0031]1、环境样品采集
[0032]延长油田长8储层采集的岩屑样品。
[0033]2、菌株初筛
[0034]将上述样品加入到无菌水中,快速搅拌并自然沉降,然后取上述清夜适当稀释后在厌氧箱中涂布在加入了酚红的LB固体培养基上,在40℃的恒温箱中进行培养,将培养基中变红的菌落在厌氧操作台中挑出,转至尿素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分离单菌,将分离的
单菌继续涂平板,直至平板上只有一种形态的菌落为止。
[0035]所述的LB固体培养基包括:蛋白胨10g/L,氯化钠10g/L,酵母浸粉5g/L,琼脂20g/L,调节pH值为7。
[0036]3、菌株复筛
[0037]将上述实验得到的纯的菌株,分别接种到含有酚红的营养培养基中,在恒温回旋摇床中,40℃培养48h后,观察菌液是否变红。
[0038]经过复筛,在长8储层的岩屑样品中发现了一株能产生脲酶并能使含有酚红的营养培养基变红的菌株,并将该菌株命名为yc1

10。
[0039]实施例2:菌株鉴定
[0040]将实施例1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yc1

10进行检验,其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细胞形态(图1)为杆状;40℃条件下,采用LB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可得到表面有褶皱的白色菌落。本专利技术的枯草芽孢杆菌yc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c1

10,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777。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枯草芽孢杆菌yc1

10的微生物制剂。3.权利要求1所述枯草芽孢杆菌yc1

10或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制剂在产脲酶中的应用。4.一种产脲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yc1

10接种于含尿素的培养基发酵至少48h,发酵温度27

67℃。5.一种生物固砂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yc1

10和含尿素的营养培养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固砂菌剂,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延龙黄海安狮子赵靓王鑫王成俊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