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低阻空气滤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81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低阻空气滤筒;通过测绘画图及试验试制,进行滤筒材质、折数、滤筒高度和直径以及滤筒数量设置的研究与确定,增大过滤面积,新增中压氮进出口管道,降低压缩机管道阻力,保证过滤效果,降低压缩能耗,同时实现空压机进口过滤效率的提高,从而改善了空压机入口过滤器压差过高的状况,实现压缩机管道阻力的降低;通过转动插杆带动卡块在安装孔的内部紧张旋转,然后拉动插杆使其脱离安装孔内部,并将新型滤筒取下,最后更换上新的新型滤筒在将插杆插入安装孔内部进行转动,使新型滤筒可以被固定住的设置,实现了可以快速更换滤筒的效果,从而方便对滤筒进行更换,减少空压机组的待机时间。待机时间。待机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低阻空气滤筒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低阻空气滤筒。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减少粉尘对空压机设备的破坏,一般会在空压机入口处设置了过滤器。而空压机入口过滤器压差过高时,会影响空压机和氧化反应器的运行,我们在实际使用中对原过滤器结构和空气组成及空压机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依据GT123空压机(配套四万机组)使用气量,平均在19500

200000M3/h左右,原配置入口滤筒为380只,压差为400pa以上;对比GT070空压机(配套一万机组)使用气量50000M3/h左右,配置入口滤筒120只,压差为100pa左右,通过数据比较,说明四万机组空压机吸入过滤器气量配置偏低,压差的增大会造成电耗的增高,同时对空压机的运行可靠性造成威胁,同时由于技术中的滤筒多采用螺丝固定在空压机组入气口的,由于入气口的滤筒较多,长时间使用避免不了其中一些损坏,使用螺丝刀在多个滤筒组内部进行更换损坏的滤筒并不方便,不仅影响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延长的空压机组的待机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阻空气滤筒,具备改善压差过高、降低管道阻力和便于更换滤筒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所提到压差的增大会造成电耗的增高,对空压机的运行可靠性造成威胁和使用螺丝刀在多个滤筒组内部进行更换损坏的滤筒不方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低阻空气滤筒,包括新型滤筒,所述新型滤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新型滤筒设置在空压机入气口的内部,所述空压机入气口的内部开设有同插杆滑动连接的安装孔,所述插杆的两侧均焊接有同安装孔卡接的卡块,所述空压机入气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包,所述气包的一端连通有同新型滤筒配合使用的反吹气源管道。
[0005]优选的,所述新型滤筒的材质为最佳的HV材料,所述新型滤筒的直径为优选的,所述新型滤筒的材质为最佳的HV材料,所述新型滤筒的直径为高度为1000mm,所述新型滤筒内部的折数增加5折。
[0006]优选的,所述新型滤筒多个可以组合成组合滤组,所述组合滤组内部新型滤筒的数量为500只,所述组合滤组在内部90
°
的方向各放一半的新型滤筒。
[0007]优选的,所述反吹气源管道的材质为DN50管道,所述气包内部的反吹气源压力保证在0.45Mpa左右,所述气包内部的气体容量需要提前严格计算且两次反吹周期之间气源能够及时补充至需要的压力。
[0008]优选的,所述空压机入气口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吸入口,所述吸入口底部使用混砖进行支撑,并同时在底部围堵范围内铺上鹅卵石,所述吸入口侧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格,所述过滤网格的外部铺设有涤纶滤布,所述吸入口的顶部焊接有防雨罩。
[0009]优选的,所述插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技术通过测绘画图及试验试制,进行滤筒材质、折数、滤筒高度和直径以及滤筒数量设置的研究与确定,增大过滤面积,新增中压氮进出口管道,降低压缩机管道阻力,保证过滤效果,降低压缩能耗,同时实现空压机进口过滤效率的提高,从而改善了空压机入口过滤器压差过高的状况,实现压缩机管道阻力的降低;
[0012]本技术通过转动插杆带动卡块在安装孔的内部紧张旋转,然后拉动插杆使其脱离安装孔内部,并将新型滤筒取下,最后更换上新的新型滤筒在将插杆插入安装孔内部进行转动,使新型滤筒可以被固定住的设置,实现了可以快速更换滤筒的效果,从而方便对滤筒进行更换,减少空压机组的待机时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侧面结构剖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结构整体安装正面剖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结构整体安装侧面剖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图5中的A处放大图;
[0019]图7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仰视剖视图。
[0020]图中:1、新型滤筒;2、连接板;3、插杆;4、安装孔;5、卡块;6、旋钮;7、气包;8、反吹气源管道;9、防雨罩;10、涤纶滤布;11、过滤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图7所示,一种高效低阻空气滤筒,包括新型滤筒1,新型滤筒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杆3,新型滤筒1设置在空压机入气口的内部,空压机入气口的内部开设有同插杆3滑动连接的安装孔4,插杆3的两侧均焊接有同安装孔4卡接的卡块5,空压机入气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包7,气包7的一端连通有同新型滤筒1配合使用的反吹气源管道8。
[0023]进一步的,新型滤筒1的材质为最佳的HV材料,新型滤筒1的直径为进一步的,新型滤筒1的材质为最佳的HV材料,新型滤筒1的直径为高度为1000mm,新型滤筒1内部的折数增加5折。
[0024]进一步的,新型滤筒1多个可以组合成组合滤组,组合滤组内部新型滤筒1 的数量为500只,组合滤组在内部90
°
的方向各放一半的新型滤筒1,通过在 90
°
方向各放一半滤组,在净化腔进行全面积接通。占地空间小,同时保证气量吸入的均匀性,避免偏流,最大限度发挥滤筒的使用效果。
[0025]进一步的,反吹气源管道8的材质为DN50管道,气包7内部的反吹气源压力保证在0.45Mpa左右,气包7内部的气体容量需要提前严格计算且两次反吹周期之间气源能够及时
补充至需要的压力,通过设置保证两次反吹周期之间气源能够及时补充至需要的压力,从而不至于浪费反吹的实际时间。提高反吹效果,延长滤筒使用周期。
[0026]进一步的,空压机入气口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吸入口,吸入口底部使用混砖进行支撑,并同时在底部围堵范围内铺上鹅卵石,吸入口侧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格11,过滤网格11的外部铺设有涤纶滤布10,吸入口的顶部焊接有防雨罩9,通过使用混砖支撑,从而让所有空气只能从侧面吸入,通过在底部围堵范围内铺上鹅卵石,保证反吹后灰尘吊入后不再被吸入;通过侧面吸入口网格外侧铺上一层涤纶滤料以挡住空气较大颗粒的灰尘及其他杂质,依据阻力或实际情况进行更换清洗周期使用,顶部焊接防雨罩,保证滤料不被淋湿。经过此结构改造达到保证进气质量又延长滤筒使用周期的效果。
[0027]进一步的,插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6,旋钮6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低阻空气滤筒,包括新型滤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滤筒(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杆(3),所述新型滤筒(1)设置在空压机入气口的内部,所述空压机入气口的内部开设有同插杆(3)滑动连接的安装孔(4),所述插杆(3)的两侧均焊接有同安装孔(4)卡接的卡块(5),所述空压机入气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包(7),所述气包(7)的一端连通有同新型滤筒(1)配合使用的反吹气源管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低阻空气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滤筒(1)的材质为最佳的HV材料,所述新型滤筒(1)的直径为高度为1000mm,所述新型滤筒(1)内部的折数增加5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低阻空气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滤筒(1)多个可以组合成组合滤组,所述组合滤组内部新型滤筒(1)的数量为500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双全刘硕选王方城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盈德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