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亚芬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的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74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改进型的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管路,包括相互连通的血液输出管路和血液输入管路,血液输出管路上段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第一预冲口和第二预冲口,第一预冲口与第二预冲口分别与一预冲液袋相连接,预冲液袋的输入端与第二预冲口相连接,预冲液袋的输出端与第一预冲口相连接,第二预冲口和第一预冲口的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路夹和第二管路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缩短了预冲时间,并减少了预冲量,提高了预冲效率,从而有效地缩短儿科ECMO管路建立时间,为后续的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减少了人工操作,缩小新、老护士间技术差距,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医疗风险,增强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增强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增强护理人员的自信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的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管路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医疗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型的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管路。

技术介绍

[0002]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将静脉血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膜式氧合器氧合后再用驱动泵将血液灌入体内,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功能不全和心脏功能不全的支持,使心脏和肺脏得到充分休息,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0003]ECMO的建立时效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心搏骤停患者,及时建立,确保有氧灌注,对预后起到决定性作用。ECMO作为一项挽救患者生命的高级体外循环支持技术,经过发展已逐渐成为严重心肺衰竭患儿的一线抢救技术,是儿科重症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
[0004]ECMO护理是治疗过程中重要环节,良好的护理是ECMO救治成功的关键。ECMO护理专业性强,护理流程非常复杂。在ECMO护理中,ECMO管路预冲步骤尤为繁杂,是ECMO使用及护理的限速步骤,也是正常建立运行的首要因素,必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管路预冲的效率。中国专利:一种ECMO下机优化管路(授权公告号:CN 213789212U),该专利文件中公开了现有的ECMO管路结构,其在进行建立及预冲过程中,仍然需要在动脉端和静脉端分别连接预冲液袋,且静脉端需要放置于低处,管路连接繁杂,存在管路预冲量大、不易排除管路内气泡残余、建立和预冲时间长等问题。
[0005]因此,为满足儿科ECMO护理需求,本方案通过改良现有的ECMO管路结构,并改变ECMO管路的预冲方式,缩短了预冲时间,并减少了预冲量,提高了预冲效率,从而有效地缩短儿科ECMO管路建立时间,为后续的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减少了人工操作,缩小新、老护士间技术差距,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医疗风险,增强护理人员的自信心。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改进型的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管路,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0007]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改进型的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管路,包括相互连通的血液输出管路和血液输入管路,所述血液输出管路上段的输入端与所述血液输入管路上段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血液输出管路下段的输出端与所述血液输入管路下段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血液输出管路上段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第一预冲口和第二预冲口,该第一预冲口与第二预冲口分别与一预冲液袋相连接,所述预冲液袋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预冲口相连接,所述预冲液袋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预冲口相连接,所述第二预冲口和第一预冲口的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路夹和第二管路夹;所述血液输出管路下段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血液离心泵和膜式氧合器,所述血液离心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四管路夹和第六管路夹。
[0009]更进一步,所述血液输出管路上段的第一预冲口上端还配合连接设有氧饱和度测量器。
[0010]更进一步,所述血液输出管路与血液输入管路的中段还连接有一桥路管体,所述桥路管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五管路夹和第三管路夹。
[0011]更进一步,所述桥路管体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三通管路连接头与所述血液输出管路和血液输入管路相连接。
[0012]更进一步,所述预冲液袋为3L预冲液袋。
[0013]更进一步,所述血液离心泵上还设置有流量控制器。
[0014]更进一步,所述血液离心泵与膜式氧合器之间还连接设有第三预冲口。
[0015]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本技术实现预冲时间的缩短,预冲量减少的目的,并且改良预冲方式能有效地简化管路连接步骤,缩短了预冲时间,从而有效地缩短了ECMO建立的时间,为后续的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此外,本技术可以更加标准化地操作使用,缩小新、老护士间技术差距,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ECMO管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对比实施例的ECMO管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型的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管路,包括相互连通的血液输出管路1和血液输入管路2,所述血液输出管路1上段的输入端与所述血液输入管路2上段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血液输出管路1下段的输出端与所述血液输入管路2下段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血液输出管路1上段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第一预冲口3和第二预冲口4,该第一预冲口3与第二预冲口4分别与一预冲液袋5相连接,所述预冲液袋5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预冲口4相连接,所述预冲液袋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预冲口3相连接,所述第二预冲口4和第一预冲口3的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路夹6和第二管路夹7;所述血液输出管路1下段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血液离心泵8和膜式氧合器9,所述血液离心泵8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四管路夹10和第六管路夹11。
[0021]更进一步,所述血液输出管路1上段的第一预冲口3上端还配合连接设有氧饱和度测量器12。
[0022]更进一步,所述血液输出管路1与血液输入管路2的中段还连接有一桥路管体13,所述桥路管体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五管路夹14和第三管路夹15。
[0023]更进一步,所述桥路管体13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三通管路连接头16与所述血液输出管路1和血液输入管路2相连接。
[0024]更进一步,所述预冲液袋5为3L预冲液袋。
[0025]更进一步,所述血液离心泵8上还设置有流量控制器17。
[0026]更进一步,所述血液离心泵8与膜式氧合器9之间还连接设有第三预冲口18。
[0027]其中,所有的管路夹都为外设的管路夹,用于控制管路夹闭使用。
[0028]以下是本实施例的具体预冲使用过程:
[0029]步骤一:将第一预冲口3和第二预冲口4分别通过输血器与预冲液袋5相连接,避免吸空风险;
[0030]步骤二:夹闭第一管路夹6,然后分别打开第一预冲口3和第二预冲口4的锁夹,排尽两根预冲管路的空气,最后再将第二管路夹7夹闭;
[0031]步骤三:夹闭第四管路夹10,然后打开第一管路夹6、第三管路夹15和第五管路夹14,排尽桥路管体13的空气,再将第三管路夹15和第五管路夹14夹闭;
[0032]步骤四:打开第四管路夹10和第六管路夹11,将血液离心泵8、流量控制器17以及膜式氧合器9上的空气排尽,然后夹闭第六管路夹11;
[0033]步骤五:启动血液离心泵8,启动机器,然后将流量控制器17调节至零,流速调到0.5

1L/min,再松开第六管路夹11,排尽血液输出管路1的空气;
[0034]步骤六:输出管路1的空气排尽后,再排尽管路中所有连接管及三通管路连接头16的空气;
[0035]步骤七:最后再检查整个管路系统是否还有气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的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血液输出管路和血液输入管路,所述血液输出管路上段的输入端与所述血液输入管上段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血液输出管路下段的输出端与所述血液输入管路下段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血液输出管路上段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第一预冲口和第二预冲口,该第一预冲口与第二预冲口分别与一预冲液袋相连接,所述预冲液袋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预冲口相连接,所述预冲液袋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预冲口相连接,所述第二预冲口和第一预冲口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路夹和第二管路夹;所述血液输出管路下段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血液离心泵和膜式氧合器,所述血液离心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四管路夹和第六管路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输出管路上段的第一预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亚芬杨美菊庄江兰蔡琦楠
申请(专利权)人:林亚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