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红脉穗螟的饲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371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脉穗螟的饲养装置,通过在箱体的一端设置喂食管,来实现拿镊子夹粘蜂蜜水的脱脂棉通过喂食管放入培养皿里;通过在箱盖上设置矩形开口并依靠扣盖来将纱布压紧于矩形开口处,来使成虫产卵在纱布上;通过在箱体两侧设置矩形通孔并在其上固定隔网,来实现通风;另外,当需要养殖幼虫时,可通过在箱体底部放置底层纱布来提供幼虫温床,并在底层纱布上在幼虫上方继续放置两层隔层纱布和一层保湿用厨房用纸来营造幼虫生长环境;当幼虫羽化后,可将底层纱布和隔层纱布以及厨房用纸取走,并放入培养皿来提供蜂蜜水养殖;本装置不但适用于幼虫养殖,也适用于成虫孵化养殖,适用性高。适用性高。适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脉穗螟的饲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昆虫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红脉穗螟的饲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脉穗螟,是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国内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的槟榔、椰子、油棕及其它棕榈植物种植区,国外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斯里兰卡。该虫以危害槟榔为主,也危害椰子、油棕及其它棕榈植物。
[0003]槟榔产业是海南农业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2007年海南省槟榔种植面积达5.33万hm2收获面积2.4万hm2产量8万t产值10亿元以上。过去几十年间由于该虫未严重暴发,一直被当作次要害虫而未引起足够重视,但近十年来随着槟榔产业的发展,槟榔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该虫的危害程度加剧,所造成的损失也日趋严重,已经上升为槟榔的主要害虫,近年该虫在部分槟榔种植地区发生较为严重,已威胁到槟榔的种植。
[0004]伴随着现阶段,红脉穗螟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国家对环境保护政策有着明确的规定,很多农药是被禁用的,其次槟榔椰子等作物是供人直接食用的,绿色有机的农产品也是现在的农业生产的重要标准,所以现阶段需要对红脉穗螟的防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化学和生物制剂的筛选和标准化测定及抗性机制研究中,均需要大量的均一稳定的红脉穗螟幼虫或者成虫进行研究。受季节影响,红脉穗螟幼虫在田间隐蔽性较高,在田间难以采集足量的、发育状况一致的红脉穗螟供实验所需。
[0005]因此,人工养殖孵化逐渐取代了田间采集来获取试验红脉穗螟,现有技术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2021413770.6的红脉穗螟卵的简易收集装置,可通过产卵网收取红脉穗螟卵,避免与红脉穗螟卵直接接触,降低外部环境对红脉穗螟卵的伤害,保证卵源质量,提高了孵化率。但是,对比文件给出的现有技术只是针对产卵的收集,不能提供产卵和养殖所需要的环境,即对比文件的收集装置不能针对不同时期的红脉穗螟进行饲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红脉穗螟的饲养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收集装置不能针对不同时期的红脉穗螟进行饲养的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脉穗螟的饲养装置,包括可放置底层纱布的箱体﹑箱盖﹑隔网以及喂食管,箱盖开闭设于箱体上,箱体的两侧开有矩形通孔,隔网设于矩形通孔上,喂食管连通于箱体的一端,喂食管上可拆卸设有密封盖;还包括扣盖,箱盖上设有矩形开口,扣盖与箱盖扣接,以将纱布压紧于矩形开口处。
[0008]进一步地,箱体和箱盖为透明材料。
[0009]进一步地,箱体的两侧设有安装槽,矩形通孔与安装槽连通,隔网嵌合于安装槽内。喂食管为水平设置的直管,直管的开口与密封盖插接。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放置底层纱布的提拉盒,提拉盒上竖直设有用于提拉的第一拉耳。还包括用于放置隔层纱布的提拉框,提拉框上设有支撑隔层纱布的丝线。提拉框上
设有用于提拉的第二拉耳。
[0011]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脉穗螟的饲养装置,通过在箱体的一端设置喂食管,来实现拿镊子夹粘蜂蜜水的脱脂棉通过喂食管放入培养皿里;通过在箱盖上设置矩形开口并依靠扣盖来将纱布压紧于矩形开口处,来使成虫产卵在纱布上;通过在箱体两侧设置矩形通孔并在其上固定隔网,来实现通风;另外,当需要养殖幼虫时,可通过在箱体底部放置底层纱布来提供幼虫温床,并在底层纱布上在幼虫上方继续放置两层隔层纱布和一层保湿用厨房用纸来营造幼虫生长环境;当幼虫羽化后,可将底层纱布和隔层纱布以及厨房用纸取走,并放入培养皿来提供蜂蜜水养殖;本装置不但适用于幼虫养殖,也适用于成虫孵化养殖,适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红脉穗螟的饲养装置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红脉穗螟的饲养装置的实施例2示意图。
[0016]图中,1

箱体;2

箱盖;3

隔网;4

喂食管;5

矩形通孔;6

密封盖;7

扣盖;8

矩形开口;9

纱布;10

安装槽;11

提拉盒;12

第一拉耳;13

提拉框;14

第二拉耳;15

培养皿;16

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更易理解本技术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能特征和优点,下文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做详细说明如下: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脉穗螟的饲养装置,包括可放置底层纱布的箱体1﹑箱盖2﹑隔网3以及喂食管4,其中,箱盖2开闭设于箱体1上,箱体1的两侧开有矩形通孔5,以便于通过矩形通孔5进行通风。箱盖2与箱体1可通过锁紧部件或者扣件来锁紧。隔网3设于矩形通孔5上,以防止幼虫逃跑。喂食管4连通于箱体1的一端,喂食管4上可拆卸设有密封盖6;还包括扣盖7,箱盖2上设有矩形开口8,扣盖7与箱盖2扣接,以将纱布9压紧于矩形开口8处。箱体1和箱盖2为透明材料,以便于观察红脉穗螟成长情况。箱体1的两侧设有安装槽10,矩形通孔5与安装槽10连通,隔网3嵌合于安装槽10内,以将金属隔网3固定于箱体1的两侧。喂食管4为水平设置的直管,直管的开口与密封盖6插接,以通过插接的方式来实现与喂食管4可拆卸连接。当幼虫羽化后需要取出箱体1内纱布9再在其内放置培养皿15,以便于通过镊子夹粘蜂蜜水的脱脂棉穿过直管放入培养皿15里,且还可通过直管来添加固体养殖饲料。
[0020]工作原理:通过在箱体1的一端设置喂食管4,来实现拿镊子夹粘蜂蜜水的脱脂棉通过喂食管4放入培养皿15里;通过在箱盖2上设置矩形开口8并依靠扣盖7来将纱布9压紧
于矩形开口8处,来使成虫产卵在纱布9上;通过在箱体1两侧设置矩形通孔5并在其上固定隔网3,来实现通风;另外,当需要养殖幼虫时,可通过在箱体1底部放置底层纱布来提供幼虫温床,并在底层纱布上在幼虫上方继续放置两层隔层纱布和一层保湿用厨房用纸来营造幼虫生长环境;当幼虫羽化后,可将底层纱布和隔层纱布以及厨房用纸取走,并放入培养皿15来提供蜂蜜水养殖。
[0021]实施例2:
[0022]如图2所示,结合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饲养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底层纱布的提拉盒11,提拉盒11上竖直设有用于提拉的第一拉耳12,以通过设置提拉盒11来放置底层纱布供幼虫,且便于取放底层纱布;当幼虫羽化后,需要取出箱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脉穗螟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放置底层纱布的箱体(1)﹑箱盖(2)﹑隔网(3)以及喂食管(4),所述箱盖(2)开闭设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箱体(1)的两侧开有矩形通孔(5),所述隔网(3)设于所述矩形通孔(5)上,所述喂食管(4)连通于所述箱体(1)的一端,所述喂食管(4)上可拆卸设有密封盖(6);还包括扣盖(7),所述箱盖(2)上设有矩形开口(8),所述扣盖(7)与所述箱盖(2)扣接,以将纱布(9)压紧于所述矩形开口(8)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脉穗螟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和所述箱盖(2)为透明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脉穗螟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设有安装槽(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磊周祥郭技星杨书美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