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及卸船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364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港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及卸船机。所述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包括:接料口;臂架输送单元,沿臂架的延伸方向设置于臂架上,臂架输送单元位于接料口的下方,且与接料口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接料输送单元,设置于接料口与臂架输送单元之间,接料输送单元的延伸方向与臂架的延伸方向呈角度设置,适于承接从接料口导出的物料,并沿自身延伸方向将物料输送至臂架输送单元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将从接料口导出的物料经由接料输送单元转移至臂架输送单元上,保证了输送过程的平稳性,且输送过程中无阻碍部件,避免了物料堵塞和洒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环保效果。提高环保效果。提高环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及卸船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港口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及卸船机。

技术介绍

[0002]链斗卸船机广泛应用于港口散货卸船码头,具有突出的环保优势。链斗卸船机在工作过程中,在链斗臂内,通过提升机将链斗提升至链斗臂的顶部,然后链斗反转以将物料卸到输送带上进行输送,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卸料方式是通过链斗反转将物料卸到平台给料机上,再由平台给料机旋转给料至臂架皮带上,然而这种卸料方式中的物料被抛洒在回转平台上后,随着平台做圆周运动,然后移动至卸料口碰到刮板,在刮板的阻挡作用下,物料瞬间改变运动方向以落到臂架皮带上,因而容易发生堵料和洒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链斗卸船机的物料输送系统容易发生堵料和洒料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不易发生堵料和洒料的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卸船机容易发生堵料和洒料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不易发生堵料和洒料的卸船机。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包括:
[0006]接料口;
[0007]臂架输送单元,沿臂架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臂架上,所述臂架输送单元位于所述接料口的下方,且与所述接料口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0008]接料输送单元,设置于所述接料口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之间,所述接料输送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臂架的延伸方向呈角度设置,适于承接从所述接料口导出的物料,并沿自身延伸方向将所述物料输送至所述臂架输送单元上。
[0009]可选的,所述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还包括:第一接头,设置于所述接料输送单元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之间,所述第一接头两端开口,适于将所述接料输送单元上的物料导出至所述臂架输送单元上。
[0010]可选的,所述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还包括:卸料输送单元,所述卸料输送单元直接或间接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连接,适于将所述物料输送并卸载至外部。
[0011]可选的,所述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还包括:中转输送单元,所述中转输送单元设置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与所述卸料输送单元之间,适于将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导出的所述物料输送至所述卸料输送单元上。
[0012]可选的,所述中转输送单元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所述卸料输送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中转输送单元与卸料输送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还包括:第三接头,所述第三接头设置于所述中转输送单元与所述卸料输送单元的连接处,所述第三接头上下两端开口设置,所述第三接头的上开口端与所述中转输送单元靠近所述卸料输送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头的下端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卸料输送单元上。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三接头包括:漏斗和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漏斗的外侧;所述卸料输送单元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适于为所述滑块的运动提供导向。
[0016]可选的,所述中转输送单元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的连接方式为铰接。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卸船机,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
[001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9]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通过在接料口与臂架输送单元之间设置与臂架输送单元的延伸方向呈角度的接料输送单元,物料沿所述接料输送单元的延伸方向直线传输至边缘后掉落至所述臂架输送单元上,实现将从所述接料口导出的物料经由所述接料输送单元转移至所述臂架输送单元上,保证了输送过程的平稳性,且输送过程中无阻碍部件,避免了传统的旋转给料造成的物料堵塞和洒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整机故障率、提高环保效果。
[0020]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通过在所述接料输送单元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之间设置第一接头,进一步保证所述接料输送单元上的物料顺利转移至所述臂架输送单元上,有效避免物料外洒。
[002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通过在所述臂架输送单元与卸料输送单元之间设置中转输送单元,缩短了所述卸料输送单元的长度,增加运行的平稳性;并且通过所述中转输送单元与所述卸料输送单元的配合,可以实现设置所述卸料输送单元与所述中转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相反的方向,即可以实现将所述卸料输送单元设置在所述中转输送单元的正下方,从而避免因单级输送单元长度过长而占用过多的空间,还减小了输送单元的坡度,达到节约占用的空间的效果,从而减小整机体积,提高码头岸线的利用率。
[002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通过设置所述中转输送单元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所述卸料输送单元活动连接,可以实现所述中转输送单元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所述卸料输送单元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所述臂架输送单元与所述卸料输送单元沿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实现所述臂架输送单元距离待装载物料的距离的调节,增加整体的灵活性。
[002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通过在所述中转输送单元与所述卸料输送单元的连接处设置第三接头,实现将所述中转输送单元上的物料转移至所述卸料输送单元上,并且,通过设置所述第三接头的下端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卸料输送单元上,实现所述第三接头在所述卸料输送单元上的相对移动,从而实现所述中转输送单元与所述卸料输送单元连接位置的移动,进而实现所述臂架输送单元与所述卸料输送单元沿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实现调节所述臂架输送单元距离待装载物料的距离。
[0024]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通过设置第三接头的滑块沿所述卸料输送单元上的滑道移动,实现所述第三接头在所述卸料输送单元上的移动,保证了运动的平稳性,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可靠性。
[0025]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卸船机,通过设置接料输送单元将接料口导出的物料平稳输送至所述臂架输送单元上,避免了输送过程中物料堵塞和洒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环保效果;物料依次经由接料输送单元、臂架输送单元、中转输送单元、卸料输送单元后被输送至外部,实现物料的卸载;同时,通过所述中转输送单元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所述卸料输送单元之间的相对运动,实现所述臂架输送单元与所述卸料输送单元沿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以配合调节卸料装置与待装载物料的距离,增加整体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现有技术中L型链斗式卸船机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卸船机的示意图;
[0029]图3为靠近接料口处的皮带传送系统沿图2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料口(1041);臂架输送单元(502),沿臂架(601)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臂架(601)上,所述臂架输送单元(502)位于所述接料口(1041)的下方,且与所述接料口(1041)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接料输送单元(501),设置于所述接料口(1041)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502)之间,所述接料输送单元(50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臂架(601)的延伸方向呈角度设置,适于承接从所述接料口(1041)导出的物料,并沿自身延伸方向将所述物料输送至所述臂架输送单元(50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接头(506),设置于所述接料输送单元(501)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502)之间,所述第一接头(506)两端开口,适于将所述接料输送单元(501)上的物料导出至所述臂架输送单元(50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料输送单元(504),所述卸料输送单元(504)直接或间接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502)连接,适于将所述物料输送并卸载至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斗卸船机皮带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转输送单元(503),所述中转输送单元(503)设置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502)与所述卸料输送单元(504)之间,适于将从所述臂架输送单元(502)导出的所述物料输送至所述卸料输送单元(50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兆国肖强王悦民赵迎九王艳琳高翔刘江浩曹磊赵建君谢文宗初柳辰王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蓝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