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397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该车身后部结构具备可自由装拆地安装在车身后部的后备厢分隔装置,该后备厢分隔装置具有后备厢内隔板及收纳该后备厢内隔板的收纳盒体,后备厢内隔板被收纳在收纳盒体内的状态下的后备厢分隔装置从车身后部被拆卸下来后,可被定位并收纳在后备厢的地板上的收纳备胎用的凹部内,在后备厢内隔板和车身的后部开口的下边部上,分别设置有卡扣部和被卡扣部,在后备厢分隔装置被定位并收纳在凹部内的状态下将后备厢内隔板拉出到将后部开口的下边部覆盖的位置时,卡扣部能与被卡扣部相卡扣而将后备厢内隔板保持在该位置。基于该结构,能够防止车身的后部开口的下边部被磨损和擦伤。的后部开口的下边部被磨损和擦伤。的后部开口的下边部被磨损和擦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后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身后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将行李装入后备厢或从后备厢中取出行李时,很容易将车身的后部开口上设置的装饰构件磨损。因此,一些用户在该装饰构件上安装例如被称为防擦板的防止被磨损和擦伤用的防护板等售后服务产品。这样,对于用户而言,需要另外购买售后服务产品,因而使费用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另外安装防止磨损和擦伤用的防护板等售后服务产品,也能防止车身的后部开口上设置的装饰构件被磨损和擦伤的车身后部结构。
[0004]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该车身后部结构具备可自由装拆地安装在车身后部的左侧后内板与右侧后内板之间、能将后备厢分隔成靠车顶侧的空间和靠地板侧的空间的后备厢分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厢分隔装置具有后备厢内隔板、及收纳该后备厢内隔板的收纳盒体,所述后备厢内隔板以使用时被拉出、非使用时被卷回的状态被收纳在所述收纳盒体内,所述后备厢内隔板被收纳在所述收纳盒体内的状态下的所述后备厢分隔装置从所述左侧后内板与所述右侧后内板上被拆卸下来后,可被定位并收纳在所述后备厢的地板上设置的收纳备胎用的凹部内,在所述后备厢内隔板和车身的后部开口的下边部中,一方上设置有卡扣部、另一方上设置有被卡扣部,在所述后备厢分隔装置被定位并收纳在所述凹部内的状态下将所述后备厢内隔板拉出到将所述后部开口的下边部覆盖的位置时,所述卡扣部能与所述被卡扣部相卡扣而将所述后备厢内隔板保持在该位置。<br/>[0005]基于本技术的上述车身后部结构,在后备厢分隔装置被定位并收纳在凹部内的状态下,驾乘者只要将后备厢内隔板拉出到将车身的后部开口的下边部覆盖的位置,并使卡扣部与被卡扣部相卡扣,便能将后备厢内隔板保持在将车身的后部开口的下边部覆盖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将行李放入后备厢或从后备厢中取出行李时,行李不会直接与车身的后部开口的下边部接触。从而,不需要在车身的后部开口的下边部上另外安装防止磨损和擦伤用的防护板等售后服务产品,也能防止车身的后部开口上设置的装饰构件被磨损和擦伤。即,可利用后备厢内隔板来保护车身的后部开口的下边部。
[0006]另外,本技术的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较佳为,所述被卡扣部是安装在所述后部开口的下边部上的后门撞销,所述卡扣部是设置在所述后备厢内隔板上的、能钩住所述后门撞销的构件。
[0007]基于该结构,由于将车辆中已有的后门撞销用作被卡扣部,所以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有利于降低造价。
[0008]另外,本技术的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被卡扣部是安装在所述后部开口的下边部上的棒状构件,所述卡扣部是设置在所述后备厢内隔板上的、能使所述被卡扣部嵌入的孔。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立体图。
[0010]图2是表示将拆卸下来的后备厢分隔装置定位并收纳在后备厢的凹部内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1]图3是表示卡扣部与后门撞销的立体图。
[0012]图4是表示在拆卸下来的后备厢分隔装置被定位并收纳在后备厢的凹部内的状态下将后备厢内隔板的长边方向的中间部位沿车长方向截面后的截面图。
[0013]图5是表示图4中的后备厢内隔板的卡扣部与后门撞销相卡扣的状态的图。
[0014]图6是表示本技术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变形例一的截面图,示出在拆卸下来的后备厢分隔装置被定位并收纳在后备厢的凹部内的状态下将后备厢分隔装置的长边方向的中间部位沿车长方向截面后的截面。
[0015]图7是表示图6中的后备厢内隔板的卡扣部与后门撞销相卡扣的状态的图。
[0016]图8是表示本技术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变形例二的截面图,示出在拆卸下来的后备厢分隔装置被定位并收纳在后备厢的凹部内的状态下将后备厢分隔装置的长边方向的中间部位沿车长方向截面后的截面。
[0017]图9是表示图8中的后备厢内隔板的卡扣部与后门撞销相卡扣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立体图。在车身1的后部开口(朝着车辆后方敞开的开口)处,安装有使该后部开口敞开或关闭的后门(未图示)。
[0019]如图1所示,在车辆的车身1的后部开口的下边部的长边方向(即,车宽方向)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后门撞销3。该后门撞销3用于将后门卡扣在关闭位置。在此,后门撞销3是通过将用圆形截面的金属制成的棒状构件弯曲成U字形而构成的构件,以倒U字形的状态安装在后部开口的下边部上。
[0020]另外,在车身1的后部开口的下缘部上,安装有将该下缘部覆盖的作为装饰构件4的装饰面板。因而,本实施方式中,车身1的后部开口的下边部的表层由装饰构件4构成。在该装饰构件4的长边方向(即,车宽方向)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使后门撞销3插入的孔。
[0021]另一面,在车身1的后备厢内的大致车高方向的中间部位,可自由装拆地安装有后备厢分隔装置2。该后备厢分隔装置2能够将车身1的后备厢分隔为靠车顶侧的空间和靠地板侧的空间,并将靠地板侧的空间覆盖。后备厢分隔装置2可自由装拆地被安装在车身1后部(后备厢)的左侧的后内板11与右侧的后内板11之间。
[0022]本实施方式中,后备厢分隔装置2具有后备厢内隔板21、及收纳盒体22等。后备厢内隔板21例如由具有阻光性的柔软材料制成的片材构成。
[0023]收纳盒体22用于收纳后备厢内隔板21,其内部设置有卷取轴23(参照后述的图3)
及未图示的卷取机构。在收纳盒体22上,设置有供后备厢内隔板21进出的长缝(未图示)。卷取机构对卷取轴23施加将后备厢内隔板21卷回的方向的弹力。在此,卷取机构采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结构,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0024]后备厢内隔板21以卷绕在卷取轴23上的状态被收纳在收纳盒体22内,使用时可从收纳盒体22内通过上述长缝被拉出到外部,非使用时可由卷取轴23卷回到收纳盒体22内。
[0025]另外,在后备厢内隔板2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树脂制的端板24。该端板24的前端的形状与后备厢的后端的形状相对应。端板24的厚度被设定为大于收纳盒体22上的长缝的宽度(垂直于车宽方向的尺寸)。这样,当后备厢内隔板21被卷回到收纳盒体22内时,端板24不会缩到收纳盒体22内。在将后备厢内隔板21从收纳盒体22内拉出时,还可将端板24用作握持部分。
[0026]另外,在端板24的长边方向的两个侧端,分别设置有突起25。突起25能够可脱离地卡入车身1的左右两侧的后内板11上设置的沟槽13内。通过使突起25卡在沟槽13内,能够将从收纳盒体22内拉出的后备厢内隔板21保持在被拉出的状态。
[0027]图2是表示将拆卸下来的后备厢分隔装置2定位并收纳在后备厢的凹部12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在拆卸下来的后备厢分隔装置2被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具备可自由装拆地安装在车身后部的左侧后内板与右侧后内板之间、能将后备厢分隔成靠车顶侧的空间和靠地板侧的空间的后备厢分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厢分隔装置具有后备厢内隔板、及收纳该后备厢内隔板的收纳盒体,所述后备厢内隔板以使用时被拉出、非使用时被卷回的状态被收纳在所述收纳盒体内,所述后备厢内隔板被收纳在所述收纳盒体内的状态下的所述后备厢分隔装置从所述左侧后内板与所述右侧后内板上被拆卸下来后,可被定位并收纳在所述后备厢的地板上设置的收纳备胎用的凹部内,在所述后备厢内隔板和车身的后部开口的下边部中,一方上设置有卡扣部、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嶋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