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式复合离焦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394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点式复合离焦镜片,其包括:镜片本体,镜片本体一侧设有镜片凹面,镜片凹面的中心设有中央光学区,中央光学区外圈设有离焦光学区,离焦光学区由多个微透镜组成,微透镜以镜片本体的中点为圆心呈环状设置,设置在镜片本体边缘一圈的易切凹槽,设置在镜片本体另一侧的装夹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镜片本体一侧设置由多个微透镜组成的离焦光学区,多个微透镜呈多圈环状设置,可以更有效的调节离焦效果,对眼部离焦调节,减小眼部肌肉的疲劳,同时在镜片本体的边缘设置易切凹槽,在镜片本体的另一侧设置具有第一装夹槽和第二装夹槽的装夹部,装夹稳固,便于加工。便于加工。便于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点式复合离焦镜片


[0001]本技术属于离焦镜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点式复合离焦镜片。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青少年时期正是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用眼需求非常大、眼球需要频繁调节、伸展性较大,比较容易形成近视眼。由于长期佩戴眼镜,无论看远还是看近都有戴眼镜的习惯,这样必然会造成眼睛的失调,引起眼球过度紧张,造成眼镜度数持续上升的恶心循环。普通近视眼镜,只满足看远,并不适合青少年看远和写字习惯,不符合青少年的用眼机理,看远到看近切换时,眼球轴跟不上调节变化速度,会导致视物在球轴后方,反复多次就会造成眼睛疲劳,进一步加深近视度数。因此可以有效控制眼睛度数、控制眼轴增长的光学离焦镜片应运而生。目前的离焦镜片因为加工过程较为复杂,在装夹加工的过程中,易出现装夹不稳固的情况,影响镜片的加工精度,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多点式复合离焦镜片,该技术通过在镜片本体一侧设置由多个微透镜组成的离焦光学区,多个微透镜呈多圈环状设置,可以更有效的调节离焦效果,对眼部离焦调节,减小眼部肌肉的疲劳,同时在镜片本体的边缘设置易切凹槽,在镜片本体的另一侧设置具有第一装夹槽和第二装夹槽的装夹部,装夹稳固,便于加工。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点式复合离焦镜片,包括:镜片本体,镜片本体一侧设有镜片凹面,镜片凹面的中心设有中央光学区,中央光学区外圈设有离焦光学区,离焦光学区由多个微透镜组成,微透镜以镜片本体的中点为圆心呈环状设置,设置在镜片本体边缘一圈的易切凹槽,设置在镜片本体另一侧的装夹部,装夹部的中央设有第一装夹槽,围绕第一装夹槽的四周设有多个第二装夹槽,第一装夹槽和第二装夹槽的深度均不超过易切凹槽。
[000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微透镜以镜片本体的中点为圆心设有13圈,且由内至外第1圈微透镜设有28个,第2至第13圈微透镜均各设有40个,微透镜共设有508个。
[000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1和第2圈微透镜的直径为0.5mm,第3至第13圈微透镜的直径为0.55mm。
[000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中央光学区直径为11mm。
[000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离焦光学区的外径为41.9mm。
[000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镜片凹面的弧形直径为249mm。
[001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装夹槽设有1个,第二装夹槽设有间隔均匀的4个。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12]通过在镜片本体一侧设置由多个微透镜组成的离焦光学区,多个微透镜呈多圈环状设置,可以更有效的调节离焦效果,对眼部离焦调节,减小眼部肌肉的疲劳,同时在镜片本体的边缘设置易切凹槽,在镜片本体的另一侧设置具有第一装夹槽和第二装夹槽的装夹部,装夹稳固,便于加工。
[0013]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多点式复合离焦镜片正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多点式复合离焦镜片侧视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镜片本体10,镜片凹面20,中央光学区21,离焦光学区22,微透镜221,易切凹槽30,装夹部40,第一装夹槽41,第二装夹槽4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0]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多点式复合离焦镜片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多点式复合离焦镜片侧视图。
[0021]如图所示,一种多点式复合离焦镜片,其包括:镜片本体10,镜片本体10一侧设有镜片凹面20,镜片凹面20的中心设有中央光学区21,中央光学21区外圈设有离焦光学区22,离焦光学区22由多个微透镜221组成,微透镜221以镜片本体10的中点为圆心呈环状设置,设置在镜片本体10边缘一圈的易切凹槽30;设置在镜片本体10另一侧的装夹部40,装夹部40的中央设有第一装夹槽41,围绕第一装夹槽41的四周设有多个第二装夹槽42,第一装夹槽41和第二装夹槽42的深度均不超过易切凹槽30。
[0022]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镜片本体10一侧设有镜片凹面20,优选的,镜片凹面20的弧形直径为249mm。镜片凹面20的中心设有中央光学区21。优选的,中央光学区21直径为11mm。中央光学21区外圈设有离焦光学区22,离焦光学区22由多个微透镜221组成,微透镜221以镜片本体10的中点为圆心呈环状设置。优选的,离焦光学区的外径为41.9mm。
[0023]值得一提的是,微透镜221以镜片本体的中点为圆心设有13圈,且由内至外第1圈微透镜221设有28个,第2至第13圈微透镜221均各设有40个,微透镜221共设有508个。第1和第2圈微透镜221的直径为0.5mm,第3至第13圈微透镜221的直径为0.55mm。
[0024]在镜片本体10一侧设置由多个微透镜221组成的离焦光学区22,多个微透镜221呈多圈环状设置,可以更有效的调节离焦效果,对眼部离焦调节,减小眼部肌肉的疲劳。
[0025]进一步地,在镜片本体10边缘一圈设有易切凹槽30。镜片本体10另一侧设有装夹部40,装夹部40的中央设有第一装夹槽41,围绕第一装夹槽41的四周设有多个第二装夹槽
42,第一装夹槽41和第二装夹槽42的深度均不超过易切凹槽30。优选的,第一装夹槽41设有1个,第二装夹槽42设有间隔均匀的4个。
[0026]当需要加工镜片本体的镜片凹面20时,可以将工装夹具穿设在第一装夹槽41和第二装夹槽42内,这样镜片本体可以稳固地安装定位。当镜片凹面20加工完成后,即可沿着易切凹槽30将镜片裁切加工。在镜片本体10的边缘设置易切凹槽30,在镜片本体10的另一侧设置具有第一装夹槽41和第二装夹槽42的装夹部40,可以使得镜片的装夹更加稳固,便于加工。
[0027]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式复合离焦镜片,包括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一侧设有镜片凹面,所述镜片凹面的中心设有中央光学区,所述中央光学区外圈设有离焦光学区,所述离焦光学区由多个微透镜组成,所述微透镜以所述镜片本体的中点为圆心呈环状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镜片本体边缘一圈的易切凹槽;设置在所述镜片本体另一侧的装夹部,所述装夹部的中央设有第一装夹槽,围绕所述第一装夹槽的四周设有多个第二装夹槽,所述第一装夹槽和第二装夹槽的深度均不超过所述易切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式复合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微透镜以所述镜片本体的中点为圆心设有13圈,且由内至外第1圈所述微透镜设有28个,第2至第13圈所述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完美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