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造高精度不锈钢流体输送管弯头的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313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铸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高精度不锈钢流体输送管弯头的模具装置,包括底座、多个固定在底座上侧的支撑柱和固定在多个支撑柱上端的顶板,底座的上侧固定设有定模,顶板的下侧设有下压部件,下压部件的下端固定有动模,动模腔和定模腔相对设置,顶板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部件,滑动部件与下压部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弯头在模腔内成型结束后,随着下压部件缩回,动模上升,此时通过滑动部件移动安装板,进而使得动模随之向后移动,操作人员直接取出成型弯头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操作人员俯身或探身取件。操作人员俯身或探身取件。操作人员俯身或探身取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造高精度不锈钢流体输送管弯头的模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铸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高精度不锈钢流体输送管弯头的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航空航天领域大量采用壁厚薄、直径大、综合性能好的弯管类零件,以及变曲率的的管件作为火箭、飞机上的供养、液压、油路等管路系统的构件,所以对管材弯曲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汽车制造领域,弯管类零件广泛应用于仪表盘支架、副车架纵梁、汽车前方的保险杠、内部管路系统等,因此管材弯曲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管与管之间连接的弯头更加重要,随着内高压技术的发展,管材弯曲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因为弯头可以采用液压成形技术,通过一步加工即可成形,提高了弯头的加工效率,改善了弯头的成形质量,降低了弯头加工的成本。
[0003]在现有技术中,当模具成型后,需要操作人员在动模升起后,俯身或探身去取出模腔内的成型件,不仅具有一定的危险,同时不断的俯身或探身也会加大操作人员的疲劳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高精度不锈钢流体输送管弯头的模具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模具成型后,需要操作人员在动模升起后,俯身或探身去取出模腔内的成型件,不仅具有一定的危险,同时不断的俯身或探身也会加大操作人员的疲劳程度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造高精度不锈钢流体输送管弯头的模具装置,包括底座、多个固定在底座上侧的支撑柱和固定在多个支撑柱上端的顶板,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设有定模,所述顶板的下侧设有下压部件,所述下压部件的下端固定有动模,所述动模和定模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动模腔和定模腔,所述动模腔和定模腔相对设置,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包括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端与下压部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推出部件,所述推出部件与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动模腔和定模腔均包括成品段和设置在成品段两端的过渡段。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过渡段的直径小于成品段的直径。
[0008]作为优选方案,位于成品段两端的过渡段呈垂直设置。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柱包括4个,所述底座的横截面呈矩形状,四个支撑柱分别设置在底座的四角。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压部件为液压缸。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动模与安装板相对一侧开设有与导向柱对应设置的导向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3]当弯头在模腔内成型结束后,随着下压部件缩回,动模上升,此时通过滑动部件移动安装板,进而使得动模随之向后移动,操作人员直接取出成型弯头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操作人员俯身或探身取件。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用于制造高精度不锈钢流体输送管弯头的模具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用于制造高精度不锈钢流体输送管弯头的模具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18]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1

3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制造高精度不锈钢流体输送管弯头的模具装置,包括底座5、多个固定在底座5上侧的支撑柱6和固定在多个支撑柱6上端的顶板3。支撑柱6优选采用4个,底座5的横截面可设置呈矩形状,四个支撑柱6分别设置在底座5的四角,从而保证稳定。底座5的上侧固定设有定模2,顶板的下侧设有下压部件4,下压部件4的下端固定有动模1动模1和定模2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动模腔11和定模腔21,动模腔11和定模腔21相对设置,顶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滑槽31,滑槽31优选为间隔设置的两个。在滑槽31内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33,每个滑槽31内的滑块33优选为两个,共采用4个滑块。滑块33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4,安装板34下端与下压部件4固定连接,支撑柱6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5,支撑架35上固定连接有推出部件36,推出部件36与安装板34一侧固定连接。将直径小于待制作弯头的管坯折弯成与模腔形状相近,并将折弯后的管坯置于模具的定模腔21内,随后推出部件36向外推出,使得滑块33在滑槽31内滑动,安装板34随之移动,待动模1和下压部件4移动到与定模2对应位置,并通过冲头对管坯的两端进行固定,随后下压部件4向下推出,使得动模1下移以便完成与定模2合模,待动模1与定模2合模后,冲头向管坯内注液至预定压力,并不断注液,超高压液体向管坯内部加压将管坯压入模腔内并逐渐贴合,使管坯成型为弯头。待成型完毕后,下压部件4回缩使得动模1上升,然后控制推出部件36收回,滑块33在滑槽31内向后滑动,从而向后带动安装板34向后移动,动模1随之后移,随后取出弯头即可。下压部件4和推出部件36优选为液压缸。
[0020]作为优选方案,动模腔11和定模腔21均包括成品段12和设置在成品段12两端的过渡段13。弯头成品在成品段12中完成成型,在取出弯头后,只需将过渡段13部分切除即可。考虑到弯头在成型时,在弯曲半径最大处的圆弧最高点材料容易发生褶皱或破裂的现象,
管坯直径在比过渡段13直径小3mm到4mm较为适宜。
[0021]为了方便将管坯放入定模腔21内以及后续的动模1定模2合模,作为优选实施例,过渡段13直径小于成品段12的直径。且位于成品段12两端的过渡段13呈垂直设置,在对管坯进行折弯时,只需折弯一次即可,节省了制作工序。
[0022]作为优选方案,安装板34下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柱37,动模1与安装板34相对一侧开设有与导向柱37对应设置的导向槽38,导向柱37滑动连接在导向槽38内。通过导向柱37和与之对应的导向槽38配合,可保证动模1稳定的上下移动。
[0023]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高精度不锈钢流体输送管弯头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5)、多个固定在底座(5)上侧的支撑柱(6)和固定在多个支撑柱(6)上端的顶板(3),所述底座(5)的上侧固定设有定模(2),所述顶板的下侧设有下压部件(4),所述下压部件(4)的下端固定有动模(1),所述动模(1)和定模(2)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动模腔(11)和定模腔(21),所述顶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滑槽(31),所述滑槽(31)内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33),所述滑块(33)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4),所述安装板(34)下端与下压部件(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5),所述支撑架(35)上固定连接有推出部件(36),所述推出部件(36)与安装板(34)一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高精度不锈钢流体输送管弯头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腔(11)和定模腔(21)均包括成品段(12)和设置在成品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生刘广友丁仕雷胥志高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威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