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04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6
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底壳、燃烧器、分气杆、燃烧室、设在燃烧室上部的换热器和风机部装,所述燃烧室的长壁板和宽壁板上分别设有上开口的长隔热腔和宽隔热腔,还包括燃烧器壳、长隔热板和宽隔热板,燃烧器设在燃烧器壳内,长隔热间隙和宽隔热间隙与燃气燃烧腔部位相对应;燃烧室设在燃烧器壳的上部,长隔热间隙、宽隔热间隙向上的热空气作为二次空气,垂直二次空气孔的空气向上流动作为二次空气。长隔热腔和宽隔热腔有上进风孔组件和下进风孔组,空气由下而上移动,将热能进入换热器换热;燃烧壳的长隔热板和宽隔热板的设置,外表温度低,隔热板作为换热板将热空气成为二次空气,燃烧器燃烧充分,废气排放小,负载下降的梯级小。负载下降的梯级小。负载下降的梯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技术,中国专利202122210754.8,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不锈钢换热器和燃烧室,不锈钢换热器的换热器壳体的下端与燃烧室的燃烧室壳体的上端连接,燃气热水器还包括隔热板,隔热板设于燃烧室壳体的内周侧,隔热板与燃烧室壳体之间形成有冷却腔,冷却腔的上端部伸入换热器壳体内;燃烧室壳体上设有连通冷却腔的第一进气孔,冷却腔的上端部设有出气孔。存在问题是:燃烧器位于燃烧室壳体的下端内,燃烧室下端的温度高,燃烧器的燃烧单体的燃气燃烧腔温升高,负载下降的梯度大;。
[0003]中国专利201921870564.5,一种风冷散热的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其中燃烧器包括包括燃烧室组件和燃烧器本体,所述燃烧室组件设置在所述燃烧器本体上,所述燃烧室组件限定有燃烧室腔体,在所述燃烧室腔体一侧形成有腔室,在所述腔室与所述燃烧室腔体之间设置有隔板组件,在所述腔室上设置有与所述腔室相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存在问题是:燃烧室组件的下部温度高,燃烧器温度高,负载下降的梯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它具有燃烧室的隔热性能高、且燃烧器壳外表温度低,燃烧器负载下降梯度小的特点。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底壳、燃烧器、分气杆、燃烧室、设在燃烧室上部的换热器和风机部装,燃烧器包括若干燃烧器单体,燃烧器单体包括燃气燃烧腔、导流部和引射管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燃烧室的长壁板和宽壁板上分别设有上开口的长隔热腔和宽隔热腔,长隔热腔和宽隔热腔处的长壁板和宽壁板的下部设有成行排列的下进风孔组、上部设有上进风孔组;
[0006]还包括上开口的燃烧器壳、长隔热板和宽隔热板,
[0007]燃烧器壳包括设在长度方向一端的下部设有分气杆腔和设在底板上的空气孔,分气杆腔处的垂直壁板上设在引射孔、顶板上设有垂直二次空气孔,
[0008]长隔热板的下端与燃烧器壳的长壁板固定且与长壁板之间有长隔热间隙,长隔热间隙处的燃烧器壳的长壁板上设有二次空气孔;宽隔热板设在燃烧器壳悬空的宽壁板上且与宽壁板构成宽隔热间隙;
[0009]燃烧器设在燃烧器壳内,引射管部与引射孔对接,长隔热间隙和宽隔热间隙与燃气燃烧腔部位相对应;燃烧室设在燃烧器壳的上部,长隔热间隙、宽隔热间隙向上的热空气作为二次空气,垂直二次空气孔的空气向上流动作为二次空气。
[0010]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下进风孔组在下部设有一行,所述上进风孔组在上部设有二行。
[001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长隔热腔和宽隔热腔相交处的角
部设有角隔热腔。
[0012]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燃烧器壳的截面积小于燃烧室的截面积。
[0013]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长隔热间隙与燃烧器的燃烧单体的燃气燃烧腔相对,宽隔热间隙与燃气燃烧腔的一端相对。
[0014]本技术一种燃气热水器,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长隔热腔和宽隔热腔有上进风孔组件和下进风孔组,空气由下而上移动,将热能进入换热器换热;燃烧壳的长隔热板和宽隔热板的设置,外表温度低,隔热板作为换热板将热空气成为二次空气,燃烧器燃烧充分,废气排放小,负载下降的梯级小。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2是图1的A—A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主体的立体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主体的立体分解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燃烧室的立体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燃烧室的剖视图。
[0021]图7是本技术燃烧器壳的立体图之一。
[0022]图8是本技术燃烧器壳的立体图之二。
[0023]图9是本技术燃烧器壳的剖视图。
[0024]图10是本技术燃烧器单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如图1、图2所示,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底壳1、燃烧器2、分气杆3、燃烧室4、设在燃烧室上部的换热器5和风机部装6,燃烧器2包括若干燃烧器单体21,如图10所示,燃烧器单体21包括燃气燃烧腔211、导流部和引射管部212;
[0027]所述燃烧室4的长壁板和宽壁板上分别设有上开口的长隔热腔41和宽隔热腔42,长隔热腔41和宽隔热腔42处的长壁板和宽壁板的下部设有成行排列的下进风孔组43、上部设有上进风孔组44;冷空气由下下进风孔组43进入长隔热腔41和宽隔热腔42由下而上流动,冷空气与长隔热腔41和宽隔热腔42的壁板换热,然后与上进风孔组43进入的空气混合与换热器5换热,燃烧室的4外表面温度低,减少了热能损失;
[0028]还包括上开口的燃烧器壳7、长隔热板81和宽隔热板82,
[0029]燃烧器壳7包括设在长度方向一端的下部设有分气杆腔71和设在底板上的空气孔72,分气杆腔71处的垂直壁板上设在引射孔711、顶板上设有垂直二次空气孔712,
[0030]长隔热板81的下端与燃烧器壳7的长壁板固定且与长壁板之间有长隔热间隙811,长隔热间隙811处的燃烧器壳7的长壁板上设有二次空气孔73;宽隔热板82设在燃烧器壳7
悬空的宽壁板上且与宽壁板构成宽隔热间隙821,宽隔热间隙821处的燃烧器壳7的宽壁板上设有二次气空孔73;
[0031]燃烧器2设在燃烧器壳7内,引射管部212与引射孔711对接,长隔热间隙811和宽隔热间隙821与燃气燃烧腔部211位相对应;燃烧室4设在燃烧器壳7的上部,冷空气经二次空气孔73进入长隔热间隙811、宽隔热间隙821内向上移动、变成热空气作为二次空气供燃烧器2燃烧,垂直二次空气孔712的空气向上流动作为二次空气。燃烧器壳7的设置,底壳1内的温升小,而且降低燃烧器2的温升,负载下降的梯小,提高了能效。
[0032]所述下进风孔组43在下部设有一行,所述上进风孔组44在上部设有二行,空气由下而上移动,在长隔热腔41和宽隔热腔42吸收热量,降低了燃烧室4的外表温度,热空气与换热器5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排出油烟的温度。
[0033]所述长隔热腔41和宽隔热腔42相交处的角部设有角隔热腔4A。
[0034]所述燃烧器壳7的截面积小于燃烧室4的截面积。
[0035]所述长隔热间隙811与燃烧器2的燃烧单体21的燃气燃烧腔211相对,宽隔热间隙821与燃气燃烧腔211的一端相对。
[00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底壳、燃烧器、分气杆、燃烧室、设在燃烧室上部的换热器和风机部装,燃烧器包括若干燃烧器单体,燃烧器单体包括燃气燃烧腔、导流部和引射管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长壁板和宽壁板上分别设有上开口的长隔热腔和宽隔热腔,长隔热腔和宽隔热腔处的长壁板和宽壁板的下部设有成行排列的下进风孔组、上部设有上进风孔组;还包括上开口的燃烧器壳、长隔热板和宽隔热板,燃烧器壳包括设在长度方向一端的下部设有分气杆腔和设在底板上的空气孔,分气杆腔处的垂直壁板上设在引射孔、顶板上设有垂直二次空气孔,长隔热板的下端与燃烧器壳的长壁板固定且与长壁板之间有长隔热间隙,长隔热间隙处的燃烧器壳的长壁板上设有二次空气孔;宽隔热板设在燃烧器壳悬空的宽壁板上且与宽壁板构成宽隔热间隙,宽隔热间隙处的宽壁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六明麦海湛王保友张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美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