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双极板吸附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53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石墨双极板吸附槽结构,解决了对石墨双极板流槽结构吸附的问题,包括底座和横梁,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吸附作用的第一通孔,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吸附作用的第二通孔,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布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通孔与部分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横梁在部分所述第一通孔上,由于吸附平台上设置有吸附槽,对应石墨板上的流槽结构能达到吸附的效果,对于石墨板背面,也就是石墨板上的流槽结构的背面加工,点胶工艺操作更就容易,解决了对石墨板流槽结构吸附的问题。对石墨板流槽结构吸附的问题。对石墨板流槽结构吸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双极板吸附槽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石墨双极板吸附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原来的吸附装置是一个平台,在平台上面开设吸附孔,对于平面的产品有吸附作用,但是现在的产品石墨双极板一面有流槽结构,这就导致在吸附流槽结构这一面时,平面吸附平台吸附能力差,如果采用外在设备固定,会影响石墨双极板进一步加工,需要对平面吸附平台做出改进,以符合现在的产品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石墨双极板吸附槽结构,解决了对石墨板流槽结构吸附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双极板吸附槽结构,包括底座和横梁,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吸附作用的第一通孔,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吸附作用的第二通孔,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布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通孔与部分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横梁在部分所述第一通孔上。
[0006]可选地,所述横梁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0007]可选地,所述横梁在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的长度一样长,所述横梁在宽度方向比所述底座的宽度短。
[0008]可选地,有多个所述横梁分布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
[0009]可选地,相邻所述横梁之间有所述第一通孔。
[0010]可选地,所述横梁是立方体。
[0011]可选地,相邻所述横梁之间构成吸附槽,所述吸附槽用来固定石墨板的流槽结构。
[0012]可选地,所述横梁侧面也设置有所述第二通孔。
[0013]可选地,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的有真空泵。
[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5]本技术的一种石墨双极板吸附槽结构,由于吸附平台上设置有吸附槽,对应石墨双极板上的流槽结构能达到吸附的效果,对于石墨板背面,也就是石墨板上的流槽结构的背面加工就容易,同时对于点胶工艺也不会产生操作干涉。解决了对石墨双极板流槽结构吸附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石墨双极板吸附槽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所示俯视图;
[0019]图3是图本技术与石墨双极板流槽结构应用图。
[0020]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1]1、底座;
[0022]2、横梁;
[0023]3、第一通孔;
[0024]4、第二通孔;
[0025]5、吸附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9]如图1和图2及图3所示,底座1与横梁2相连接,底座1可以是一个平台,横梁2设置在底座1上,底座1上还设置有吸附作用的第一通孔3,在横梁2上设置有吸附作用的第二通孔4,有多个第一通孔3分布在底座1上,可以有规则的阵列分布,也可以没有规则,横梁2在部分第一通孔3上,第二通孔4与部分第一通孔3相连通,同时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吸附面积不宜过大,避免吸附力大,石墨板被吸附变形,甚至破裂。
[0030]底座1与横梁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便于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的清洗维护。
[0031]横梁2的长和宽都小于或等于底座1的长和宽,根据需要横梁2的长和宽都大于底座1的长和宽。
[0032]有多个横梁2分布在底座1的上表面,多个横梁2可以有规律的分布,也可以没有规律的分布。
[0033]相邻横梁2之间有第一通孔3,相邻所述横梁2之间的距离可以等距离,也可以非等距离。
[0034]横梁2是立方体或圆柱体,只要符合石墨双极板上的流槽结构。
[0035]相邻横梁2之间构成吸附槽5,吸附槽5用来固定石墨双极板上的流槽结构,与流槽结构之间可以无缝对接。
[0036]横梁2的侧面也设置有第二通孔4,在横梁2上多设置第二通孔4有利于石墨板受力均匀,同时对石墨双极板吸附力更强。
[0037]与第一通孔3相连接的有真空泵,真空泵用来抽掉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内的空气。
[0038]其原理是:
[0039]石墨双极板上的流槽安装在底座1上,石墨双极板上的流槽安装在吸附槽5内,这样真空泵开始抽掉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内的空气,产生负载作用,就吸附住了石墨双极板,然后对石墨板进行加工处理,或进行点胶涂布工艺,并进行后面所需的工艺操作,完工后真空泵关闭,然后取下石墨板,整个流程完毕。
[0040]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双极板吸附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横梁(2),所述横梁(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吸附作用的第一通孔(3),在所述横梁(2)上设置有吸附作用的第二通孔(4),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3)分布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二通孔(4)与部分所述第一通孔(3)相连通,所述横梁(2)在部分所述第一通孔(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双极板吸附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与所述底座(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双极板吸附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在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1)的长度一样长,所述横梁(2)在宽度方向比所述底座(1)的宽度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德华田文迪高东青田丙伦
申请(专利权)人:协氢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