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摩擦片齿形对齐对中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39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器摩擦片齿形对齐对中工装,包括定位架、圆棒及锥块,所述圆棒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定位架上,所述圆棒的另一端设有所述锥块,所述定位架的中部套设在离合器轴上,所述离合器轴竖直设置在离合器外毂的中部,所述离合器外毂上装配有摩擦片,所述圆棒及锥块与所述摩擦片的内齿抵接。该工装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拨动对齐摩擦片的方法,利用装入过程以及旋转时所述圆棒的接触力作用,实现了摩擦片的对中,且能够保证效果,一致性好,使得后续的摩擦片齿形配合件能够顺利、快速装入,解决了摩擦片齿形配合件的装配慢、装配难问题,极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和一次成功率。极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和一次成功率。极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和一次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器摩擦片齿形对齐对中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变速器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器摩擦片齿形对齐对中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在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总成装配时,钢片和摩擦片是交替叠放到离合器外毂中的,由于此时钢片和摩擦片之间没有压紧力,所以摩擦片可以在径向自由旋转和移动。完成钢片和摩擦片的叠放以及卡簧安装后,接着需要将摩擦片齿形配合件装入到摩擦片的内齿形中。在交替叠放的过程中,摩擦片轴线通常会偏离外毂的轴线,而且摩擦片的内齿形容易相互错开;另外摩擦片齿形配合件装入时已经被轴定心,所以如果摩擦片没有对中,齿形配合件将被摩擦片挡住无法装入。
[0003]因此,在装入摩擦片齿形配合件之前,需要将摩擦片内齿型对齐并且还要求对中。目前常用的方法为使用螺丝刀拨动摩擦片使其对齐,对齐的速度慢,效果差,且对中效果没有保证。摩擦片对齐对中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能水平,一致性较差,返工率高,导致有时候需要多次对齐才能完成摩擦片齿形配合件的装入,造成装配效率低下,影响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变速器摩擦片齿形对齐对中工装,旨在解决现有的摩擦片的齿形对中方式速度慢,效果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变速器摩擦片齿形对齐对中工装,包括定位架、圆棒及锥块,所述圆棒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定位架上,所述圆棒的另一端设有所述锥块,所述定位架的中部套设在离合器轴上,所述离合器轴竖直设置在离合器外毂的中部,所述离合器外毂上装配有摩擦片,所述圆棒及锥块与所述摩擦片的内齿抵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架包括套块、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套块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套块的另一端。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棒设有两根,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块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离合器轴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离合器轴的直径。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工装安装到位时,所述套块的底部与所述离合器轴的台阶面抵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棒的直径小于所述摩擦片内齿的直径。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根所述圆棒的间距小于所述摩擦片内齿的齿根
圆直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工装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拨动对齐摩擦片的方法,利用装入过程以及旋转时所述圆棒的接触力作用,实现了摩擦片的对中,且能够保证效果,一致性好,使得后续的摩擦片齿形配合件能够顺利、快速装入,解决了摩擦片齿形配合件的装配慢、装配难问题,极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和一次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对中工装的整体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对中工装定位完成的剖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对中工装完成对中后的剖视图。
[0017]附图标记:1

套块,2

第一连接杆,3

第二连接杆,4

圆棒,5

锥块,6

通孔,7

离合器轴,8

离合器外毂,9

摩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9]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器摩擦片齿形对齐对中工装,包括定位架、圆棒4及锥块5,所述圆棒4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定位架上,所述圆棒4的另一端设有所述锥块5,所述定位架的中部套设在离合器轴7上,所述离合器轴7竖直设置在离合器外毂8的中部,所述离合器外毂8上装配有摩擦片9,所述圆棒4及锥块5与所述摩擦片9的内齿抵接。
[00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定位架包括套块1、第一连接杆2及第二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套块1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套块1的另一端。
[0021]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圆棒4设有两根,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及第二连接杆3上。
[0022]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套块1的中部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套设在所述离合器轴7上。
[0023]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通孔6的直径大于所述离合器轴7的直径。
[0024]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工装安装到位时,所述套块1的底部与所述离合器轴7的台阶面抵接。
[0025]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圆棒4的直径小于所述摩擦片9内齿的直径。
[0026]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两根所述圆棒4的间距小于所述摩擦片9内齿的齿根圆直径。
[002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器摩擦片齿形对齐对中工装,该工装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拨动对齐摩擦片9的方法,利用装入过程以及旋转时所述圆棒4的接触力作用,实现了摩
擦片9的对中,且能够保证效果,一致性好,使得后续的摩擦片9齿形配合件能够顺利、快速装入,解决了摩擦片9齿形配合件的装配慢、装配难问题,极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和一次成功率。
[0028]该工装包括所述套块1、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及圆棒4,其中所述套块1的中部设有所述通孔6,所述第一连接杆2及第二连接杆3分设在所述套块1的两端,所述圆棒4设有两根,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及第二连接杆3上,且所述圆棒4是垂直所述定位架设置的,所述圆棒4与所述定位架的固定方式为过盈压装或者螺纹副连接,所述圆棒4放置在所述离合器轴7与离合器外毂8形成的空间内。在所述圆棒4的另一端设置了所述锥块5,所述锥块5为非对称长倒角。
[0029]使用时,将所述套块1中部的所述通孔6套在所述离合器轴7上,接着将工装插入到所述摩擦片9的内齿形中时,通过所述离合器轴7进行工装定位,沿着所述离合器轴7往下移动所述定位架,则所述圆棒4开始往下移动,装入过程所述圆棒4底部的所述锥块5与所述摩擦片9接触,所述摩擦片9会受到一个力F,F产生一个径向的分力F1,所述摩擦片9在F1的作用下会往所述离合器外毂8内收缩,移动到相对中间的位置,实现对中。工装安装到位后,所述定位架的下端面与所述离合器轴7的台阶面接触,由于两根所述圆棒4的跨距略小于所述摩擦片9内齿的齿根圆直径,此时即可视为对中操作完成,然后将工装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两至三次即可使所述摩擦片9的齿形对齐,然后再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摩擦片齿形对齐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架、圆棒及锥块,所述圆棒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定位架上,所述圆棒的另一端设有所述锥块,所述定位架的中部套设在离合器轴上,所述离合器轴竖直设置在离合器外毂的中部,所述离合器外毂上装配有摩擦片,所述圆棒及锥块与所述摩擦片的内齿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摩擦片齿形对齐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包括套块、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套块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套块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速器摩擦片齿形对齐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棒设有两根,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光福董恒波袁明佳黄启权刘立娟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