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军专利>正文

一种农业育苗播种用土壤打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09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育苗播种用土壤打孔器,其结构包括框架、支撑杆、主体、连接杆、把手,框架的内部前端设有支撑杆,主体设有六个,且嵌固在支撑杆的上端面,连接杆连接于框架的后端面,把手嵌固在支撑杆的端面,主体包括旋转装置、支撑柱、框体、打孔块,旋转装置包括内环体、旋转环、滚珠、限位块,打孔块包括打孔管、内腔、导向环、外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框体旋转带动打孔管扎入到土壤的内部,使得土壤可以进入到内腔中受到导向环倾斜状的端面往外流槽移动,可以让新进入到内腔中的土壤带动置于内腔中的土壤往外流槽外端移动,减小打孔管对土壤下压的压力,防止土壤直接被压实,让种子的根部能够扎入到土壤中。让种子的根部能够扎入到土壤中。让种子的根部能够扎入到土壤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育苗播种用土壤打孔器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打孔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农业育苗播种用土壤打孔器。

技术介绍

[0002]育苗方法是在专门设置的苗床中培育秧苗以供生产田移植的栽培方法,水稻、地瓜以及蔬菜、果树和花卉等作物多采用育苗法,在播种育苗的时候,需要对土壤进行松土,然后打孔,最后将种子播撒到所打孔的土壤内部,现有的育苗播种土壤打孔器在对土壤打孔的时候,利用打孔管在土壤的端面下压,形成种子播种孔,而打孔管下压土壤会将土壤的端面压实,限制种子根部往土壤下扎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农业育苗播种用土壤打孔器,其结构包括框架、支撑杆、主体、连接杆、把手,所述框架的内部前端设有支撑杆,所述主体设有六个,且嵌固在支撑杆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框架的后端面,所述把手嵌固在支撑杆的端面,所述主体包括旋转装置、支撑柱、框体、打孔块,所述旋转装置卡合于支撑杆的外端面,所述支撑柱设有三个,且一端连接于旋转装置的外端面,所述框体嵌固在支撑柱的外端面,所述打孔块设有八个,且环绕于框体的外端面进行排列。
[000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内环体、旋转环、滚珠、限位块,所述内环体嵌套在支撑杆的外端面,所述旋转环卡合于内环体的外端面,所述滚珠设有二十个,且设置在内环体与旋转环之间,所述限位块螺纹连接于内环体的端面,且与支撑杆的端面活动卡合。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打孔块包括打孔管、内腔、导向环、外流槽,所述打孔管贯穿于框体的端面,所述内腔设置在打孔管的内部,所述导向环安装在、内腔的内部,所述外流槽设有三个,且位于打孔管的侧端面。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向环的端面为倾斜状,且与打孔管端面形成的夹角为30度。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流槽的位置与导向环底部端面平行。
[0008]有益效果
[0009]本技术一种农业育苗播种用土壤打孔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0]1.本技术可以将内环体在支撑杆的端面进行移动,对打孔的密度进行调整,调整完主体的距离之后能够将限位块往内旋紧,使得限位块与支撑杆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对主体的位置进行固定。
[0011]2.本技术利用框体旋转带动打孔管扎入到土壤的内部,使得土壤可以进入到内腔中受到导向环倾斜状的端面往外流槽移动,可以让新进入到内腔中的土壤带动置于内腔中的土壤往外流槽外端移动,减小打孔管对土壤下压的压力,防止土壤直接被压实,让种
子的根部能够扎入到土壤中。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农业育苗播种用土壤打孔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农业育苗播种用土壤打孔器的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农业育苗播种用土壤打孔器的旋转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农业育苗播种用土壤打孔器的打孔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框架1、支撑杆2、主体3、连接杆4、把手5、旋转装置 31、支撑柱32、框体33、打孔块34、内环体311、旋转环312、滚珠 313、限位块314、打孔管341、内腔342、导向环343、外流槽34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
[0019]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农业育苗播种用土壤打孔器,其结构包括框架1、支撑杆2、主体3、连接杆4、把手5,所述框架1的内部前端设有支撑杆2,所述主体3设有六个,且嵌固在支撑杆 2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杆4连接于框架1的后端面,所述把手5嵌固在支撑杆2的端面,所述主体3包括旋转装置31、支撑柱32、框体33、打孔块34,所述旋转装置31卡合于支撑杆2的外端面,所述支撑柱32 设有三个,且一端连接于旋转装置31的外端面,所述框体33嵌固在支撑柱32的外端面,所述打孔块34设有八个,且环绕于框体33的外端面进行排列。
[0021]所述旋转装置31包括内环体311、旋转环312、滚珠313、限位块 314,所述内环体311嵌套在支撑杆2的外端面,所述旋转环312卡合于内环体311的外端面,所述滚珠313设有二十个,且设置在内环体 311与旋转环312之间,所述限位块314螺纹连接于内环体311的端面,且与支撑杆2的端面活动卡合。
[0022]所述打孔块34包括打孔管341、内腔342、导向环343、外流槽344,所述打孔管341贯穿于框体33的端面,所述内腔342设置在打孔管341 的内部,所述导向环343安装在、内腔342的内部,所述外流槽344 设有三个,且位于打孔管341的侧端面。
[0023]所述导向环343的端面为倾斜状,且与打孔管341端面形成的夹角为30度。
[0024]所述外流槽344的位置与导向环343底部端面平行。
[0025]工作原理:工作人员推动把手5,在农田中移动,使得框体33在支撑杆2的端面进行旋转,从而能够让打孔块34扎入到土壤中,对土壤进行打孔,当打孔管下压土壤会将土壤的端面压实,限制种子根部往土壤下扎根,可以利用内环体311与支撑杆2活动卡合,可以将内环体 311在支撑杆2的端面进行移动,从而调整主体3之间的距离,对打孔的密度进行调整,调整完主体3的距离之后能够将限位块314往内旋紧,使得限位块314与支撑杆2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对主体3的位置进行固定,最后通过滚珠313来减小内环体311与旋转环312之间的
摩擦力,使得旋转环312能够顺滑的进行旋转,让框体33能够稳定的带动打孔块34对土壤进行打孔,再利用框体33旋转带动打孔管341扎入到土壤的内部,使得土壤可以进入到内腔342中受到导向环343倾斜状的端面往外流槽344移动,可以让新进入到内腔342中的土壤带动置于内腔 342中的土壤往外流槽344外端移动,减小打孔管341对土壤下压的压力,防止土壤直接被压实,让种子的根部能够扎入到土壤中。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因此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002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育苗播种用土壤打孔器,其结构包括框架(1)、支撑杆(2)、主体(3)、连接杆(4)、把手(5),所述框架(1)的内部前端设有支撑杆(2),所述主体(3)设有六个,且嵌固在支撑杆(2)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杆(4)连接于框架(1)的后端面,所述把手(5)嵌固在支撑杆(2)的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包括旋转装置(31)、支撑柱(32)、框体(33)、打孔块(34),所述旋转装置(31)卡合于支撑杆(2)的外端面,所述支撑柱(32)设有三个,且一端连接于旋转装置(31)的外端面,所述框体(33)嵌固在支撑柱(32)的外端面,所述打孔块(34)设有八个,且环绕于框体(33)的外端面进行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育苗播种用土壤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31)包括内环体(311)、旋转环(312)、滚珠(313)、限位块(314),所述内环体(311)嵌套在支撑杆(2)的外端面,所述旋转环(312)卡合于内环体(311)的外端面,所述滚珠(313)设有二十个,且设置在内环体(311)与旋转环(312)之间,所述限位块(314)螺纹连接于内环体(311)的端面,且与支撑杆(2)的端面活动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育苗播种用土壤打孔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