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路小空间基坑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206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路小空间基坑支护装置,包括多个相互间隔地固定于市政道路靠近建筑基坑边缘的一侧的第一钢板桩及第二钢板桩,每个第一钢板桩分别垂直于市政道路,且每个第二钢板桩向远离第一钢板桩的方向倾斜,第一钢板桩与第二钢板桩的顶部一体浇筑连接有冠梁,基础底板上在靠近第二钢板桩的一侧浇筑有反压梁,第一钢板桩与第二钢板桩形成的阴角位置浇筑有角撑,使用本临路小空间基坑支护装置可以解决小空间支护环境条件下浅基坑不能采用多级放坡的施工难题,同时更大减少了人工、材料、机械等资源的投入和施工工期压缩。在满足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少了资源与时间的投入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投入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投入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临路小空间基坑支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路小空间基坑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领域,基坑支护工程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在基坑开挖时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支挡、加固和保护措施。一般对于处在场地开阔且周边无重要建筑物工程的浅基坑大多采用多级放坡的开挖方式,这种开挖方式只要求稳定,且价格最便宜。
[0003]但当拟建建筑物基础部分距离周边市政道路过近及其他小空间情况时,施工现场不具备放坡条件,多级放坡的开挖方式不再适用,若采用其他的锚杆排桩支护形式又存在造价过高、工期较长等情况,因此需要一种安全、高效且低成本的支护形式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临路小空间基坑支护装置,通过一直一斜设置的两个钢板桩,并通过在钢板桩的顶部绑扎钢筋支模浇筑冠梁混凝土,将钢板桩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提供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临路小空间基坑支护装置,其包括:
[0006]多个相互间隔地固定于市政道路靠近建筑基坑边缘的一侧的第一钢板桩和及第二钢板桩,每个所述第一钢板桩分别垂直于市政道路,并且每个所述第二钢板桩向远离所述第一钢板桩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钢板桩与所述第二钢板桩的顶部一体浇筑连接有冠梁,建筑基坑内的基础底板上在靠近所述第二钢板桩的一侧浇筑有反压梁,所述第一钢板桩与所述第二钢板桩形成的阴角位置浇筑有角撑。<br/>[0007]较佳地,所述冠梁为钢筋混凝土。
[0008]较佳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钢板桩之间的水平间距为1000mm,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钢板桩之间的水平间距为1000mm。
[0009]较佳地,所述反压梁为C15素混凝土。
[0010]较佳地,所述角撑包括铺设于相邻所述第一钢板桩与所述第二钢板桩之间的原状土以及挂网喷射于原状土的C15细石混凝土,所述C15细石混凝土的喷射厚度为50mm。
[001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是:
[0012]使用本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对于浅基坑支护尤其是临近市政道路的小空间支护工程,不仅能解决小空间支护环境条件下浅基坑不能采用多级放坡的施工难题。而且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排桩、锚杆支护形式相比采用直斜桩冠梁支护,即可以保证浅基坑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也可以更大减少了人工、材料、机械等资源的投入和施工工期压缩。在满足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少了资源与时间的投入,可以作为浅基坑小空间支护的一种新的支护形式。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临路小空间基坑支护装置的节点断面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钢板桩与第二钢板桩的的平面布置图。
[0016]附图中标号对应关系如下:
[0017]11

第一钢板桩;12

第二钢板桩;2

市政道路;3

基础底板;4

冠梁;5

挡水台;6

角撑;7

反压梁;8

止水帷幕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临路小空间基坑支护装置,当拟建建筑物基础部分距离周边市政道路过近及其他小空间情况时,施工现场不具备放坡条件,多级放坡的开挖方式不再适用,因此,该装置适用于浅基坑支护尤其是临近市政道路的小空间支护工程,包括多个第一钢板桩11以及多个第二钢板桩12,多个第一钢板桩11与多个第二钢板桩12相互间隔地固定在市政道路2靠近建筑基础底板3的一侧,每个第一钢板桩11分别垂直于市政道路且相邻两个第一钢板桩11之间的水平间距为1000mm,每个第二钢板桩12想远离第一钢板桩11的方向倾斜并且相对于第一钢板桩11倾斜角度为15
°
,相邻两个第二钢板桩12之间的水平间距为1000mm,同理,相邻的第一钢板桩11与第二钢板桩12之间的水平间距为500mm,第二钢板桩12与建筑基坑内的基础底板3相接,第一钢板桩11和第二钢板桩12的顶部一体浇筑连接有冠梁4,较优地,在冠梁4靠近市政道路的一侧砌筑有挡水台5,这里设置挡水台5,是为了防止市政道路2上的积水流入基坑影响施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第一钢板桩11和第二钢板桩12均采用规格参数为40b的工字钢,通过采用履带式挖土机(带震动锤机)打至设计标高,冠梁4通过先在钢板桩的顶部绑扎钢筋支设模板,再浇筑混凝土,将第一钢板桩11和第二钢板桩12形成刚性连接的整体,从而防止基坑顶部边缘产生坍塌。
[0020]较优地,在第一钢板桩11和第二钢板桩12形成的阴角范围内设计有角撑6,角撑6通过原先铺设的原状土,同时挂设钢筋网后再喷射C15细石混凝土,喷射厚度为50mm,需要说明的是,设置角撑6是为防止坡面受雨水冲刷二产生溜坡现象,从而更好的保护基坑支护装置的稳定性,较优地,考虑到第二钢板桩12在阴角部位可能有冲突,可将部分第二钢板桩12调整为第一钢板桩11(仅限角点的一侧向外,具体范围根据桩长决定)。
[0021]为了防止土坡发生滑移,本技术在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在建筑基坑内的基础底板3靠近第二钢板桩12的一侧浇筑有反压梁7,反压梁7采用C15素混凝土
[0022]为了减少基坑侧壁及基坑底部地下水渗漏,流入基坑,在第一钢板桩11远离基础
底板3的一侧平行于第一钢板桩11设置有止水帷幕8。
[0023]使用本技术临路小空间基坑支护装置具体施工步骤包括:
[0024]1)首先根据钢板桩位置的定位放线、验线,施打钢板桩顶至设计标高。
[0025]2)在钢板桩的顶部绑扎钢筋支设模板并浇筑冠梁混凝土,将钢板桩连接成整体形成刚性连接。
[0026]3)保留钢板桩之间的原状土同时挂设钢筋网并喷射50mm厚C15细石混凝土。
[0027]4)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在基础地板上浇筑C15素混凝土坡地反压梁,防止土坡发生滑移。
[0028]采用本技术的临路小空间基坑支护装置可解决小空间支护环境条件下浅基坑不能采用多级放坡的施工难题,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路小空间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间隔地固定于市政道路靠近建筑基坑边缘的一侧的第一钢板桩及第二钢板桩,每个所述第一钢板桩分别垂直于市政道路,并且每个所述第二钢板桩向远离所述第一钢板桩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钢板桩与所述第二钢板桩的顶部一体浇筑连接有冠梁,建筑基坑内的基础底板上在靠近所述第二钢板桩的一侧浇筑有反压梁,所述第一钢板桩与所述第二钢板桩形成的阴角位置浇筑有角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路小空间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为钢筋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伟刘星星谢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